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噪声房间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3760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噪声房间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新型的无噪声房间空调器,尤其是一种安静、少故障的空调器。
现有的房间空调器分两类窗式和分体式,窗式空调将制冷系统,电气系统、通风系统各部件组合成一体,装于房间窗子上或墙洞里,使得噪声和振动较大,宁静度差。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组只有低噪声风机、蒸发器等,虽降低了室内噪声,但因室内外两机组用较长的制冷管道连接,有四个接口,制冷剂容易泄漏,整机故障率高,价格贵,安装维修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无噪声房间空调器,将室内侧噪声源全部移到室外,制冷管路结构紧凑,整机故障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与现有窗式空调类似,将制冷、电气、通风系统组合在同一箱体内,但另设计接管罩、进风和送风管道及室内面板控制系统,安装时,空调主机装在室外,(而不是像窗式空调那样装在窗上或墙洞里),也就是将所有噪声源集中一起移到室外,通过冷、热风管道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本设计空调器集中现有二类空调器优点,制冷管道全部焊接,不易泄漏,故障少,成本低,价格小,安装方便,更重要的是室内基本无噪声。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装置图。
图2为机组的接管罩面板。
图3为室内控制箱面板。
图中1、实内控制箱 2、送风管 3、进风管 4、接管罩 5、机组 6、进风百叶窗 7、三角架 8、进风接口 9、送风接口 10、控制器 11、电缆线 12、摇风微电机 13、遥风格棚 14、百叶送风格棚 15、进风格棚16、喇叭口 17、空气过滤网参照
图1,机组5就是现有窗式空调器,有制冷、电气、通风系统及箱壳组成,但其左侧有一接管罩4取代窗式空调面板,接管罩4连接有进风管3和送风管2,两风管进入房间与室内控制箱1相连。进风、送风管道截面可制成矩形或园形,使用塑料或金属薄板制作,管道外侧可另包一层普通隔热材料(如玻璃棉或聚苯乙烯)制做的保温层。室外墙体固定两只金属三角架7,机组5安置于三角架7上,进风管3和送风管2可通过窗子(不需破坏窗子结构,只要去掉一块玻璃)或墙洞进入室内。在机组5的上箱盖上还开有进风百叶窗6,可补偿机组5靠墙面的冷凝进风不足。
接管罩4的面板如图2,进风接口8直径大于送风接口9,(对于现有竖窗式空调器,送风接口9制作于进风接口8的上部),因进风口内,制冷系统热交换器体积较大,但进风管道又不宜制得太粗,所以进风接口8可制成喇叭形(参见
图1),进风管3和送风管2分别套接或螺丝固定在进风接口8和送风管接口9上(与现有中央空调风管接法一样),另有电缆线11(包括控制线和电源线)通入控制器10,控制器10装于室内控制箱1上。
室内控制箱1内部结构如
图1,进风管3和送风管2用套接或螺丝固定的方法与控制箱1相连,控制箱1送风口处有摇风微电机12和摇风格棚13,使送风自动向左右方向吹出,百叶送风格棚14可根据冷、热射流调节送风的上下倾角,控制箱1进风口处有条缝形进风格棚15,进风喇叭口16,空气过滤网17,以保证有较好的进风效果。室内控制箱1的面板如图3,控制器10装于右下侧,便于摇控或手动控制空调的运行。控制箱1固定于窗子或墙上,以塑料为材料制成流线型,以达到美观大方。
权利要求1.一种由制冷系统、电气系统、通风系统组成的无噪声房间空调器,其特征是机组(5)与接管罩(4)相连,接管罩(4)上的进风接口(8)和送风接口(9)分别连接有进风管(3)和送风管(2)进风管(2)和送风管(2)的另一端又与室内控制箱(1)相接,室内控制箱(1)的送风口装有摇风微电机(12)、摇风格棚(13)、百叶送风格棚(14)、室内控制箱(1)的进风口有进风格棚(15),喇叭口(16)、空气过滤网(17),机组(5)通过电缆线(11)与控制器(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噪声房间空调器,其特征是控制器(10)安装在室内控制箱(1)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噪声房间空调器,其特征是进风管(3)和送风管(2)制作成矩形或园型,以塑料或金属薄板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无噪声房间空调器,其特征是进风管(3)和送风管(2)的外侧可包一层保温层,其材料为玻璃棉或聚苯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噪声房间空调器,其特征是机组(5)的上箱盖还开有进风百叶窗(6)。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无噪声房间空调器,克服现有窗式空调噪声太大,分体式空调容易泄漏、价高的缺点,室内侧基本无噪声,整机故障率低,价廉,安装维修方便。其特征是由制冷、电气、通风系统组成室外机组,通过进、送风管道和电缆线与室内控制箱相连,制冷管道全部焊接,室内控制箱包括有遥风微电机、遥风格栅、空气过滤网和进、送风格栅、控制器等组成,室内没有噪声源。
文档编号F24F3/06GK2257362SQ95228310
公开日1997年7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25日
发明者王俊华 申请人:王俊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