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烘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96665发布日期:2025-01-07 20:3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烘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烘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烘箱结构。


背景技术:

1、烘箱应用广泛,经常用于颗粒状以及块状物料的干燥或者焙烧,具有操作容易,清洗更换便捷,故障率低等特点。而传统平流烘箱中,气流只在物料表面通过,传热效率较低,热利用效率差,物料干燥时间长。

2、常规烘箱结构会造成热能资源的浪费,烘干时间太长导致每天批次提不上去,也不利于提升产量,提高烘箱的传热效率就成了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烘箱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烘箱壳体,所述烘箱壳体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传动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半段设置在烘箱壳体内,所述连接杆远离联轴器的一端与旋转载料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烘箱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均风装置,所述均风装置设置在旋转载料装置的外侧,所述烘箱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位于安装板远离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烘箱壳体顶部还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左侧设置有排风部件,所述循环风机的右侧设置有补风装置。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板侧面的电机,所述电机与减速机传动连接,所述联轴器设置在减速机的传动端上。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旋转载料装置包括装料架,所述装料架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滚轮,所述装料架的底部中央还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烘箱壳体的内底面相连接,所述装料架内等间距设置有数组“l”形托架,且每组“l”形托架之间均设置有托盘。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6、本实用新型从改善气流在物料干燥时的流向入手,将装料架做成旋转的,而非以往的固定模式,这样可以使气流经过物料时很容易穿透物料,极大提高了传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烘箱结构,它包括烘箱壳体(1),所述烘箱壳体(1)顶部设置有安装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的传动端通过联轴器(4)与连接杆(5)相连接,所述连接杆(5)的下半段设置在烘箱壳体(1)内,所述连接杆(5)远离联轴器(4)的一端与旋转载料装置(10)驱动连接,所述烘箱壳体(1)的内还设置有均风装置(8),所述均风装置(8)设置在旋转载料装置(10)的外侧,所述烘箱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加热元件(2),所述加热元件(2)位于安装板(1-1)远离驱动装置(3)的一侧,所述烘箱壳体(1)顶部还设置有循环风机(6),所述循环风机(6)的左侧设置有排风部件(9),所述循环风机(6)的右侧设置有补风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烘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设置在安装板(1-1)侧面的电机(3-1),所述电机(3-1)与减速机(3-2)传动连接,所述联轴器(4)设置在减速机(3-2)的传动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烘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载料装置(10)包括装料架(10-1),所述装料架(10-1)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滚轮(10-2),所述装料架(10-1)的底部中央还设置有转动组件(10-3),所述转动组件(10-3)与烘箱壳体(1)的内底面相连接,所述装料架(10-1)内等间距设置有数组“l”形托架(10-4),且每组“l”形托架(10-4)之间均设置有托盘(10-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烘箱结构。它包括烘箱壳体,所述烘箱壳体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传动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半段设置在烘箱壳体内,所述连接杆远离联轴器的一端与旋转载料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烘箱壳体的内还设置有均风装置,所述均风装置设置在旋转载料装置的外侧,所述烘箱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位于安装板远离驱动装置的一侧。本技术从改善气流在物料干燥时的流向入手,将装料架做成旋转的,而非以往的固定模式,这样可以使气流经过物料时很容易穿透物料,极大提高了传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鑫普干燥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17
技术公布日:202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