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热水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271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热水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炉。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96229690.5提供了一种燃煤热水炉,这种热水炉的炉膛上方的炉盖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因此在炉子燃烧时大量的热能被浪费,导致了烧水的热效率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炉膛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与炉子中的水进行充分热交换的高效热水炉。
在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炉膛、与炉膛的出烟口相连通的烟道;所述的烟道的周围为温水箱,温水箱的下部与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的炉膛的上方设有贮水箱,所述贮水箱与温水箱用隔板相隔离,所述的隔板上设有连通贮水箱与温水箱的连通孔;所述的炉膛的顶部及两侧部设有热水箱,该热水箱上接有出水管,内水管将所述的热水箱与温水箱相连通且内水管入口接温水箱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炉膛的顶部及两侧部设有热水箱,故热水箱的水能充分吸收炉膛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很少有热量浪费。
(2).烟道可以将温水箱的水进行预热,而预热后的上部较热的水经内水管进入热水箱进一步加热,可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主视图;附图2为附
图1的A-A方向剖视图;附图3为附
图1的B-B方向剖观图;其中[1].出水管;[2].温度表;[3].进水管;[4].补水箱;[5].蒸气管;[6].水位表;[7].风量调节管;[8].排污阀;[9].扶梯; [10].温水箱;[11].贮水箱;[12].烟道;[13].内水管;[14].隔板;[15].外壳;[16].隔板;[17].横隔板;[18].炉膛;[19].手孔;[20].入孔;[21].中间隔板;[22].沸水隔板;[23].连通孔;[24].热水箱。
实施例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包括两套热水炉,外壳[15]的中间用中间隔板[21]隔离,每套热水炉包括外壳[15]、设置于外壳内的炉膛[18]、与炉膛的出烟口相连通的烟道[12];所述的烟道[12]的周围为温水箱[10],由烟道[12]进行预热,而温水箱[10]的上部为较热的水层,该水层经内水管[13]进入热水箱[24],由炉膛[18]进行加热,而热的水经出水管[1]流出。进水管[3]将冷水送入补水箱[4],而补水箱[4]再将冷水送入温水箱[10]的下部;所述的炉膛[18]的上方设有贮水箱[11],所述贮水箱[11]与温水箱[10]用隔板[16]相隔离,所述的隔板[16]上设有连通贮水箱[11]与温水箱[10]的连通孔[23],贮水箱[11]用于对温水箱[10]的水进行补充。所述的炉膛[18]的顶部及两侧部设有热水箱[24],该热水箱[24]上接有出水管[1],内水管[13]将所述的热水箱[24]与温水箱[10]相连通且内水管[13]入口接温水箱[10]的上部。
权利要求1. 一种高效热水炉,包括外壳[15]、设置于外壳内的炉膛[18]、与炉膛的出烟口相连通的烟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道[12]的周围为温水箱[10],温水箱[10]的下部与进水管[3]相连通;所述的炉膛[18]的上方设有贮水箱[11],所述贮水箱[11]与温水箱[10]用隔板[16]相隔离,所述的隔板[16]上设有连通贮水箱[11]与温水箱[10]的连通孔[23];所述的炉膛[18]的顶部及两侧部设有热水箱[24],该热水箱[24]上接有出水管[1],内水管[13]将所述的热水箱[24]与温水箱[10]相连通且内水管[13]入口接温水箱[10]的上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热水炉,包括外壳(15)、设置于外壳内的炉膛(18)、与炉膛的出烟口相连通的烟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道(12)的周围为温水箱(10);所述的炉膛(18)的上方设有贮水箱(11);所述的炉膛(18)的顶部及两侧部设有热水箱(24),该热水箱(24)上接有出水管(1)。本实用新型具有热效率高、出水管的水温高的优点,可作为提供热源的锅炉使用。
文档编号F24H1/08GK2306442SQ9720681
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4日
发明者江晨风, 赵建中, 潘可群 申请人:江晨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