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吸射式烟煤消烟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加热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应用固体燃料加热的燃烧器,特别是一种烟煤消烟燃烧器。
在一般的燃烧器如炉灶、窑炉内散烧烟煤,热效率很低,且排放出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CO、CmHa、苯并(a)芘、芳香烃、酚类等有害气相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实现烟煤无烟燃烧的技术,迄今为止,除先进行干馏外,主要是利用反烧法,如双炉排反烧、下加煤反烧等。由于此类方法工艺较为复杂,烟气不易完全燃烧,因而在应用范围上,特别在工业窑炉的领域中应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直接烧烟散煤并能使烟气充分燃烧,结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的吸射式烟煤消烟燃烧器。
为完成上述发明任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要点是将传统的燃烧器的炉膛分解为双炉膛,即采用一对平行设置并彼此构通的双炉膛结构,将其中一个靠近炉门的炉膛用作对烟煤进行蒸发干馏的预热干馏室,而另一个则作为燃烧室。干馏室和燃烧室之间另辟有一根引风吸射管连通。工作时,烟煤均先置入预热干馏室进行蒸发干馏,经干馏室析出的挥发分由热烟经吸射管带出并送入燃烧室高温区充分燃烧。待干馏室内的烟煤经过蒸发干馏已成热焦炭状时便可将其推向燃烧室内正式燃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的正剖视图。
图2是
图1的侧视图。
参照附图,这种吸射式烟煤消烟燃烧器由炉壳、炉膛、炉门1等构成,炉膛采用双炉膛结构,即它具有一个预热干馏室2和一个与干馏室2平行设置的燃烧室3,在预热干馏室2和燃烧室3的下部分别由一个炉排4、5隔设出一个风室6、7,从每个风室中又分别通出一根进风管8、9与一个风机10、11连通。经预热干馏室析出的热烟气由吸射装置引入燃烧室中燃烧,其具体结构是从预热干馏室2中引出一根吸射管12通入燃烧室3下部的风室7内。实际工作时,烟煤均先置入预热干馏室2中加热、蒸发、干馏,使烟气聚焦,然后利用燃烧室下部风机11和吸射管12的射流作用,将烟气经吸射管12再送入燃烧室下部的风室7内,进而在风压的作用下烟气被逼上升,通过炉排5至燃烧室3内的热煤层,最后在高温下得到充分燃烧。而经过蒸发干馏后的烟煤便被推向燃烧室的炉排5上燃烧。
此外,为用于调节预热干馏室2及燃烧室3内空气的需求量,本实用新型在炉体上还附设有二次进风机构,其装设方式是从燃烧室3中引出一根二次进风管13与预热干馏室2下的进风管8接通。在二次进风管13管道上设有一个调节闸风板14,同时在预热干馏室的下进风管8上位于二次进风管13接口和风室7通口之间处也设有一个调节闸风板15。两块闸风板14、15各司一个炉室的风量调节职责,前者用于控制燃烧室3的风量,而后者则主要用于控制预热干馏室2的风量。由此,风机10的风量便可根据实际情况转向供给,特别是在将预热干馏室2的煤推入燃烧室3后,把风机10的风量调节给燃烧室3(闸风板14开通,15关闭)作为二次风,可起到强化燃烧及强化消烟的作用。另外,作为改善燃烧室3通风环境的步骤,还可在燃烧室3的左右两侧和远离预热干馏室2的一侧设有风室16,该风室16与燃烧室3之间的壁上设有多个风孔17。图中标号18为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消烟效果优良等特点。经实测,这种燃烧器在燃烧和封火时,排放出的烟气浓度可达林格曼0度。由于燃烧器可以根据燃烧量来确定炉排面积及燃烧室、预热干馏室、风室、风机尺寸,故它能够广泛应用在工业窑炉、茶炉、家庭及食堂炉灶等方面。
权利要求1.一种烟煤消烟燃烧器,由炉壳、炉膛、炉门1等构成,其特征在于炉膛具有一个预热干馏室2和一个与干馏室2平行设置的燃烧室3,在预热干馏室2和燃烧室3的下部分别由一个炉排4、5隔设出一个风室6、7,两个风室6、7又分别通过进风管8、9与吹风机10、11连通,从预热干馏室2中引出一根吸射管12通入燃烧室3下部的风室7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煤消烟燃烧器,其特征是从燃烧室3中引出一根二次进风管13与预热干馏室2下的进风管8接通。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烟煤消烟燃烧器,其特征是在二次进风管13管道上设有一个调节闸风板14,在预热干馏室下的进风管8上位于二次进风管13接口和风室7通口之间处设有一个调节闸风板15。
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烟煤消烟燃烧器,其特征是在燃烧室3的左右两侧和远离干馏室2的一侧设有风室16,该风室16与燃烧室3之间的壁上设有多个风孔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燃烧器的炉膛分解为预热干馏室和燃烧室,二者之间还辟有一根引风吸射管连通。工作时,烟煤先被置入预热干馏室进行蒸发干馏,经预热干馏室析出的挥发组分由热烟经吸射管带出并送入燃烧室高温区充分燃烧。待预热干馏室内的烟煤经过蒸发干馏已成为热焦炭状时便可将其推向燃烧室内正式燃烧。
文档编号F24B1/00GK2130238SQ9220501
公开日1993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24日
发明者刘育省 申请人:刘育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