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流动炉灶除烟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露天厨房使用的流动炉灶除烟除尘装置,它由排气系统、吸收系统、循环系统三部份组成。
目前城市住宅的厨房多数安装有排气风扇或抽油烟机以保护居室的环境卫生,但设在繁华闹市上的小吃店、小吃摊档,其炉灶是露天随意摆设的,流动性较大,排气风扇和抽油烟机均起不了作用,特别是在南方的夜市上,小吃店、小吃摊档到处可见。这些众多流动炉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粉尘、油烟都是排放到热闹街市上,严重地污染环境卫生,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动炉灶除烟、除尘装置,它能有效地根治闹市区小吃店、小吃摊档流动炉灶排放的有害气体、粉尘及油烟,使污染源得到根本上的治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的措施来达到一个带活动轮子的小车放在流动炉灶的后面,小车的箱体由排气系统、吸收系统、循环系统三部份组成。排气系统的进气口紧靠炉灶的后面,进气口的上部和侧面安装有推拉式活动档板,一方面防止废气及油烟向外扩散,另方面可防风,进气口内安装有电机及排气扇,排气扇高速旋转时产生较大的风压和风量把废气和油烟吸入烟管再送入吸收系统。吸收系统的吸收剂可用清水或弱碱性水,它被水泵加压后经进水管到达喷头,喷头在水压作用下旋转喷射出水雾,在上风帽和下风帽之间形成一层水雾层,并在帽沿处形成两道水帘,废气及油烟在通过水雾层和水帘时被吸收净化,然后排出,集水盘收集污水经出水管流入下部的水箱。循环系统是把水箱的污水经水泵抽提上来加压供给喷头喷射,如此反复循环达到除烟除尘的目的。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流动炉灶除烟除尘装置结构原理图图2为流动炉灶除烟除尘装置正面图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流动炉灶除烟除尘装置结构原理图,一个带活动轮子(15)、(18)的小车放在流动炉灶(20)的后面,小车的箱体(13)由镀锌铁板做成,几何尺寸为950×700×1250立方毫米,箱体(13)由三部份组成,其下部为循环系统,上部正面为排气系统,排气系统后面是吸收系统。排气系统的进气口(2)上部和两侧安装有推拉式活动档板(1)、(19),一方面防止废气及油烟向外扩散,另方面是为了露天防风吹,进气口(2)内安装有排气扇(3)、电机(4),排气扇高速旋转时产生的风压约150pa(巴)、风量约8立方米/分钟,在这样大的风压和气量作用下,炉子产生废气及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在未扩散外溢前即被吸入,并经烟管(11)进入吸收系统。吸收系统的吸收剂可采用清水或弱碱性水,吸收剂经进水管(9)到达喷头(8),喷头在水压作用下旋转喷射出水雾,在上风帽(6)与下风帽(7)之间形成水雾层,并在上下风帽帽沿处形成两道水帘,废气及油烟在通过水雾层和水帘时被吸收净化,吸收率达90%以上,集水盘(5)收集污水经出水管(10)流入下部水箱(14)。循环系统是把水箱(14)的污水经水泵(12)再次提升上来,加压送入喷头(8)喷射,再流回水箱,如此反复循环使用,直到一天工作完毕,打开水阀门(17)将污水全部排出。
图2为流动炉灶除烟除尘装置正面图,面版上安装有照明指示灯(22)和总电源开关(23)。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炉子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及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在未扩散外溢前即被吸入,不易污染环境;2.循环水雾吸收系统对有害气体、粉尘、油烟的吸收率可达96%以上,效率高;3.制作工艺简单、体积小、流动性能好,特别适用于闹市区小吃店、小吃摊档流动炉灶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流动炉灶除烟除尘装置,它由排气系统、吸收系统、循环系统三部份组成,排气系统包括上档板(1)、侧档板(19)、进气口(2)、排气扇(3)、电机(4)、烟油管(16);吸收系统包括集水盘(5)、上风帽(6)、下风帽(7)、喷头(8)、进水管(9)、出水管(10)、烟管(11);循环系统包括水泵(12)、水箱(14)、水阀门(17),其特征在于三个系统有机组合成一个箱体(13),箱体(13)的底部有两对活动轮子(15)、(18),整个箱体是可以移动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炉灶除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箱体(13),其下部为循环系统的水箱(14),其上部为排气系统和吸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动炉灶除烟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箱体(13)上部的吸收系统是在排气系统的后面或其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露天厨房使用的流动炉灶除烟除尘装置,它由排气系统、吸收系统、循环系统三部分组成,其特点是排气系统紧靠污染源,炉子燃烧时产生的废气及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在未扩散外溢前即被吸入,经循环水雾层所吸收净化,吸收率达90%以上,从而保护了环境卫生。本装置制造工艺简单、体积小、流动性能好,特别适用于闹市区小吃店、小吃摊档流动炉灶使用。
文档编号F24C15/20GK2108240SQ9122333
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14日
发明者朱学仪 申请人:朱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