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778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设备,具体说是一种取暖器。
在现有技术中,采暖设备一般采用的是油汀和蒸汽取暖器,其取暖靠散热片散热,由于散热片大都是完全敞开状,以散热片向四周辐射的方式散热,存在的不足在于冷热空气循环对流不畅,热效率不高,特别是地面方向辐射的一部分热量,因无法利用,而造成热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加速热量循环、散热速度、能很好地利用热量、提高热效率的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取暖器的导热腔(导热管)外,有开放状散热片,开放状散热片外围罩有外散热板,散热片与外散热板构成一个个蜂窝状排列的、上下贯通的独立的抽风通道,加速冷热空气的自动交换,对流迅速,使取暖器散发的热量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外散热板可设为波纹状,以增大受热和热辐射面积。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内装热超导介质的取暖设备。
本实用新型与已知技术相比,由于外散热板将导散热装置、介质腔围住,使得从介质腔散发出的热量也能顺着外散热板参与从导散热装置散发出的热量进行冷热空气交换,加快了散热速度;又由于外散热板设计成波纹状,从而加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热效率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具有加速热量循环,减少热量损失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A-A向剖视图(局部)。
取暖器6的底部设有介质腔2,介质腔2为密闭容器,介质腔2内穿有电加热管1,电加热管1的加热源头外露;在介质腔2上有多根竖直排列的导散热管3,导散热管3与介质腔2抽为真空,介质腔2内充入高效热传导介质,介质可在温度达到50℃以上时就气化上升;介质腔2与导散热管3外围罩有外散热板4,外散热板4四周密闭,外散热板4与导散热管3之间连有上、下贯通的散热片7,散热片7可按三角形排列将导散热管和外散热板4连接在一起,形状如蜂窝形,散热时,冷热空气进行交换呈现抽风状,这样可更快的实现房间升温目的,提高了热效率,充分利用了能源,因而也节省了能源。在每个导散热管3之间也可连有上、下贯通的散热片7,另外,外散热板4可制成波纹状,以增大受热面积和热辐射面积。
权利要求1.一种取暖器,包括加热管(1)、导热腔(2)、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装置为在导热管(3)及导热腔(2)外装有开放状散热片(7),外外散热板(4)罩于开放状散热片(7)外,开放状散热片(7)与外外散热板(4)构成一个个蜂窝状排列的、独立的、上下贯通的抽风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的取暖器,其特征是所说的攻热护板(4)其板面为波纹状。
专利摘要一种取暖器,包括加热管、导热腔、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装置为在导热管及导热腔外装有开放状散热片,外散热板罩于开放状散热片外,开放状散热片与外散热板构成一个个蜂窝状排列的、独立的、上下贯通的抽风通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冷热空气循环对流不畅,热效率不高的缺点,具有可加速热量循环、散热速度、对流迅速及使取暖器散发的热量都能合理的得到利用、热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F24D13/00GK2363218SQ9824591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9日
发明者安光浩, 陈清源, 胡平, 蔡俊杰 申请人:襄樊瑞帮高科技开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