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焦式可控气氛化铁化铜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14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焦式可控气氛化铁化铜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焦炭(或块状白煤、烟煤),在控制气氛下熔炼铸铁的装置。
燃焦式火焰化铁炉(申请号86200495),是从燃烧室一定高度的一次火道引出火焰来熔炼铸铁,这一设计对使用块度及反应性一定的焦炭是可取的。但这一工艺过程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对使用块度不一,反应性不同的焦炭,就很难满足铸铁熔炼的要求,若焦炭的块度小,反应性又强,则虽然一次火道引出的火焰还原性较强,对减少元素烧损有利,但火焰的温度较低,直接影响了铁水的温度。若块度较大反应性又弱,则虽然火焰温度高,对提高铁水温度有利,但火焰的氧化性较强,对元素的烧损严重。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可控气氛下熔炼铸铁的装置,它不但对燃料的块度及反应性要求不高,而且能在确保出铁水温度情况下,尽量地减少元素的烧损。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次火道的高度取在碳与二氧化碳反应趋于平衡处,使燃烧室引出的火焰保持较强的还原性(CO含量大于CO2含量)并且在一次火道上开一个可控气流量的二次风口,控制地燃烧一氧化碳。在一次火道末端装一个气氛监视器,当气氛监视器燃烧的火焰大时,说明一次火道内一氧化碳含量高,火焰温度低,此时只要适当加大二次风口的风量就能提高火焰的温度;当气氛监视器没有燃烧的火焰,说明一次火道末端的气氛中,不存在一氧化碳,氧化性极强,此时只要适当减小二次风口的风量,就能保证正常的熔炼。
本发明只需在原设备一次火道上开一个可控气流量的二次风口及装一个气氛监视器,就能实现熔炼控制,同时该种化铁炉对燃料的块度及反应性要求不高,对于块状的白煤或烟煤,可直接作为其燃料,既扩大了燃料的来源,又降低了燃料的成本。此外,还容易实现开两班(16小时)停一班(8小时)中途停炉不打炉,转天再开炉的间歇作业。
附图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燃焦式可控气氛化铁化铜炉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炉体〔12〕,其腰部有一个三次风口〔13〕,燃烧室〔3〕和炉体〔12〕是由一次火道〔4〕、过热池〔9〕和二次火道〔11〕连通的。
从总风管〔1〕鼓进的空气一部分通过一次风口〔2〕进入燃烧室〔3〕内,在其底部空气与焦炭发生燃烧反应,往上逐渐发生二氧化碳与碳的还原反应,从燃烧室〔3〕进入一次火道〔4〕的炉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紧靠燃烧室〔3〕的一次火道〔4〕入口处的上方开有二次风口〔6〕,一氧化碳在此进行部分燃烧。其上装有气流控制阀〔5〕,在一次火道〔4〕末端装有气氛监视器〔7〕,由一次火道〔4〕再燃烧的高温火焰,经过热池〔9〕,二次火道〔11〕进入炉体〔12〕内,其底部的铁块受热熔化,流入过热池〔9〕内,这时第二出铁口〔10〕是闭塞的,第一出铁口〔8〕是开的,它与前炉(图中未画出)连通,过热池〔9〕内受火焰直接喷射,保证了铁水的过热,铁块是连续熔化的,当铁水面高过第一出铁口〔8〕时,铁水就流入前炉。从总风管〔1〕引出另一部分空气通过三次风口〔13〕进入炉体〔12〕内,炉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燃烧反应,产生的热量进一步预热铁块。停炉后打开第二出铁口〔10〕,排净过热池〔9〕中的铁水,这样就可不必每次停炉都打炉,从而实现了间歇化铁作业。
权利要求
1.燃焦式火焰化铁炉,该装置有一个燃烧室[3],在其腰部引出一个一次火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火道[4]上开有一个二次风口[6]。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二次风口〔6〕与气流控制阀〔5〕相通。
专利摘要
燃焦式可控气氛化铁化铜炉,用来熔化铁,由于在一次火道前沿开有可控气流量的二次风口,所以对燃料的块度及反应性要求不高。块状的白煤或烟煤,可直接作为其燃料,既扩大了燃料的来源,又降低了燃料的成本。该装置还特别适用于开两班(16小时),停一班(8小时),中途停炉不打炉,转天再开炉的间歇作业。
文档编号F27B1/00GK86201988SQ86201988
公开日1987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86年4月5日
发明者肖高愚 申请人:肖高愚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