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加热压力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加热压力供水装置。
众所周知,现有的供水设备由电接点压力表、水泵、阀门、进水管、止回阀、压力罐、供水管等组成,即启动水泵,水经阀门、止回阀、进水管进入压力罐内,当压力罐内的水达到规定值时,电接点压力表动作,使水泵停止工作,压力罐内的水由供水管流出供给用户,这种供水设备具有不能加热冷水的缺点;若用户需要热水时,可采用换热器,即通过热蒸汽和冷水的接触或非接触产生热交换,这种装置具有成本高、不能实现压力供水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节能、换热效率高、安装方便的加热压力供水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蒸汽喷射泵的进气端与蒸汽进管相连通,进水端与冷水进水管相连通,混合端经扩压管与压力罐相连通,在扩压管上设有吸气管,在供水管上方、压力罐的罐体上设有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蒸汽喷射泵,在蒸汽喷射泵内蒸汽和冷水混合,产生热交换,同时在扩压管和罐体上分别设有吸气管和排气管,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换热效率高、安装方便等优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也是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蒸汽电磁阀1、蒸汽止回阀2、蒸汽进管3、蒸汽喷射泵4、扩压管5、吸气管6、止回阀7、排气管8、自动排气阀9、压力罐10、闸阀11、冷水止回阀12、冷水进水管13、循环阀14、排污阀015、放水管16、供水闸阀17、供水管18、电接点压力表1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蒸汽进管3的一端经蒸汽止回阀2、蒸汽电磁阀1与蒸汽源相连通,另一端与蒸汽喷射泵4的进汽端相连通,蒸汽喷射泵4的进水端与冷水进水管13的一端相连通,冷水进水管13的另一端经冷水止回阀12、闸阀11与冷水源相连通,经循环阀14与压力罐10相连通,蒸汽喷射泵4的混合端经扩压管5与压力罐10相连通,在扩压管5上设有吸气管6,吸气管6经止回阀7与外界相连通,在压力罐10的罐体底部设有排污阀5,罐体下部设有放水管16,放水管16经供水闸阀17与供水管18相连通,罐体上部设有电接点压力表13,在放水管16的上方、压力罐10的罐体上设有排气管8,排气管8经自动排气阀9与外界相连通。工作时,打开蒸汽开关,蒸汽经蒸汽电磁阀1、蒸汽止回阀2、蒸汽进管3、蒸汽喷射泵4的进汽端进入蒸汽喷射泵4内,在蒸汽喷射泵4的喷射引力作用下,冷水经闸阀11、冷水止回阀12、冷水进水管13、蒸汽喷射泵4的进水端进入蒸汽喷射泵4内,在蒸汽喷射泵4的喉部处进行急剧混合,产生热交换,冷水被加热成热水并以很高的速度通过扩压管5,由于液体流速很高,空气经止回阀7、吸气管6被吸入扩压管5内,并随热水一起进入压力罐10内,热水在压力罐10内不断增加,罐内的空气和新吸入的空气不断被加压,当压力达到电接点压力表13设定的压力上限时,电接点压力表13的继电器动作而使触点断开,蒸汽电磁阀1关闭,蒸汽喷射泵4停止工作,此时由于压力罐10内的压力大于冷水源的压力,冷水止回阀12自动关闭,打开供水闸阀17,热水经放水管16、供水闸阀17、供水管18供给用户,此时压力罐10内的热水压力会下降,当压力低于设定的压力下限时,电接点压力表13的继电器动作使触点闭合,蒸汽电磁阀1打开,蒸汽喷射泵4会重新进入工作;当压力罐10内的空气和新吸入的空气总量大于需用量时,此时被压缩的空气迫使液面下降,当降到排气管8的管口处,压缩空气通过排气管8、自动排气阀9排到压力罐10的罐体外,罐内压力下降,电接点压力表13的继电器动作,蒸汽电磁阀1打开,蒸汽喷射泵4重新进入工作;当压力罐10内的热水由于长时间不用时,而被冷却成冷水,此时关闭闸阀11,打开循环阀14,罐内冷水由循环阀14、冷水进水管13、蒸汽喷射泵4的进水端进入蒸汽喷射泵4内,而形成内循环,冷水与蒸汽混合加热后,重新进入压力罐10内,供给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换热效率高、安装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压力供水装置,由电接点压力表、阀门、进水管、止回阀、压力罐、放水管、放水阀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蒸汽喷射泵的进气端与蒸汽进管相连通,进水端与冷水进水管相连通,混合端经扩压管与压力罐相连通,在扩压管上设有吸气管,在供水管上方、压力罐的罐体上设有排气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加热压力供水装置,由于设有蒸汽喷射泵,蒸汽喷射泵的进气端与蒸汽进管相连通,进水端与冷水进水管相连通,混合端经扩压管与压力罐相连通在蒸汽喷射泵内蒸汽和冷水混合,产生热交换,同时在扩压管和罐体上分别设有吸气管和排气管,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换热效率高、安装方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宾馆、工厂等需求生活用热水和工艺用热水的单位。
文档编号F24D17/02GK2267414SQ9622806
公开日1997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5日
发明者张锡斌 申请人:张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