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915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该系统包括保温水箱和若干集热器,集热器和保温水箱之间设有增压循环泵,集热器一体化设置在建筑顶层的钢结构上,形成封闭式屋顶;集热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保温隔热层和吸热板,壳体上部设有透明盖板;透明盖板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圆弧状,该透明盖板由低铁超白布纹钢化玻璃制成。本实用新型将集热器一体化设置在建筑顶层的钢结构上,形成封闭式屋顶,集热器其材质和色彩构成了屋面形态,这样该热水系统中的集热器与建筑屋顶有机融合于一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将透明盖板设置为圆弧状和采用低铁超白布纹钢化玻璃提高了刚度。
【专利说明】
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在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用户不断增多,如何有效利用屋顶的可用面积以满足用户对太阳能热水器的需求成为太阳能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有不少厂家提出了太阳能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构想。但是,现有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并不理想,实际是把太阳能热水器构件往建筑上简单的拼凑。有的集热器贴在阳台栏杆上,由于集热器垂直放置,集热器不但集热时间短,而且不能有效利用空间,导致集热器采光面积小、集热效果不好;有的将集热器通过固定架镶嵌在建筑坡屋顶上,整体显得杂乱,与建筑物风格完全不相融合。此外现有的集热器透明盖板为平板型玻璃,当用作建筑一体化集热器时,常常由于刚度不足,被冰雹等物体打击而损坏,破碎后的玻璃还会伤及到人身。特别是在平屋顶上安装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太阳能集热器贴屋面布置几乎呈水平状态,使得透明盖板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凹陷现象,特别是雨雪后容易积水,造成积垢、加速凹陷,容易导致透明盖板的损坏。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解决现有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中集热器不能与建筑有机融合于一体和透明盖板刚度不足易损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解决现有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中集热器不能与建筑有机融合于一体和透明盖板刚度不足易损坏问题,且能提高集热器的集热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保温水箱和若干集热器,集热器和保温水箱之间设有增压循环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一体化设置在建筑顶层的钢结构上,形成封闭式屋顶;所述集热器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保温隔热层和吸热板,壳体上部设有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圆弧状,该透明盖板由低铁超白布纹钢化玻璃制成。
[0005]所述吸热板与透明盖板之间形成密封空腔,所述壳体外设置有连通密封空腔和外界大气的单向排气装置。
[0006]所述集热器底部两侧设有安装托板,集热器通过安装托板上的固定孔与钢结构固定连接,相邻集热器之间间隙内填充有防水填料。
[0007]所述保温水箱连接有热栗,所述保温水箱与热栗之间还连接有加热循环栗。
[0008]所述的热栗为空气源热栗。
[0009]所述吸热板为铜铝复合板,所述吸热板表面有氮氧化钛涂层。
[0010]所述集热器与增压循环栗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和截止阀。
[001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结构合理,解决现有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中集热器不能与建筑有机融合于一体和透明盖板刚度不足易损坏问题。本实用新型将集热器一体化设置在建筑顶层的钢结构上,形成封闭式屋顶,即集热器成为屋顶面,集热器其材质和色彩构成了屋面形态,这样该热水系统中的集热器与建筑屋顶有机融合于一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将集热器作为屋顶面,成为“吸光屋顶”,大大提高了采光面积和集热器的集热效果。将透明盖板设置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圆弧状,提高了刚度、不易损坏且不会积水,不易积垢。透明盖板采用低铁超白布纹钢化玻璃,可承受静止压力750Kg,对提高集热器整体稳定性和刚度作用巨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中:1-集热器,11-壳体,12-保温隔热层,13-透明盖板,14-吸热板,15-单向排气装置,16-安装托板,2-钢结构,3-增压循环栗,4-保温水箱,5-冷水给水管,6-保温水箱,7-热水给水管,8-加热循环栗,9-热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实施例,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保温水箱4和若干集热器I,集热器I和保温水箱4之间设有增压循环栗3。集热器I 一体化设置在建筑顶层的钢结构2上,形成封闭式屋顶。集热器I底部两侧设有安装托板16,集热器通过安装托板16上的固定孔与钢结构2固定连接,相邻集热器I之间间隙内填充有防水填料。集热器I包括设置在壳体11内的保温隔热层12和吸热板14,壳体11上部设有透明盖板13;透明盖板13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圆弧状,该透明盖板13由低铁超白布纹钢化玻璃制成。吸热板14与透明盖板13之间形成密封空腔,壳体11外设置有连通密封空腔和外界大气的单向排气装置15。保温水箱4连接有热栗9,保温水箱4与热栗9之间还连接有加热循环栗8。热栗9优选为空气源热栗。吸热板14为铜铝复合板,吸热板14表面有氮氧化钛涂层。集热器I与增压循环栗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和截止阀。
[00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本实用新型将集热器I一体化设置在建筑顶层的钢结构2上,形成封闭式屋顶,即集热器成为屋顶面,替代了传统的由建筑材料,如屋顶瓦、钢化玻璃。集热器其材质和色彩构成了屋面形态,这样该热水系统中的集热器与建筑屋顶有机融合于一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将集热器I作为屋顶面,成为“吸光屋顶”,大大提高了采光面积和集热器I的集热效果。如图1所示屋面现有情况,利用屋顶造型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供热,共计能安装太阳能集热板40块、太阳能共计面积80M2、按每M2日产45?50L热水计算、需配置保温水箱SM3壹只。(正常日照下,每平方集热器日产45°C以上热水50?60公斤),每户按2.5M2—10L太阳能配置,太阳能共计能供30户使用、可供15层楼热水(按每层两户设计)。将透明盖板13设置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圆弧状,提高了刚度,且不会积水,不易积垢。透明盖板13采用低铁超白布纹钢化玻璃,可承受静止压力750Kg,对提高集热器整体稳定性和刚度作用巨大。低铁超白布纹钢化玻璃其透光率高达92?94%,大大提升了红外光波透入,加强了集热器整体性能。低铁超白布纹钢化玻璃不易损坏,能抗直径2.5厘米的冰雹等物体打击不会损坏,即使在不可抗击压力下破碎,也会形成外表光滑的小颗粒不会伤及到人身。通过设置单向排气装置15,当密封空腔的气压大于外接大气的气压,单向排气装置15开启排气,至密封空腔和外界大气的气压相同时关闭,由此有效的避免了透明盖板13的表面起雾,进一步提升平板集热器的热性能和适应性。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保温水箱(4)和若干集热器(I),集热器(I)和保温水箱(4)之间设有增压循环栗(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I) 一体化设置在建筑顶层的钢结构(2)上,形成封闭式屋顶;所述集热器(I)包括设置在壳体(11)内的保温隔热层(12)和吸热板(14),壳体(11)上部设有透明盖板(13);所述透明盖板(13)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圆弧状,该透明盖板(13)由低铁超白布纹钢化玻璃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14)与透明盖板(13)之间形成密封空腔,所述壳体(11)外设置有连通密封空腔和外界大气的单向排气装置(1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I)底部两侧设有安装托板(16),集热器(I)通过安装托板(16)上的固定孔与钢结构(2)固定连接,相邻集热器(I)之间间隙内填充有防水填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4)连接有热栗(9),所述保温水箱(4)与热栗(9)之间还连接有加热循环栗(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栗(9)为空气源热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14)为铜铝复合板,所述吸热板(14)表面有氮氧化钛涂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层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I)与增压循环栗(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和截止阀。
【文档编号】E04D13/18GK205481860SQ201620222167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2日
【发明人】高翔
【申请人】昆明品阳光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昆明一品阳光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