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热式节能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热式节能建筑物,包括屋壁、屋顶和冷却水管,所述屋壁包括内屋壁和外隔热板,内屋壁与外屋壁之间有屋壁通气层;所述屋顶包括上隔热板和下壁板,上隔热板与下壁板之间形成屋顶通气层;所述冷却水管由多根蛇形管依次连接而成,多根蛇形管分别固定在屋壁通气层与屋顶通气层内,所述冷却水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另一端通过水泵与建筑物内的蓄水池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吸附建筑物墙壁周围空气的热量,从而达到有效隔热的目的。
【专利说明】
一种吸热式节能建筑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热式节能建筑物。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节能建筑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具有可抑制夏季的空调使用率并具有有效隔热功能的建筑物渐渐受到重视。现有的一般建筑物中,通常通过在建筑物的构造用柱之间填充玻璃纤维等隔热材料,或在构造用柱的外侧或构造用柱之间进行发泡隔热材料的表面贴附来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效果。但是这些方法均存在隔热效果不佳、造价高和施工不便等缺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技术:
[0004]如中国专利号“201420552739.9”在2014年12月31日公开了一种隔热节能型建筑物,其技术方案为所述隔热节能型建筑物,包括壁部及屋顶部,壁部包括内壁板及外壁板,且在内壁板及外壁板之间形成有壁部通气层;屋顶部包括上衬板及下衬板且在上衬板及下衬板之间形成有屋顶部通气层;在屋顶部的顶部形成有屋脊换气口;壁部通气层及屋顶部通气层连通,且壁部通气层的基底侧的端部与外部连通,且屋顶部通气层的顶端侧的端部与屋脊换气口连通;屋脊换气口的出口方向为水平方向。该专利通过壁部通气层和屋顶部通气层,不用动力也能使建筑物周围的空气流通,从而有效地将建筑物隔热,但由于外界空气与通气层内部空气的温度相差不大,即使空气在通气层内流通,电存在着隔热效果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吸热式节能建筑物,本实用新型能够吸附建筑物墙壁周围空气的热量,从而达到有效隔热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吸热式节能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屋壁、屋顶和冷却水管,所述屋壁包括内屋壁和外隔热板,内屋壁与外屋壁之间有屋壁通气层;所述屋顶包括上隔热板和下壁板,上隔热板与下壁板之间形成屋顶通气层;所述冷却水管由多根蛇形管依次连接而成,多根蛇形管分别固定在屋壁通气层与屋顶通气层内,所述冷却水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另一端通过水栗与建筑物内的蓄水池连接。
[0008]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水栗连接用于控制水栗工作,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水栗连接用于控制水栗停止工作。
[0009]所述屋壁通气层内的蛇形管镶嵌在内屋壁上,所述屋顶通气层内的蛇形管镶嵌在下壁板上。
[0010]所述冷却水管中蛇形管的数量为4根,其中两根蛇形管固定在屋壁通气层内,另两根蛇形管固定在屋顶通气层内。[0011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2]一、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在屋壁通气层与屋顶通气层之间的冷却水管能够与通气层内的热空气发生热交换,吸附墙壁周围通气层内的热量,从而达到有效隔热的目的。并且,通过水栗能够实时引入新的冷却水,使冷却水能够持续地吸附热量,有利于保证建筑物隔热的持续性;而通过蓄水池则能够将热交换后的热水集中分配其它需要使用热水的领域,既能够避免能源浪费,又达到了物尽其用的目的。另外,冷却水管由多根蛇形管组成的结构,能够增大热交换面积,有利于快速吸热并降温。
[0013]二、本实用新型中,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到冷却水管内的水温高于设定值时,表明冷却水管内的冷却水与通气层内热空气的热交换达到饱和,需要启动水栗将冷却水管内的热水排放到蓄水池中,并同时引入新的冷却水。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到冷却水管内的水温低于设定值时,表明冷却水管内的热水已排放完毕,需要停止水栗,并等待冷却水吸附热量。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水栗的配合,能够实现冷却水的自动引入和热水的自动排放,智能化程度更高。
[0014]三、本实用新型中,屋壁通气层内的蛇形管镶嵌在内屋壁上,屋顶通气层内的蛇形管镶嵌在下壁板上,这样的结构在引入冷却水时能够降低内屋壁与下壁板的温度,进而有利于提尚隔热效果。
[0015]四、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两根蛇形管固定在屋壁通气层内,另两根蛇形管固定在屋顶通气层内,通过合理布置蛇形管在建筑物上的位置,能够保证较佳的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蛇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的标记为:1、内屋壁,2、外隔热板,3、屋壁通气层,4、上隔热板,5、下壁板,6、屋顶通气层,7、冷却水管,8、水栗,9、蓄水池,10、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吸热式节能建筑物,包括屋壁、屋顶和冷却水管7,所述屋壁包括内屋壁I和外隔热板2,内屋壁I与外屋壁之间有屋壁通气层3;所述屋顶包括上隔热板4和下壁板5,上隔热板4与下壁板5之间形成屋顶通气层6;所述冷却水管7由多根蛇形管依次连接而成,多根蛇形管分别固定在屋壁通气层3与屋顶通气层6内,所述冷却水管7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另一端通过水栗8与建筑物内的蓄水池9连接。
[002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却水管7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所述冷却水管7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1,该第二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第一温度传感器10与水栗8之间,第一温度传感器10与水栗8连接用于控制水栗8工作,第二温度传感器11与水栗8连接用于控制水栗8停止工作。其具体控制原理为: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0测量到冷却水管7内的水温高于设定值时,表明冷却水管7内的冷却水与通气层内热空气的热交换达到饱和,此时水栗8自动启动,将冷却水管7内的热水排放到蓄水池9中,并同时引入新的冷却水;当第二温度传感器11测量到冷却水管7内的水温低于设定值时,表明冷却水管7内的热水已排放完毕,此时水栗8停止工作,重新等待冷却水管7内冷却水吸附热量。这样,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和水栗8的配合,实现了冷却水的自动引入和持续性隔热。
[00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蓄水池9中得到的热水可用于洗澡或用于养殖行业等。
[00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隔热板2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内屋壁I上,所述上隔热板4通过支撑柱固定在下壁板5上。
[002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却水管7中蛇形管的数量为4根,其中两根蛇形管设置在屋壁通气层3内,且这两根蛇形管镶嵌在内屋壁I上;另两根蛇形管设置在屋顶通气层6内,且这两根蛇形管镶嵌在下壁板5上。
【主权项】
1.一种吸热式节能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屋壁、屋顶和冷却水管(7),所述屋壁包括内屋壁(I)和外隔热板(2),内屋壁(I)与外屋壁之间有屋壁通气层(3);所述屋顶包括上隔热板(4)和下壁板(5),上隔热板(4)与下壁板(5)之间形成屋顶通气层(6);所述冷却水管(7)由多根蛇形管依次连接而成,多根蛇形管分别固定在屋壁通气层(3)与屋顶通气层(6)内,所述冷却水管(7)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另一端通过水栗(8)与建筑物内的蓄水池(9)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式节能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7)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所述冷却水管(7)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1),第一温度传感器(10)与水栗(8)连接用于控制水栗(8)工作,第二温度传感器(11)与水栗(8)连接用于控制水栗(8)停止工作。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吸热式节能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屋壁通气层(3)内的蛇形管镶嵌在内屋壁(I)上,所述屋顶通气层(6)内的蛇形管镶嵌在下壁板(5)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热式节能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7)中蛇形管的数量为4根,其中两根蛇形管固定在屋壁通气层(3)内,另两根蛇形管固定在屋顶通气层(6)内。
【文档编号】F24F11/02GK205481480SQ201620035361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5日
【发明人】马晓天
【申请人】马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