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029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
目前广泛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空调装置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即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风机、电控箱等均独立安装在水下航行器的舱室内,没有共同的底座,这样造成船厂安装、调试比较麻烦,可靠性差,占用空间比较大。而目前应用于水上航行器的空调装置均将各组件都安装在同一底座上,这样体积小、安装调试方便,但其冷凝器的水侧耐压不够,不能应用于水下航行器,并且水上、水下航行器用的空调装置的控制均采用机械继电器控制,体积大、功能少、可靠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占地面积小,安装使用方便、可靠性好的整体式、高耐压的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风机、电控箱、机架组成,并且所有组件都安装在同一底座上,冷凝器水侧耐压达2-5MPa,电控箱采用PLC的控制方式。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由于各组件安装在同一底座上,加之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其体积缩小,功能加大,可靠性提高,冷凝器端盖采用了硅青铜,使冷凝器水侧耐压达2-5MPa。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的外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的外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的外形图实施例一根据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压缩机1、冷凝器3、电控箱2安装于机组的前部,其中冷凝器3、电控箱2位于机架的上部,电控箱2在前,冷凝器3在后,压缩机1位于电控箱2和冷凝器3的下部,风机4安装于机组的中部,蒸发器5和膨胀阀安装于机组后部的箱体内,电控箱2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式。
实施例二根据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压缩机1、冷凝器3、电控箱2安装于机组的前部,其中压缩机1,电控箱2位于机架的上部,电控箱2在前,压缩机1在后,冷凝器3位于电控箱2和压缩机1的下部,风机4安装于机组的中部,蒸发器5和膨胀阀安装于机组后部的箱体内,电控箱2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式。
实施例三根据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压缩机1、冷凝器3、电控箱2安装于机架下部,其中压缩机1、电控箱2在前,冷凝器3在后,风机4、蒸发器5和膨胀阀安装在机架上部的箱体内,电控箱2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主要由压缩机(1)、冷凝器(3)、蒸发器(5)、膨胀阀、风机(4)、电控箱(2)、机架组成,其特征是各组件都安装在同一底座上,冷凝器水侧耐压2-5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其特征是冷凝器(3)端盖材料采用硅青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其特征是电控箱(2)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用空调装置,主要由压缩机(1)、冷凝器(3)、蒸发器(5)、膨胀阀、风机(4)、电控箱(2)、机架组成,并安装在同一底座上,冷凝器(3)水侧耐压2—5Mpa,冷凝器(3)端盖材料采用硅青铜,电控箱(2)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使用方便、高耐压、可靠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空气调节。
文档编号F24F11/02GK2397410SQ99230488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7日
发明者王建明, 季圣裕, 郝吉刚, 孙立新, 李红权, 周斌 申请人:永昇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