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4619发布日期:2025-02-06 17:45阅读:5来源:国知局
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灶具,尤其涉及一种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1、为提高燃气燃烧后的热量使用效率,燃气灶锅支架通常采用具有盘状聚能结构以降低热量向外的传递,起到拢热的效果。聚能盘状锅架通常分为单层聚能盘状锅架和双层聚能盘状锅架,无论是单层还是双层聚能盘状锅架,在使用时,热量均会以热传导及热辐射的形式从锅架扩散出,使得热量损失较为严重,导致燃气燃烧后的热量使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以改善热量从锅架散出的问题,提高燃气燃烧后的热量使用效率。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聚能盘锅架,包括:

4、上层聚能环;

5、下层聚能环,所述下层聚能环位于所述上层聚能环的下侧,所述下层聚能环和所述上层聚能环之间形成环状的密封腔;

6、隔挡件,所述隔挡件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隔挡件均设于所述密封腔内,至少两个所述隔挡件沿所述上层聚能环至所述下层聚能环方向间隔设置,并将所述密封腔分隔为至少三个隔热腔。

7、作为一种聚能盘锅架的可选技术方案,相邻的所述隔热腔之间形成流通通道,以使得携带热量的气流在不同的所述隔热腔中流动。

8、作为一种聚能盘锅架的可选技术方案,自所述上层聚能环至下层聚能环方向,相邻的所述流通通道之间沿所述聚能盘锅架轴线方向错位设置。

9、作为一种聚能盘锅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挡件设有两个,在上的所述隔挡件呈环状,在上的所述隔挡件的外环边和所述密封腔的侧壁连接,且在上的所述隔挡件的内径小于所述密封腔的内径,在上的所述隔挡件和所述密封腔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在下的所述隔挡件呈环状,在下的所述隔挡件的内环边和所述密封腔的侧壁连接,且在下的所述隔挡件的外径小于所述密封腔的外径,在下的所述隔挡件和所述密封腔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

10、作为一种聚能盘锅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层聚能环的外周具有第一外环连接部,所述上层聚能环的内周具有第一内环连接部;所述下层聚能环的外周具有第二外环连接部,所述下层聚能环的内周具有第二内环连接部,所述第一外环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外环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内环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内环连接部连接;和/或,

11、所述隔挡件与所述密封腔的侧壁焊接。

12、作为一种聚能盘锅架的可选技术方案,在上的所述隔挡件的外周向外翻折形成所述外环边,所述外环边夹设于所述第一外环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外环连接部之间;和/或,

13、在下的所述隔挡件的内周向内翻折形成所述内环边,所述内环边夹设于所述第一内环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内环连接部之间。

14、作为一种聚能盘锅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挡件设有加强筋。

15、作为一种聚能盘锅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挡件呈板状,所述加强筋由冲压工艺加工而成,所述加强筋中由冲压所形成的凹槽呈特斯拉阀状,且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流通通道的顶壁。

16、作为一种聚能盘锅架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加强筋绕所述隔挡件的轴线均布设置,且自所述隔挡件的轴线至所述隔挡件的外周呈辐射状排布;和/或,

17、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挡件中的所述加强筋的凹槽的阻流方向相反,以适应热量在各所述隔热腔中的流动方向。

18、一种燃气灶,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聚能盘锅架,所述聚能盘锅架通过支脚支撑于盛液盘。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该聚能盘锅架包括上层聚能环和下层聚能环,且上层聚能环和下层聚能环之间形成密封腔;通过在密封腔内设置至少两个隔挡件,并将所有的隔挡件沿从上层聚能环到下层聚能环的方向间隔设置,使得密封腔内形成至少三个隔热腔;通过至少两个隔挡板的阻挡可降低热量向外的传递,以降低热量的损耗,起到拢热以提高热量使用效率的作用。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通过设置具有至少三个隔热腔的聚能盘锅架,使得燃气灶燃气燃烧后的热量散失量减少,提高了热量使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聚能盘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盘锅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隔热腔(310)之间形成流通通道(320),以使得携带热量的气流在不同的所述隔热腔(310)中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盘锅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上层聚能环(100)至下层聚能环(200)方向,相邻的所述流通通道(320)之间沿所述聚能盘锅架轴线方向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能盘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300)设有两个,在上的所述隔挡件(300)呈环状,在上的所述隔挡件(300)的外环边(3011)和所述密封腔的侧壁连接,且在上的所述隔挡件(300)的内径小于所述密封腔的内径,在上的所述隔挡件(300)和所述密封腔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320);在下的所述隔挡件(300)呈环状,在下的所述隔挡件(300)的内环边(3021)和所述密封腔的侧壁连接,且在下的所述隔挡件(300)的外径小于所述密封腔的外径,在下的所述隔挡件(300)和所述密封腔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3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能盘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聚能环(100)的外周具有第一外环连接部(110),所述上层聚能环(100)的内周具有第一内环连接部(120);所述下层聚能环(200)的外周具有第二外环连接部(210),所述下层聚能环(200)的内周具有第二内环连接部(220),所述第一外环连接部(110)和所述第二外环连接部(210)连接,所述第一内环连接部(120)和所述第二内环连接部(220)连接;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能盘锅架,其特征在于,在上的所述隔挡件(300)的外周向外翻折形成所述外环边(3011),所述外环边(3011)夹设于所述第一外环连接部(110)和所述第二外环连接部(210)之间;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盘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300)设有加强筋(3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能盘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300)呈板状,所述加强筋(330)由冲压工艺加工而成,所述加强筋(330)中由冲压所形成的凹槽呈特斯拉阀状,且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流通通道(320)的顶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能盘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30)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加强筋(330)绕所述隔挡件(300)的轴线均布设置,且自所述隔挡件(300)的轴线至所述隔挡件(300)的外周呈辐射状排布;和/或,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聚能盘锅架,所述聚能盘锅架通过支脚(230)支撑于盛液盘。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聚能盘锅架及燃气灶,该聚能盘锅架包括上层聚能环、下层聚能环和隔挡件。其中,下层聚能环位于上层聚能环的下侧,下层聚能环和上层聚能环之间形成环状的密封腔;隔挡件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隔挡件均设于密封腔内,至少两个隔挡件沿从上层聚能环至下层聚能环方向间隔设置,并将密封腔分隔为至少三个隔热腔。上述设置降低热量的损耗,起到拢热以提高热量使用效率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柯成,李科,熊苗东,任富佳,陈六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09
技术公布日:20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