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管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管密封圈。
【背景技术】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目前,现有技术中,对常规的换热管通常采用焊接、胀接,或者二者综合模式,此类连接方式基本不可拆卸,或拆卸费时费力,若换热器出现故障,无法维修,且密封的效果难以保证;而目前在机械液压或其他行业的密封圈为通常用的O型橡胶密封圈,但此类密封圈在换热器套管上使用时,经常会出现压偏、挤压不严密等缺陷,造成泄漏等不良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好,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换热管密封圈。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管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密封圈中间为中空的圆柱形,圆柱形截面内径比所安装的换热管的外径稍小,且能够使得换热管从圆柱形中通过;其特征在于,密封圈外部从上而下依次分别为刃部、平行面、梯形腰部、舌部;
[0005]刃部是与换热器压板的通过孔侧面相匹配的斜面,从密封圈边缘处按一定锐角角度向外延伸至一定厚度,刃部与换热器压板相配合,加强密封;
[0006]刃部与平行面无缝隙相连接;
[0007]平行面与密封圈的内壁相平行,平行面的截面高度与换热器管板的浅槽相匹配;
[0008]平行面与梯形腰部无缝隙相连接;
[0009]梯形腰部是与换热器管板的通过孔侧面相匹配的斜面,从与平行面相接处开始呈一定角度向内延伸,使得密封圈壁慢慢变薄至一定厚度,使得梯形腰部能够沉入换热器管板通过孔中;
[0010]梯形腰部与舌部无缝隙相连接;
[0011]舌部以更小的角度向外延伸至密封圈底部,在底部形成较薄的厚度,能深入换热器管板管孔中,起到密封定位作用;
[0012]所述的密封圈的制作材质可为橡胶材料。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换热管密封圈,将密封圈制成斜面形状,特别是梯形腰部和舌部相配合,形成两个不同倾斜角度的斜面,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还能起到定位作用,避免发生压偏、挤压不严密现象,安装方便、快捷,且可以便于拆卸,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17]图中,1.刃部,2.平行面,3.梯形腰部,4.舌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附图,一种换热管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密封圈中间为中空的圆柱形,圆柱形截面内径比所安装的换热管的外径稍小,且能够使得换热管从圆柱形中通过;
[0019]密封圈外部从上而下依次分别为刃部1、平行面2、梯形腰部3、舌部4 ;
[0020]刃部I是与换热器压板的通过孔侧面相匹配的斜面,从密封圈边缘处按一定锐角角度向外延伸至一定厚度,刃部与换热器压板相配合,加强密封;
[0021]刃部I与平行面2无缝隙相连接;
[0022]平行面2与密封圈的内壁相平行,平行面2的截面高度与换热器管板的浅槽相匹配;
[0023]平行面2与梯形腰部3无缝隙相连接;
[0024]梯形腰部3是与换热器管板的通过孔侧面相匹配的斜面,从与平行面2相接处开始呈一定角度向内延伸,使得密封圈壁慢慢变薄至一定厚度,使得梯形腰部能够沉入换热器管板通过孔中;
[0025]梯形腰部3与舌部4无缝隙相连接;
[0026]舌部4以更小的角度向外延伸至密封圈底部,在底部形成较薄的厚度,能深入换热器管板管孔中,起到密封定位作用。
[0027]所述的密封圈由橡胶材质制成。
【主权项】
1.一种换热管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密封圈中间为中空的圆柱形,圆柱形截面内径比所安装的换热管的外径稍小,且能够使得换热管从圆柱形中通过;其特征在于,密封圈外部从上而下依次分别为刃部、平行面、梯形腰部、舌部; 刃部是与换热器压板的通过孔侧面相匹配的斜面,从密封圈边缘处按一定锐角角度向外延伸至一定厚度,刃部与换热器压板相配合,加强密封; 刃部与平行面无缝隙相连接; 平行面与密封圈的内壁相平行,平行面的截面高度与换热器管板的浅槽相匹配; 平行面与梯形腰部无缝隙相连接; 梯形腰部是与换热器管板的通过孔侧面相匹配的斜面,从与平行面相接处开始呈一定角度向内延伸,使得密封圈壁慢慢变薄至一定厚度,使得梯形腰部能够沉入换热器管板通过孔中; 梯形腰部与舌部无缝隙相连接; 舌部以更小的角度向外延伸至密封圈底部,在底部形成较薄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管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由橡胶材质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管密封圈,密封圈外部从上而下为刃部、平行面、梯形腰部、舌部;刃部是与换热器压板通过孔侧面相匹配的斜面;刃部与平行面无缝隙相连接;平行面与密封圈内壁相平行;平行面与梯形腰部无缝隙相连接;梯形腰部是与换热器管板通过孔侧面相匹配的斜面;梯形腰部与舌部无缝隙相连接;舌部以更小角度向外延伸至密封圈底部,在底部形成较薄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将密封圈制成斜面形状,特别是梯形腰部和舌部相配合,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还能起到定位作用,避免发生压偏、挤压不严密现象,且可以便于拆卸,提高了生产效率。
【IPC分类】F28F11-00
【公开号】CN204286197
【申请号】CN201420767470
【发明人】冯元士, 张永亮, 柳钢恩
【申请人】海德尔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