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室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323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机的室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的室外装置。
传统之空调机的室外装置例示于图5中。
室外装置的机壳1的内部由隔板2分成左右两部,一部分形成为压缩机室3,另一部分形成换热器室4。
压缩机室3中设有卧式压缩机5、控制器6、储液器7与消声器8等;换热器室4内设有L形换热器9与鼓风机10等。
换热器相对于形成在机壳1后侧面1a上的空气入口11和形成在机壳1左侧面1b上的空气入口12设置,而鼓风机10则设在形成于机壳1前侧面1c上的排气口13附近。
当鼓风机10为马达带动旋转,外部空气即从空气入口11、12吸入换热器室4,在流经换热器9的过程中与致冷剂进行换热,升温或是降温后,再由鼓风机10激励而自排气口13排出。
在机壳1之底板1d下面的四个角落固定安装着此室外装置的四个安装脚15。
此外,L形的换热器9则为图7(B)、7(C)所示,由朝纵向延伸的一根折弯的传热管和一批翅片组成的翅片管形换热部件9a、9b共两个重合构成。换热部件9a、9b的一端用侧板9c使之相互连接,另一端则以凹形接头夹定成使此两部件成相互分开状态。
鼓风机10在上述换热室4内设置成与前侧面1c上的排气口13相对。用来带动鼓风机10的马达14则安装于托架16之上,此托架16的上端则如图7(B)所示,由螺栓固定到前侧板1c上,而下端则由螺栓与底板1d连接。
当需要设置多台上述传统的室外装置时,则可如图6所示,有必要使它们沿横向彼此分隔一间距L1设置。当此种间距L1以及这些室外装置距墙壁40的间距L2较窄时,由于通过间隔L1与L2的外部空气的通风阻力增大,吸入到室外装置的风量就会减少,导致室外装置的能力下降,在极端情形时,甚至会因致冷剂回路内高压的异常升高,通过高压开关的作用而使空调机停止工作。
此外,在传统的室外装置中,如图7(B)所示,用来支承马达14的托架16的上端虽然是由螺栓等固定,但由于前侧板1c是用薄板构成,它的强度与刚性均低,于是当马达14与鼓风机10转动时,前侧板1c便会振动而向四周播散噪音。
还有,当有强风从横向吹向鼓风机时,托架16就会左右摇摆,使鼓风机10会触到环绕其周围的钟形口而导致破损。
本发明之目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在本发明的室外装置中,此装置的机壳内部设有换热器与鼓风机,而机壳的前侧面上形成有排气口,并将鼓风机设在此排气口内,在机壳后侧面的全宽度上形成有空气入口,同时面向此机壳的后侧面配置此换热器,让此换热器的两端斜向机壳的两侧面弯向前方。
上述室外装置中的机壳两侧面后部沿着换热器两端的斜弯部分倾斜,而在这样的倾斜面上形成有空气入口。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故能把多台室外装置沿横向密接设置,并能在不减小外部空气的吸入面积和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同时,缩短机壳的横向尺寸。
除此,在本发明的室外装置中,是把支承鼓风机的驱动用马达的托架上端嵌合固定在换热器的上部,并把此托架下端固定在用来设置上述换热器的换热器室的底板上。
上述换热器由多个翅片形管状换热部件重合构成,而前述托架的上端则跨搭着这些个换热部件,同时嵌合固定于此换热器的上部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是把托架的上端嵌合到强度和刚性大的换热器上部而予以固定,困而能提高托架的支承强度与刚性,故可在抑制振动与摇晃的同时,防止将托架的振动传递给前侧板。附图中

图1概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室外装置的内部结构,其中(A)为正视图,(B)为侧视图而(C)为上视图。
图2为顶视图,示意地表朝上述实施例的室外装置的安装情形。
图3为概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室外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4概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之室外装置的内部结构,其中(A)为正视图,(B)为侧视图而(C)为顶视图。
图5表明传统之室外装置的大致内部结构,其中(A)为正视图,(B)为侧视图而(C)为平面图。
图6为顶视图,示意地表明传统之室外装置的安装情形。
图7示明传统空调机室外装置的大致内部结构,(A)为正视图。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
机壳21的内部由隔板21分成上下两部,隔板21的下方形成压缩机室22,隔板21的上方则形成换热器室23。
压缩机室22中设有卧式压缩机24、控制器25、消声器31、储液器12与油箱33等,换热室23内则设有换热器26与鼓风机27等。
在机壳20的后侧面20a中,形成有横贯其整个宽度的空气入口28。
换热器26装配成面对机壳20的后侧面20a,它的两个端部26a、26b则斜向机壳20的两个侧面20b、20c弯向前方。
鼓风机27则安装在设于机壳20前侧面20d上的排气口29的附近。
于是,当鼓风机27为马达30带动旋转时,外部空气则经空气入口28吸入换热器室23内,在流经换热器26的过程中与致冷剂进行换热而升温或是降温后,为鼓风机27激励即从排气口29排出到外部。
同时,由于把空气入口开设在机壳20的后侧面20a上,而在机壳20的两侧面20b、20c上则没有开设空气入口,故能如图2的所示,将数台室外装置沿横向密接安装。
此外,由于换热器26的两个端部26a、26b是斜向机壳20的两侧面20b、20c弯曲,故能在减小换热器26的换热面积的同时来缩短机壳20的宽度,还由于空气入口28是按机壳20后侧面20a的全宽形成在此后侧面上,于是从空气入口28吸入的外部空气也能流过换热器26的两个弯曲端部26a、26b。
图3示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在此第二实施例中,是在使机壳20的两侧面20b、20c的后部沿着换热器26的两端的斜向弯曲部倾斜形成的同时,使空气入口34、35分别形成于机壳20的倾斜部20e、20f上。
其它结构则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外部空气不仅从空气入口28还经由空气入口34、35吸入机壳20内,故即使在空气入口面积增大随之致机壳20的后侧面20a与墙壁等障碍物40的间隔L2变狭的条件下,也能使外部空气容易和通畅地吸入而流进换热器26。
下面以图4示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这里的换热器26的两端以倾斜方式朝前方弯曲,此种换热器26是由一列传热管和一批翅片组成的翅片管形换热部件26c、26d共两个重合而成,这两个换热部件26c、26d的右端相互由侧板26e连接。用来驱动鼓风机27的马达30则由托架31支承。托架37的上端跨搭在换热器26的两个换热部件26c、26d之上,同时嵌合固定于此换热器的上部。托架31的下端则通过螺栓等固定到换热器室23的底板即隔板21之上。
于是,当驱动鼓风机27时,外部空气经空气入口28a、28b与28c吸入换热器室23内,在流经换热器26的过程中与致冷剂作热交换而升温或降温后,为鼓风机27激励,从排出口29排到外部。
同时,由于托架31的上端是嵌合固定于换热器26的上部,可提高托架31的支承强度与刚性,故能抑制托架31的摇晃与振动,还可以借助托架31的上端阻止换热器26的翅片管形换热部件26c、26d相互分开。在本发明中,空气入口是形成在机壳后侧面的整个宽度上而不是形成在机壳的侧面上,故能将多台室外装置沿宽度方向相互密接安装,从而能减少室外装置的安装面积。
又由于是把面向机壳后侧面设置的换热器的左右两端部朝斜向弯向前方,故能不减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而缩减机壳的横向尺寸。
还由于是按机壳后侧面的整个宽度来设置空气入口,故能不减小空气入口的吸气面积而缩小机壳的横向尺寸。
此外,在使机壳两侧面的后部沿着换热管两端的斜向弯曲部倾斜的同时,若把空气入口形成在这样的倾斜面上,则即使是机壳的后侧面与墙壁等的间隔很狭时,由于能抑制流过换热器的风量减少,就得以先期防止因室外装置的能力下降与致冷剂回路中的高压异常上升所导致的空调机停止动转。
同时,在本发明中,由于是把鼓风机驱动用马达的支承托架的上端嵌合固定地换热器的上部,使托架的支承强度与刚性得以提高,而能抑制托架的振动与摇晃。据此即可防止因托架摇动致鼓风机的扇叶触及钟形口而引起破损。还有,由于托架的振动不会传递到前侧面的板件结构上,就能防止从这块板件向周围播散噪音。
由于换热器是由多个翅片管形换热部件重合构成,当把前述托架的上端跨接于此多个换热部件上而嵌合于换热器的上部之上,借助此托架的上端就能阻止这些换热部件相互离开。从而能省掉传统的凹形定位接头而减少了零件数目,而且由于没有必要象现有技术那样将托架的上端结合到前侧面上,也就可以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机的室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此装置机壳内部装设有换热管,在此机壳前侧面上形成的排气口内设置鼓风机,在机壳后侧面的全宽度上形成有空气入口,上述换热器则面向此后侧面设置,并让换热器的两端斜向机壳的两侧面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机的空外装置,特征在于在使上述机壳两侧面的后部沿所说换热器两端斜向弯曲部分倾斜同时,在这样的倾斜面上形成空气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机的室外装置,特征在于上述鼓风机驱动用马达之托架的上端嵌合固定于换热器的上部,而其下端则固定在换热器所在之换热器室的底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空调机的室外装置,特征在于上述换热器是由多个翅片管形换热部件重合构成,前述托架的上端跨搭在这多个换热部件之上并嵌合固定于此换热器的上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之空调机的室外装置的特征在于此装置的机壳内设有换热器以及设于形成在此机壳前侧面中排气口内的鼓风机,在沿着机壳后侧面的全宽形成空气入口的同时,而向此机壳的后侧面配置上述换热器,并使此换热器两端部斜向机壳的两侧面方向弯曲。
文档编号F24F1/00GK1099862SQ9410213
公开日1995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25日
发明者细贝太, 伊东政美 申请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