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静电型室内空气自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净化,尤其是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制造领域。
近年来,随着空调器的普及,室内环境的空气净化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在具有静电除尘部件的静型室内空气自净器(净化器)已开始在市场出现。这些静电型室内空气自净器一般采用细线放电式或采用将纤维过滤毡、活性碳滤层与放电金属网一体设置在气路中的所谓混合网式电极来实现静电除尘,使用效果不甚理想,前者在气体流速较高时静电处理效果欠佳;后者因网间气流导程短、再加之微尘易堵塞在混合网滤物上,静电处理效果也不显著。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较强静电处理功能的空气自净器,加强静电场的除微尘和对小于1微米微尘气溶胶与细菌的捕集灭菌功能,并使之具有气路流阻小,结构紧凑有效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设计实现的。
在主要由壳架、初滤器、活性碳滤板、风机、静电除尘装置等组成的静电型室内空气自净器中,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顺序设置初滤器、活性碳滤板、风机,在初滤器与活性碳滤板之间设置一蜂巢-针棒双区静电场。为使空气在器内有限的空间中流动时有较大的过滤导程,将进风口设置在壳架的一侧板上,空气出风口设置在壳架正面远离该侧板的部位。
经过如上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静电处理效果,可有效地除去室内空气中的微尘、细菌。整机体积小、耗电省、气阻小、噪声低。在30M2的房间内,以香烟雾为测试样品,开机一小时,烟尘除去率>95%,细菌去除率>80%,CO除去率>80%,臭氧<15PPb。具有良好的空气洁净效果。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去上盖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蜂巢-针棒双区静电场的结构图。
在图1中,6为进风口,初滤器2和活性碳滤板3嵌插在壳架1上,初滤器实际上为数只竖向并排相连布袋,8为蜂巢针棒型双区静电场,3为活性碳滤板,9为风机涡壳,10为涡轮,11为负离子发生器,7为出风口。污染空气由进风口的叶片缝中进入自净器,经布袋初滤器2过滤掉大粒径微尘后,进入蜂巢-针棒双区静电场7.5KV的高压(电流1.5mA)静电场中,空气中的小粒径微米级尘埃被除去,静电场产生的微量臭氧起到对空气中细菌的灭杀作用,活性碳滤层可进一步吸附脱除空气中的SO2、NOx、NH3、CO和异味恶臭。处理完毕的空气由出风口排入室内,给人们带来清新、洁净的空气。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12为静电高压电源,13为风机电机,进风口设置在侧板5上,出风口7设置在壳架正面远离侧板5的部位上。
图3为蜂巢针棒双区电场8的局剖图,8a为蜂巢板,蜂巢孔8b遍布在蜂巢板上(为制图方便,图3仅画出了部分蜂巢孔),针棒8c固定在针棒架8d上,针棒具有针形的尖端部和棒形的后部,双区结构使电离与收尘分别在两个电场中进行,既有利于气溶胶尘粒的荷电与迁移,也有利于亚微米级(0.4μ)细菌的扩散荷电。
权利要求1.一种静电型室内空气自净器,由壳架1、嵌插在壳架1上的初滤器2和活性碳滤板3、风机4及静电除尘装置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进风口6与出风口7之间,顺序设置初滤器2、活性碳滤板3、风机4;初滤器2与活性碳滤板3之间设置一蜂巢-针棒型双区静电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空气自净器,其特征在于,进风口6设置在壳架的一侧板5上,出风口7设置在壳架正面远离侧板5部位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电型空气自净器,该自净器由壳架1、初滤器2、活性炭滤板3、风机4等组成,初滤器与活性炭滤板之间设置有蜂巢-针棒双区静电场。本实用新型增强了静电处理环节,具有显著的除尘、脱臭、灭菌功能,可广泛用于办公室、会议室、计算机房、医院等人员集中场合以除去室内烟尘、气体污染物。
文档编号F24F3/16GK2138762SQ92220518
公开日1993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5日
发明者黄栓林, 王长津, 吴吉祥, 任忠梅, 夏军, 胡宗全, 林勇, 陈新静 申请人:成都轻工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