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钢架方型叶片组合式扩散出风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708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钢架方型叶片组合式扩散出风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轻钢架方型出风板扩散出风口装置,尤指扩散出风口所设的方型叶片出风板,是以组合锁螺的方式堆叠而成。
现代化的大楼大都装设有中央空调系统,藉由统一的机组系统将循环空气由设在各适当位置的天花板的出风口流出,据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功能;而为了遮蔽装设空调系统的导风管,通常均会在室内顶部钉设轻钢架并设置天花板,并将出风口设于对应导风管出口端的天花板位置。习知的空调系统出风口装置是在天花板所预设的洞孔设置一面板,并于该面板所设的出风口固设有具复数呈幅射斜向叶片的出风板,藉以使空气流出时能顺着该幅射斜向的叶片扩散。


图1所示,为习用扩散出风口装置的立体图;习用的出风口面板1跨于对角端点的X型固定肋11,于X型固定肋11上焊接有大小不同的出风板12;由于传统的出风板12是以焊接方式固定于出风口面板1上,为便于焊接出风板12,则将出风板12与出风板之间距离加大,导致了出风口过大,使人容易一眼即望至导风管,破坏了室内装璜之美感,同时又因习用出风板12的宽度较大,嵌设时为求扩散出风口与天花板等高,则必须更深入于导风管,如此即造成了施工的不便,及局限了冷气之出风角度,导致整体之室内空气对流亦较不佳。基于此,为了解决此种缺陷,本实用新型发明人乃加以研究、改良,今终开发成功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钢架方型叶片组合式扩散出风口装置,其中轻钢架的面板上设有多个组合式的方型出风板,该方型出风板是由小至大排列组合于出风口面板上,利用一自攻螺丝锁螺固定于面板,而每个方型出风板间则为出风口,嵌设于天花板时,由于方型出风板是以组合方式堆叠而成,不会让人由出风口明显地看到导风管,维护室内装璜协调,并能节省生产制造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堆叠方式组合的方型出风板,不必深入于导风管内,增加了冷气的出风角度,使室内空气对流效果更佳,不会有室内温度冷热不均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如下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轻钢架方型叶片组合式扩散出风口装置,其中轻钢架的面板是向内形成一凹陷区,5个组合式的方型出风板便叠置于该区域。这5个方型出风板是自下而上由小到大等距堆叠、排列组合并用一自攻螺丝贯穿固定于出风口装置的面板上。各方型叶片出风板之间为出风口。各出风板周侧边缘均向内弯折倾斜90度,与出风口面板倾斜度相同并相互平行。轻钢架面板凹陷区中央设有与导风管出口端相连的入风口。各出风板中央出风口处均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上连接有一十字型条肋,条肋中央设有一固定槽,槽中央设有穿孔,穿孔是供自攻螺丝贯穿垫片而将各出风板固定于出风口装置的面板上。从上到下排列着从大到小有一定比例尺寸并相互平行的第一至第五出风板,第五出风板叶片中央设有一锁螺管,可穿置于其上面的各出风板固定环中空处,顶置于出风口面板的固定槽穿孔,由自攻螺丝贯穿垫片锁螺固定于出风口面板上。
下面再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和装置的构造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习用扩散出风口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的剖面图。
附图编号说明1 出风口面板6 第二出风板11X型固定肋 61固定环12出风板62间隔板2 出风口面板63十字形条肋21入风 7 第三出风板22十字型条肋71固定环23固定槽72间隔板24穿孔 73十字形条肋3 自攻螺丝 8 第四出风板4 垫片 81固定环5 第一出风板82十字形条肋51叶片 9 第五出风板52间隔板91叶片53固定环92锁螺管54十字形条肋93压置板55出风口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所示,它们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及组装后的剖面图;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面板2四周是向内形成一凹陷区,该凹陷区是作为各出风板5-9的放置域,其各侧边缘是向内倾斜一角度,并于凹陷区的中央处,设有与导风管出口端相连的入风口21,于该入风口21设有一十字型条肋22,于该十字型条肋22的中央处设有一固定槽23,该固定槽23的中央处设有一穿孔24,是供一自攻螺丝3贯穿一垫片4将各出风板5-9锁螺固定于出风口面板2上。
该出风板5-9是由第一至第五出风板所组成,各出风板5-9的大小是按一定比例设置,且各出风板5-9四周叶片51-91的倾斜角度是与出风口面板2相同,第一出风板5的中央处,由四周叶片51向下延伸出一间隔板52,该间隔板52并向内弯折90度,结合于一固定环53,而形成一十字形条肋54,该固定环53略小于出风口面板2的固定槽23,当组装时,第一出风板5的十字形条肋54恰靠置于出风口面板2的十字形条肋22上,而第一出风板5所设的间隔板52即能使四周具倾斜角度的叶片51,与出风口面板2的倾斜边缘间形成一出风口55。
以相同的方式,将相同形状的第二出风板6、第三出风板7及第四出风板8,一一堆叠组合;第二出风板6的固定环61及间隔板62略小于第一出风板5,组装后,第二出风板6的固定环61厚度,恰等于第一出风板5的十字条肋厚度54;第三出风板7的固定环71及间隔板72又略小于第二出风板,然其固定环71的厚度,恰为第一及第二出风板5、6的十字形条肋54、63厚度之和;而第四出风板8的固定环81厚度,恰为第一、第二及第三出风板5、6、7的十字形条肋厚度54、63、73之和,因此第四出风板8无需设置间隔板,组装后更可以发现,第一出风板5的间隔板52厚度恰为第二、第三、第四出风板6、7、8的十字型条肋63、73、82厚度之和,这也就是本实用新型能以组合的方式组装出风板设计的主要原因。
第五出风板9是为最后组装的出风板,因此于叶片91的中央处设有一锁螺管92,并于锁螺管92的适当位置,设有一十字状的压置板93,该锁螺管92恰可插置于各个出风板5-8的固定环53、61、71、81的中空处,顶置于出风口面板2的固定槽23穿孔24,该自攻螺丝3则穿过垫片4锁螺于锁螺管92内,使压置板93将前述的第一至第四出风板5-8紧密靠合并固定于出风口面板上,而完成组装的动作。
根据上述综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本实用新型的方型出风板是以组合方式堆叠而成,嵌设于天花板时,不会让人由出风口明显看到导风管,维护室内装璜的协调,并能节省生产制造的时间。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扩散出风口装置,不必深入于导风管内,增加了冷气的出风角度,使室内空气对流的效果更佳,不会产生室内温度冷热不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轻钢架方型叶片组合式扩散出风口装置,不仅可达预期的实用功效,而且为前所未见的新设计,故已符合专利法实用新型的要件。
权利要求1.一种轻钢架方型叶片组合式扩散出风口装置,其特征在于(1)出风口面板四周是向内形成一凹陷区,该凹陷区是作为各出风板的放置域,其各侧边缘是向内倾斜一角度,并于凹陷区的中央处,设有与导风管出口端相连的入风口,于该入风口设有一十字型条肋,于该十字型条肋的中央处设有一固定槽,该固定槽的中央处设有一穿孔;(2)出风板是由第一至第五出风板所组成,各出风板的大小是按一定比例设置,且各出风板四周叶片的倾斜角度是与出风口面板相同,第一至第四出风板的中央处,由四周叶片向下延伸出一间隔板,该间隔板向内弯折90度,结合于一固定环,而形成一十字形条肋,由于每个出风板与出风板间的放置,是以相同的十字型条肋厚度依次堆叠,而形成有等距的出风口;(3)第五出风板除有间隔出风口的功能外,亦具有固定的作用,其叶片的中央处设有一锁螺管,并于锁螺管的适当位置,设有一十字状的压置板,该锁螺管恰可插置于各个出风板的固定环的中空处,顶置于出风口面板的固定槽穿孔,一自攻螺丝穿过垫片锁螺于锁螺管内,使压置板将前述的第一至第四出风板紧密靠合并固定于出风口面板上。
专利摘要一种轻钢架方型叶片组合式扩散出风口装置,乃指轻钢架的面板设有多个组合的方型出风板,该方型出风板是由小至大而排列组合于出风板面板上,利用一自攻螺丝锁螺固定于面板,而方型出风板与方型出风板间则为出风口,嵌设于天花板时,由于方型出风板是以组合的方式堆叠而成,不会让人由出风口明显的看到导风管,维护室内装璜的协调,并能节省生产制造的时间。
文档编号F24F13/06GK2286294SQ9521747
公开日1998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7日
发明者李坤明 申请人:明盈塑胶钢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