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475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排除厨房油烟的装置,尤其是由机壳、电机、双道排风筒、涡轮风叶和控制电路组成的抽油烟机。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涡轮风叶径向送风方式,气流在送风道内要做两次90°转向后方能排出,因此气流在风道中将发生旋涡、撞击,进而使流体内部结构进行再调整,此间,由于旋涡区的内摩擦力作功和质点交换,造成局部能量损失,使吸口处吸力大减,而只能靠加大电机功率,从而浪费大量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已采用的以涡轮风叶径向排风的方式保持不变,只改革其风筒内狭窄的单道排风结构为宽敞的双道排风结构,并且在排风口风力不再经两次90°转向而直接排出,在此基础上,减小电机功率,以40W单机代替80W单机,可节电5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抽油烟机由机壳、电机、双道排风筒、涡轮风叶和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双道排风筒内,电机固定在机壳上,电机的一端固定有涡轮风叶,当打开电路开关时,电机带动涡轮风叶旋转,抽吸油烟,经双道排风筒和排风管送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机单机为40W,故节电50%,由于采用了双道排风和扩散形弧形道隔,其净化率是同类产品的两倍,达80%以上。排风时不需经两次90°转向,从而消除了因旋涡产生的旋涡损失,排风效率提高。
经对样机试验的结果表明排风道中的涡流和风力回弹现象均不复存在。用一张餐巾纸,距吸孔约30厘米远处即可被吸动,是现有抽油烟机吸力的3--4倍。
以下结合附图
(1)、(2)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抽油烟机由机壳(8)、电机(6)、双道排风筒(2)、涡轮风叶(1)和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双道排风筒(2)内,电机(6)固定在机壳(8)上,电机(6)的一端固定有涡轮风叶(1)。工作时,其特征在于涡轮风叶(1)由电机(6)带动。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道排风筒(2)的结构示意图。它是根据《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的原理设计而成的。形状成正、反“6”字形的双道排风筒(2)是透过机壳的俯视图。其特征在于排风筒(2)为双道排风筒,它分为外风道(3)和内排风道(4)。在外排风道(3)与内排风道(4)之同有若干片扩散形弧形内外排风道道隔(5)。
道隔(5)更重要的是起导风片的作用,它前段接收叶轮高速流出的气流,而道隔后段流道断面逐渐扩大,因而使前段接收的气流在后段中流速降低,一部份动能转换为压力能,由于动能减少,则静压将增加,吸风口的负压增强,从而使吸力加强。
道隔设置为扩散形,内风道走风流畅,外风道压力能不断增强,从而使风道中不再产生回流,因而也就不会再产生分离现象,故可彻底消除风道中的旋涡,即涡流现象。同时被抽油烟经双道高速分离后排出,使抽油烟机的净化率(油脂分离)高达80%以上(国标为40%)。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只叶轮片安装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电机(6)工作时一为正向旋转,一为反向旋转。
附图(2)的a、b、c图为双道排风筒(2)和整机的相互位置、外部形状和结构示意图。从中可见,出风不需经两次90°转向,而是直接排出,从而消除了因旋涡产生的旋涡损失。
由于是排风口直接排出风,其特下在于排风口(7)位于机壳的贴墙一侧。
权利要求1.一种抽油烟机由机壳(8)、电机(6)、双道排风筒(2)、涡轮风叶(1)和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双道排风筒(2)内,电机(6)固定在机壳(8)上,电机(6)的一端固定有涡轮风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涡轮风叶(1)由电机(6)带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排风筒(2)为双道排风筒,它分为外风道(3)和内排风道(4)。在外排风道(3)与内排风道(4)之间有若干片扩散形弧形内外排风道道隔(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电机(6)工作时一为正向旋转,一为反向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排风口(7)位于机壳的贴墙一侧。
专利摘要一种抽油烟机由机壳、电机、双道排风筒、涡轮风叶和控制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双道排风筒内,电机固定在机壳上,电机的一端固定有涡轮风叶,当打开电路开关时,电机带动涡轮风叶旋转,抽吸油烟,经双道排风筒和排风管送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机单机为40W,故节电50%,由于采用了双道排风和扩散形弧形道隔,其净化率是同类产品的两倍,达80%以上。排风时不需经两次90°转向,从而消除了因旋涡产生的旋涡损失,排风效率提高。
文档编号F24C15/20GK2246256SQ94226929
公开日1997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4日
发明者杨启明, 刘胜平, 杨庆, 杨强 申请人:杨启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