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暖通,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换热系统包括循环水路和多组换热单元(3组),换热单元包括“燃气锅炉,高温热水泵和板式换热机组”。每个制热单元,工作原理及运行工况如下:管理人员手动开启燃气锅炉,联动开启高温水泵,燃气锅炉通过调节燃烧热量供给,控制锅炉出水温度,确保供应高温热水(设定值70℃),高温水泵将热水输送到板式换热机组一次侧后,加热板式换热机组二次侧的来自用户系统的低温水,再通过二次侧的循环水泵增压后输送到用户端空调设备中。
2、当第一组换热单元工作时,“第二组板式换热机组-高温侧”和“第三组板式换热机组-高温侧”是没有水流通过的。循环水路中的回水会分流到“第一组板式换热机组-低温侧”,但也“被动分流”到了“第二、第三组板式换热机组-低温侧”。显然,“第一组板式换热机组”的高温侧、低温侧均有水流通过,顺利实现热交换功能,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第二、第三组板式换热机组”的高温侧,暂无开机需求,故无高温水流通过,但因前述“被动分流”导致低温侧有水流通过。上述缺陷,存在供水回水温差小,增加输送流量和能源浪费的问题。
3、所以,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换热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换热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换热系统,包括:
3、n组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由燃气锅炉、高温热水泵和板式换热机组构成,所述燃气锅炉的出水端与所述高温热水泵的进水端之间通过管路,所述高温热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板式换热机组的一次侧进水端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板式换热机组的一次侧出水端与所述燃气锅炉的进水端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4、循环水路,包括回水管路和供水管路,n组所述换热单元中的板式换热机组二次侧进水端与所述回水管路之间通过管路连通,n组所述换热单元中的板式换热机组二次侧出水端与所述供水管路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5、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同时连通n组所述板式换热机组的一次侧进水端;
6、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二旁通管同时连通n组所述板式换热机组的一次侧出水端。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常闭型电动阀,所述常闭型电动阀设置于连通所述板式换热机组与所述高温热水泵的管路上。
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同时与所述高温热水泵以及所述常闭型电动阀控制连接。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循环管路中设有循环泵。
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换热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旁通管和第二旁通管,第一旁通管同时连通n组板式换热机组的一次侧进水端,第二旁通管同时连通n组板式换热机组的一次侧出水端;即,任意换热单元工作时,对应的高温热水泵能够将热水经第一旁通管送至所有换热单元所对应的板式换热机组的一次侧,而经过换热后的低温水则能够经第二旁通管再回流至燃气锅炉的进水端,实现循环;该方案能够解决板式换热机组“被动分流”导致低温侧有水流通过,进而降低供水温度,且浪费能耗的问题。
1.一种新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常闭型电动阀,所述常闭型电动阀设置于连通所述板式换热机组与所述高温热水泵的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同时与所述高温热水泵以及所述常闭型电动阀控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路中设有循环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