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热芯储热模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牵引型热芯储热模块。
背景技术:
1、目前的热芯储热模块大多都是固定式的,在工作中不能转移工位,整体显得笨重不灵活,并且当转移时往往还需要等待外界吊车或者设备进行转移,自身不具备相应的转移条件,转移方式单一且耗时耗力。因此,需要一种灵活度高、稳定性强的可移动牵引型热芯储热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灵活度高、稳定性强的可移动牵引型热芯储热模块。
2、为了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灵活度高、稳定性强,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可移动牵引型热芯储热模块,包括:
3、热芯储热模块,移动牵引装置;
4、所述移动牵引装置包括固定平台,移动装置,牵引装置;所述固定平台上设有固定挡板;所述热芯储热模块置入在所述固定挡板内;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固定环,牵引链条;所述牵引固定环与所述固定平台的前端连接固定;所述牵引固定环上设有链条固定孔;所述牵引链条通过所述链条固定孔与所述牵引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的下端。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移动牵引装置可以带动热芯储热模块进行位置的变化,并且通过主动移动装置和被动移动装置的双工位设计,既能保证在有外界牵引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主动移动装置进行带动,无外界牵引力的条件下通过被动移动装置进行移动,保证了整体的灵活性能。
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主动移动装置和被动移动装置;所述主动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被动移动装置的前端。通过双动力的设计,既能保证在有外界牵引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主动移动装置进行带动,无外界牵引力的条件下通过被动移动装置进行移动。
7、进一步的,所述主动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滚筒,定位块,轴承;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的下端;所述定位块内设有轴承孔;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孔连接固定;所述移动滚筒的两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轴承连接。通过移动滚筒的滚动带动整体热芯储热模块的移动,稳定性强。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平台的侧端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与所述定位块固定连接。通过升降电机的设计,当无外界牵引力的时候,可以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主动移动装置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被动移动装置上的滚轮着地,进而启动被动移动装置。
9、进一步的,所述被动移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转动轴,滚轮;所述转动轴的前端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所述转动轴的末端与所述滚轮连接。通过转动电机带动滚轮的转动从而达到热芯储热模块的移动效果。
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平台的下端。通过此设计保证了转动电机的稳定性。
11、进一步的,所述主动移动装置离固定平台的距离大于所述被动移动装置离固定平台的距离。通过此设计避免了移动滚筒单独工作时和滚轮同时着地的问题。
1.一种可移动牵引型热芯储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芯储热模块,移动牵引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牵引型热芯储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主动移动装置和被动移动装置;所述主动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被动移动装置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牵引型热芯储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滚筒,定位块,轴承;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的下端;所述定位块内设有轴承孔;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孔连接固定;所述移动滚筒的两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牵引型热芯储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的侧端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与所述定位块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牵引型热芯储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移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转动轴,滚轮;所述转动轴的前端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所述转动轴的末端与所述滚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牵引型热芯储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平台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牵引型热芯储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移动装置离固定平台的距离大于所述被动移动装置离固定平台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