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0298发布日期:2024-12-31 13:08阅读:7来源:国知局
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采暖设备,具体为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


背景技术:

1、采暖系统是为了维持室内所需要的温度,必须向室内供给相应的热量,这种向室内供给热量的工程设备,水地暖是以热水为热媒,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或者暖气片,通过地面辐射传热向室内供热的方式。他具有强大的家庭供暖功能,通过地暖系统能够满足多居室的采暖要求,各个房间能够依据需求,随意的设定温度,并且能够供应大流量恒温的生活热水;

2、采暖循环泵进水管道把采暖循环水送入循环泵,但由于管道内水中带有空气,给水泵及换热器安全运行构成不利影响,导致采暖循环水泵压力波动甚至不打压,对水泵叶轮形成气蚀,在换热器内聚集空气,影响换热器热效率,严重时导致换热器管道超温损坏,空气积存在供水管道内,影响热水正常流通;

3、因此在循环泵进气管道设有排气管排除管道中空气,现有的排气管道结构简单,采用排气管与进水管道进行连接,通过打开排气管的顶部的阀门进行排气,排气效果差,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操作,空气排放不彻底,给设备及系统运行构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通过设置了排气装置,达到自动对对进水管自动进行排气和补水的效果,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且采用机械结构进行自动控制,无需通电。

3、(二)技术方案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包括进水管和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的左端与进水管相连接,排气装置的右端通过连接管与循环泵的抽取端口相连接,循环泵的输出端口通过采暖换热器接管与采暖换热器相连接;

5、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接管、排气框、排气组件和排气箱,所述排气接管的顶部设置有排气框,且排气接管的顶端中部与排气框相贯通,所述排气框的顶端安装有排气组件,排气组件用于对排气接管和排气框内部进行排气和补水,所述排气组件与排气箱相连接,所述排气接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连接管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排气组件包括阀门组件、防护框、顶盖、弹簧、活塞板、活动杆、浮球一、齿板和齿轮,所述阀门组件的顶端与防护框相连接,防护框的顶端固定有顶盖,顶盖的底部通过弹簧与活塞板弹性连接,所述活塞板的底端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活动杆的底端贯穿阀门组件与浮球一相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外壁顶部固定有齿板,齿板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阀门组件的底端与排气框固定连接,且阀门组件与排气框相贯通。

7、优选的,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阀体、阀口、活动阀板、浮球二、活动管、排水管、补水管、自动阀门一、自动阀门二、排气管、阀门、三通管、导管和单向阀,所述阀体的内中部开设有阀口,阀口的底部设置有活动阀板,所述活动阀板的底端边沿处与浮球二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管竖直贯穿活动阀板和浮球二,且活动阀板与活动管固定连接,所述阀体的左右两侧顶部分别连接有排水管和补水管,阀体的内侧顶部分别设置自动阀门一和自动阀门二对排水管和补水管进行开合进行控制,且自动阀门一和自动阀门二与活动管相连接,所述阀体的左侧底部与排气管相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左端连接有阀门,阀门的左端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的顶端与单向阀相连接,且单向阀的顶部与排水管相连接,三通管的左端通过导管与排气箱相连接,所述活动杆竖直贯穿活动管,所述阀体的底端与排气框固定连接,且阀体的顶端与防护框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自动阀门一包括传动杆、滑槽、活动轴、固定转轴和密封板,所述传动杆的内部右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与活动轴滑动连接,且活动轴与活动管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左端通过转轴与阀体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左侧与密封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排气箱包括箱体、入流口、排气口、排污阀,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入流口和排气口,所述箱体的外壁底部安装有排污阀,所述入流口与导管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齿轮通过同步轮组与阀门的阀杆传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自动阀门一和自动阀门二结构一致,自动阀门一和自动阀门二的传动杆呈平行设置,且自动阀门一旋转一百八十度后,结构方位与自动阀门二一致。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该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通过设置了排气装置,排气装置与进水管进行连接,进水管内部的水含有空气时,排气装置的排气接管和排气框内部液位下降,浮球一下移传动排气管的阀门打开,使排气框内部空气进行排出,且排气框内部泄压,阀门组件的补水管打开,对排气框内部进行补水,有效减少排气框内部的空气,且达到所需的液位后,排气管和补水管自动闭合,达到自动对对进水管自动进行排气和补水的效果,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且采用机械结构进行自动控制,无需通电。



技术特征:

1.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包括进水管(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23)包括阀门组件(231)、防护框(232)、顶盖(233)、弹簧(234)、活塞板(235)、活动杆(236)、浮球一(237)、齿板(238)和齿轮(239),所述阀门组件(231)的顶端与防护框(232)相连接,防护框(232)的顶端固定有顶盖(233),顶盖(233)的底部通过弹簧(234)与活塞板(235)弹性连接,所述活塞板(235)的底端与活动杆(236)固定连接,活动杆(236)的底端贯穿阀门组件(231)与浮球一(237)相连接,所述活动杆(236)的外壁顶部固定有齿板(238),齿板(238)与齿轮(239)相互啮合,所述阀门组件(231)的底端与排气框(22)固定连接,且阀门组件(231)与排气框(22)相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231)包括阀体(2311)、阀口(2312)、活动阀板(2313)、浮球二(2314)、活动管(2315)、排水管(2316)、补水管(2317)、自动阀门一(2318)、自动阀门二(2319)、排气管(23110)、阀门(23111)、三通管(23112)、导管(23113)和单向阀(23114),所述阀体(2311)的内中部开设有阀口(2312),阀口(2312)的底部设置有活动阀板(2313),所述活动阀板(2313)的底端边沿处与浮球二(2314)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管(2315)竖直贯穿活动阀板(2313)和浮球二(2314),且活动阀板(2313)与活动管(2315)固定连接,所述阀体(2311)的左右两侧顶部分别连接有排水管(2316)和补水管(2317),阀体(2311)的内侧顶部分别设置自动阀门一(2318)和自动阀门二(2319)对排水管(2316)和补水管(2317)进行开合进行控制,且自动阀门一(2318)和自动阀门二(2319)与活动管(2315)相连接,所述阀体(2311)的左侧底部与排气管(23110)相连接,所述排气管(23110)的左端连接有阀门(23111),阀门(23111)的左端连接有三通管(23112),三通管(23112)的顶端与单向阀(23114)相连接,且单向阀(23114)的顶部与排水管(2316)相连接,三通管(23112)的左端通过导管(23113)与排气箱(24)相连接,所述活动杆(236)竖直贯穿活动管(2315),所述阀体(2311)的底端与排气框(22)固定连接,且阀体(2311)的顶端与防护框(23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阀门一(2318)包括传动杆(23181)、滑槽(23182)、活动轴(23183)、固定转轴(23184)和密封板(23185),所述传动杆(23181)的内部右侧开设有滑槽(23182),滑槽(23182)的内壁与活动轴(23183)滑动连接,且活动轴(23183)与活动管(2315)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23181)的左端通过转轴与阀体(231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23181)的底端左侧与密封板(2318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箱(24)包括箱体(241)、入流口(242)、排气口(243)、排污阀(244),所述箱体(241)的顶端设置有入流口(242)和排气口(243),所述箱体(241)的外壁底部安装有排污阀(244),所述入流口(242)与导管(23113)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39)通过同步轮组(2310)与阀门(23111)的阀杆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阀门一(2318)和自动阀门二(2319)结构一致,自动阀门一(2318)和自动阀门二(2319)的传动杆(23181)呈平行设置,且自动阀门一(2318)旋转一百八十度后,结构方位与自动阀门二(2319)一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采暖循环泵进水管用排气管组件,包括进水管、排气装置、连接管、循环泵和采暖换热器接管。通过设置了排气装置,排气装置与进水管进行连接,进水管内部的水含有空气时,排气装置的排气接管和排气框内部液位下降,浮球一下移传动排气管的阀门打开,使排气框内部空气进行排出,且排气框内部泄压,阀门组件的补水管打开,对排气框内部进行补水,有效减少排气框内部的空气,且达到所需的液位后,排气管和补水管自动闭合,达到自动对对进水管自动进行排气和补水的效果,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且采用机械结构进行自动控制,无需通电。

技术研发人员:郝卫红,弓彦平,高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榆能榆神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29
技术公布日:2024/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