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5140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加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能够充分地对贮水部的水和过滤部实施抗菌的加湿装置。在加湿过滤器(20)的周缘部设有从周缘朝向中心侧切除的凹部(20a)。抗菌盒(22)嵌入凹部(20a)并且相对于凹部(20a)自如地装拆。在抗菌盒(22)的容器中相对于其容积充分地收纳有弹丸状的抗菌剂。在容器(22a)的周面设有多个狭缝,水能够从狭缝流入流出。抗菌盒(22)随着加湿过滤器(20)的旋转而间断地在接水盘的贮存水内移动。
【专利说明】
加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圆盘状的过滤部的气化方式的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气化方式的加湿装置具备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的过滤部。过滤部具备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的过滤器主体。加湿装置对吸水后的过滤器主体输送装置外部、例如设置有加湿装置的室内的空气从而使被过滤器主体吸收的水蒸发,将包含蒸发的水的空气输送到装置外部,由此进行加湿。
[0003]加湿装置为了用整个过滤器主体高效地吸水而有时使圆盘状的过滤器主体旋转。在这种情况下,过滤部同样地呈圆盘状,构成为在以纵向姿态配置为周缘部的一部分在贮存水的贮水部中浸水的状态下能够在周向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过滤器主体的周缘部通过在周向旋转而连续地浸水,另外,从浸水的部分向未浸水的部分汲取水,因此,水遍及整个过滤器主体。因而,过滤器主体在整体上高效地吸水。之后,由送风机向过滤部送风,由此经过过滤器主体的空气吸湿,吸湿后的空气向装置外部输送。
[0004]在此,随着时间的经过,细菌或霉菌等在贮存于贮水部内的水和过滤部中繁殖。因而,作为应对细菌或霉菌等的繁殖的对策,提出了在贮水部中设置除菌装置的加湿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或者在向贮水部供水的供水罐的供水栓处设置抗菌剂的加湿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等。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I:(日本)特许第4324625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749364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第2014 — 31968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10]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0011]然而,在贮水部内设置有除菌装置的情况下,水的流动少,因此无法充分地发挥除菌装置的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另外,在供水罐内设置有抗菌剂的情况下,抗菌剂与贮水部内的水不直接接触,因此同样地无法充分地发挥抗菌效果。而且,在上述任一种情况下,过滤部中的抗菌都是不充分的。
[0012]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该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贮水部的水和过滤部充分地实施抗菌的加湿装置。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贮水部,其贮存水;过滤部,其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呈圆盘状,通过周向的旋转而使周缘部连续地浸渍于上述贮水部的水中;以及抗菌剂收纳部,其设于上述过滤部的上述周缘部而使水流入流出,收纳抗菌剂。
[0015]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过滤部具有:过滤器主体,其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呈圆盘状;以及保持框,其保持该过滤器主体,上述保持框具有覆盖上述过滤器主体的周缘部的一部分的覆盖部,上述抗菌剂收纳部配置于上述覆盖部。
[0016]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过滤部具有过滤器主体,上述过滤器主体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呈圆盘状,上述抗菌剂收纳部呈环状或弧状,外嵌于上述过滤器主体。
[0017]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过滤部具有过滤器主体,上述过滤器主体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呈圆盘状,上述抗菌剂收纳部呈环状或弧状,与上述过滤器主体在轴向重叠。
[0018]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抗菌剂收纳部在周向被划分为多个隔室,水在每个该隔室中流入流出。
[0019]实用新型效果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抗菌剂收纳部对贮水部的水和过滤部充分地实施抗菌。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加湿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0022]图2是表示加湿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侧视截面图。
[0023]图3是加湿过滤单元的立体图。
[0024]图4是加湿过滤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5是抗菌盒的立体图。
[0026]图6是表示支撑加湿过滤单元的支撑结构的局部剖开正视图。
[0027]图7是变形例I的加湿过滤器的立体图。
[0028]图8是变形例2的加湿过滤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29]图9是变形例3的加湿过滤单元的立体图。
[0030]图10是实施方式2的加湿过滤单元的俯视图。
[0031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加湿过滤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32]图12是概略表示抗菌盒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0033]图13A?D是隔室中的水的流入流出的说明图。
[0034]图14是实施方式3的加湿过滤单元的截面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2加湿过滤单元(过滤部)
[0037]4接水盘(贮水部)
[0038]20加湿过滤器(过滤器主体)
[0039]22,26抗菌盒(抗菌剂收纳部)
[0040]22c抗菌剂
[0041 ] 25覆盖体(防水部)
[0042] 26a 隔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基于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0044](实施方式I)
[0045]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加湿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加湿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侧视截面图。图1是从背面观看加湿装置的立体图。加湿装置I具备矩形箱形的壳体1、加湿过滤单元2、操作部3、接水盘4、传动机构5以及送风风扇6。
[0046]在壳体I的背面装配有背面面板14并且背面面板14能够装拆。背面面板14在与壳体I之间以使除臭过滤器17和集尘过滤器18重叠并夹着除臭过滤器17和集尘过滤器18的方式装配。除臭过滤器17例如在无纺布中以分散的方式保持活性炭,吸附、去除经过除臭过滤器I 7的空气中的臭味成分。集尘过滤器I 8例如是公知的HEPA(High EfficiencyParticulate Air: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捕获收集、去除经过集尘过滤器18的空气中包含的细微的尘埃。
[0047]如图1所示,操作部3设于壳体I的顶面。加湿装置通过使用者操作操作部3来进行启动和停止等动作。
[0048]如图2所示,壳体I的内部被隔壁11分隔为背面侧的吸入室12和正面侧的排出室13。吸入室12经由开设于背面面板14的多个吸入口 15、15、…与加湿装置的外部连通。排出室13经由开设于壳体I的顶板的排出口 16与加湿装置的外部连通。在隔壁11中,在加湿装置的设置面侧设有开口 11a。
[0049]送风风扇6具备叶轮60和驱动叶轮60的电动的风扇电机61。风扇电机61固定于排出室13的外部。叶轮60固定于向排出室13内突出的风扇电机61的输出端,配置为与隔壁11的开口 11 a相对。叶轮60通过风扇电机61的驱动而旋转。
[0050]在叶轮60旋转的情况下,如图2中的空白箭头所示,空气经过背面面板14的吸入口15、15、…后导入吸入室12的内部,在吸入室12的内部向正面侧流动后经过开口 11 a被叶轮60吸入,向顶板侧改变方向后被导出到排出室13的内部,经过排出口 16而向加湿装置外部送出。即,吸入口 15、15、...、吸入室12、开口 11a、排出室13以及排出口 16形成加湿装置的送风路径。
[0051]如图1和图2所示,除臭过滤器17和集尘过滤器18位于送风路径的上游侧。因此,经过吸入口 15、15、…而导入吸入室12的空气经过除臭过滤器17从而被去除臭味成分,经过集尘过滤器18从而成为去除了尘埃的清洁的空气。
[0052]加湿过滤单元2和接水盘4为了加湿刚被除臭过滤器17和集尘过滤器18净化后的空气而配置于集尘过滤器18和送风风扇6之间。
[0053]接水盘4载置于壳体I的底板内面,在吸入室12的内部配置于比集尘过滤器18靠排出室13侧的位置。如图1所示,接水盘4能够在接水盘4的上侧与如后所述被支撑的加湿过滤单元2—起从壳体I的一侧部拉出到装置外部。接水盘4的拉出侧端部连设有大宽度的罐座40,相对于罐座40装拆供水罐41。
[0054]供水罐41是在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具有供水栓42的长方体状的容器,将供水栓42侧以向下的倒立姿态装配于罐座40。供水罐41在向罐座40装配时将供水罐41内的收纳水送出到接水盘4,在接水盘4的内部贮存一定水位L的水。
[0055]图3是加湿过滤单元2的立体图,图4是加湿过滤单元2的分解立体图。加湿过滤单元2具有呈圆盘状的加湿过滤器20、保持该加湿过滤器20的圆盘状的保持框21以及装配于加湿过滤器20的抗菌盒22。加湿过滤器20是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的材料,例如是无纺布性的薄片,以褶皱状折叠。因此,与完全未被折叠的薄片相比,加湿过滤器20与经过加湿过滤器20的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在加湿过滤器20的周缘部设有从周缘往中心侧切除的凹部20a ο抗菌盒22嵌入凹部20a并且自如地装拆。
[0056]保持框21具有:收纳部23,其收纳加湿过滤器20;以及按压部24,其嵌装于该收纳部23,用于按压加湿过滤器20。收纳部23具有:呈环状的第I平板部23a和从该第I平板部23a的一面的外周缘部在整周上相对于该一面垂直地突出的侧壁部23b。
[0057]在第I平板部23a的内侧的中心部配置有直径比第I平板部23a的直径小的呈环状的第2平板部23f。另外,在第I平板部23a和第2平板部23f之间,设有从第2平板部23f的外周缘以等间距突出并连接第2平板部23f的外周缘和第I平板部23a的内周缘的棒状的多个连接框23e、23e、...(在图中为6个)。在第I平板部23a的内周缘的一部分,在相邻的连接框23e之间设有朝向第2平板部23f突出的突出板23c。第I平板部23a的除了第2平板部23f、连接框23e以及突出板23c以外的部分形成开口,过滤器20的一面从该开口露出。在侧壁部23b的外周面,在整周上形成有齿的适当宽度的齿环部23d设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
[0058]另外,按压部24具有呈环状的第I平板部24d。直径比第I平板部24d的直径小的呈环状的第2平板部24e配置于第I平板部24d的内侧的中心部。另外,在第I平板部24d和第2平板部24e之间,设有从第2平板部24e的外周缘以等间距突出并连接第2平板部24e的外周缘和第I平板部24d的内周缘的棒状的多个连接框24b、24b、...(在图中为6个)。在第I平板部24d的内周缘的一部分,在相邻的连接框24b之间设有朝向第2平板部24e突出的突出板24a。第I平板部24d的除了第2平板部24e、连接框24b以及突出板24a以外的部分形成开口,如图3所示,过滤器20的另一面从该开口露出。
[0059]收纳部23和按压部24夹着加湿过滤器20,突出板23c和突出板24a以相对的方式嵌装于加湿过滤器20的凹部20a。
[0060]图5是抗菌盒22的立体图。抗菌盒22具有有底圆筒状的容器22a和打开关闭该容器22a的盖部22b。在容器22a中相对于容积充分地收纳有弹丸状的抗菌剂22c。在容器22a的周面中设有多个狭缝22d、22d、…。水能够从狭缝22d流入流出,另一方面,抗菌剂22c无法出入。作为抗菌剂22c,使用抗菌成分通过水流出的抗菌剂,例如使用银离子类抗菌剂。
[0061 ] 抗菌盒22嵌入加湿过滤器20的凹部20a,被加湿过滤器20夹持。另外,被突出板24c和突出板24a夹持。容器22a通过设置多个狭缝22d、22d、…而具有弹簧特性,并通过加湿过滤器20的夹持而对抗菌剂22c施加压力。由此,能够防止由抗菌剂22c彼此的碰撞或者摩擦带来的磨损。其中,通过将容器22a形成为薄壁或者形成为波纹状也能够对抗菌剂22c施加压力。
[0062]此外,容器22a只要无法使抗菌剂22c出入但能够使水流入流出,则也可以是不设置多个狭缝22d、22d、...,而设置多个孔或者网眼等。而且,在上述容器22a中设置狭缝22d,但也可以在容器22a中不设置狭缝22d。
[0063]图6是表示支撑加湿过滤单元2的支撑结构的局部剖开正视图。图6是从正面侧观看的图,将接水盘4的一部分剖开后表示。在图6中,仅图示加湿过滤单元2的保持框21,省略加湿过滤器20和抗菌盒22的图示。另外,还省略供水罐41的图示。
[0064]如图6所示,加湿过滤单元2插入接水盘4的内部,载置于在接水盘4的内部设置的两个支撑辊43、43上并且能够在周向旋转。即,加湿过滤单元2以纵向姿态支撑于接水盘4上。支撑辊43、43在接水盘4的底面上在罐座40的连设方向上分开配置,与收纳部23的侧壁部23b的外周面接触。
[0065]如上所示被支撑的加湿过滤单元2如图1所示,能够从壳体I的一侧部与接水盘4一起拉出到加湿装置外部。之后,加湿过滤单元2被向上方抬起从而从接水盘4拆下。相反地,加湿过滤单元2载置到接水盘4内部的支撑辊43、43上,从而以纵向姿态被支撑。而且,在该状态下与接水盘4一起按入壳体I内,由此加湿过滤单元2放置于壳体I的内部的规定位置。为了进行加湿过滤器20的维护、更换以及接水盘4内的清扫等而实施加湿过滤单元2的装拆。另外,在拆下加湿过滤单元2时,从保持框20拉出加湿过滤器20,从加湿过滤器20拆下抗菌盒22,由此能够更换抗菌剂22c。
[0066]如图2和图6所示,传动机构5相对于加湿过滤单元2配置在与接水盘4相反的一侧。传动机构5具备:安装于基座50的一面的传动齿轮51和驱动齿轮52;以及安装于基座50的另一面的驱动电机53,利用贯通基座50的多个固定螺钉54、54、…固定于壳体I的内部的隔壁11的适当位置。驱动齿轮52嵌装于驱动电机53的输出轴,驱动电机53的旋转经由驱动齿轮52传递到传动齿轮51,其结果是,构成为传动齿轮51旋转。
[0067]加湿过滤单元2的保持框20的齿环部23d与传动机构5的传动齿轮51啮合。传动机构5的传动齿轮51与齿环部23d的啮合是在加湿过滤单元2被放置于壳体I的内部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发生的。加湿过滤单元2通过传动齿轮51与齿环部23d的啮合而在支撑辊43、43和传动齿轮51各自的位置、即周向的不同的位置被3点支撑。因而,无需在加湿过滤单元2的中心部设置支撑轴,上述支撑轴支撑于中心部并且能够旋转。因此,在保持框21的收纳部23和按压部24中,能够缩小对内部的加湿过滤器20进行支撑的第2平板部23f、24e和连接框23e、24b的大小和量,能够在大致整个面中设置开口。其结果是,大量空气不会被保持框21阻碍而经过加湿过滤器20 ο即,能够实现加湿性能的提高。
[0068]在驱动了驱动电机53的情况下,驱动齿轮52的旋转经由传动齿轮51和齿环部23d传递到保持框21。此时,加湿过滤器20绕保持框21的中心、即在加湿过滤器20的周向上旋转。
[0069]然而,驱动电机53使用AC电机。因此,如果向驱动电机53的供电频率不同,则驱动电机53的转速乃至加湿过滤单元2的转速也不同。在供电频率是50Hz(或者60Hz)的情况下,加湿过滤单元2按照约85秒(或者70秒)旋转I圈。
[0070]在接水盘4的内部,如前所述贮存一定水位L的水,旋转的保持框21的周缘部的一部分浸渍于接水盘4的贮存水中。保持框21在收纳部23和按压部24处具有开口,因此加湿过滤器20的周缘部的一部分浸水。由此,加湿过滤器20从接水盘4吸水。
[0071]贮存水被加湿过滤器20吸收,而且被从周缘部向中央部吸上来。当保持框21在周向连续地旋转时,加湿过滤器20的周缘部连续地浸水和吸水,被吸收的水通过旋转移动而上升。以上的结果是,水高效地遍及整个加湿过滤器20。即,通过加湿过滤器20旋转而促进加湿过滤器20的吸水。
[0072]此时,抗菌盒22配置于加湿过滤器20的周缘部、即加湿过滤单元2的周缘部,因此随着加湿过滤器20的旋转而间断地在接水盘4的贮存水内移动。在贮存水内的移动中,在抗菌盒22中,水从狭缝22d流入流出,抗菌剂22d的抗菌成分溶出后的水也同时流入流出。由此,使接水盘4内的水抗菌。在抗菌盒22从贮存水中出来后,在抗菌盒22中残存包含抗菌成分的水,并在加湿过滤单元2旋转的期间内向外部流出。此时,流出的水在加湿过滤器20中朝向接水盘4侧流下,遍及整个加湿过滤单元2内。由此,整个加湿过滤单元2、特别是整个加湿过滤器20实施抗菌。
[0073]另一方面,通过风扇电机61的驱动,如前所述,在吸入室12的内部产生从背面侧朝向正面侧的空气流。该空气经过保持框21的收纳部23的开口被导入保持框21的内部,从背面侧向正面侧经过被保持框21收纳并保持的加湿过滤器20。经过了加湿过滤器20的空气与被加湿过滤器I吸收的水接触从而成为包含气化水分的湿润空气,经过保持框21的按压部24的开口后向保持框21的外部导出。由此,设置有加湿装置的室内等被加湿。
[0074]根据上述构成,接水盘4的水通过加湿过滤单元2的旋转间断地流入流出抗菌盒22。在加湿过滤单元2旋转且抗菌盒22浸渍于接水盘4的水中的情况下,由于在水内移动,因此能够充分地对接水盘4的水实施抗菌。另外,在抗菌盒22没有在接水盘4中浸水的情况下,含有抗菌成分的水流出后朝向接水盘4侧流下来,由此遍及整个加湿过滤单元2。因而,能够充分地实施加湿过滤单元2的抗菌。
[0075](变形例I)
[0076]图7是变形例I的加湿过滤器20的立体图。在变形例I中,加湿过滤器20的结构是不同的。针对变形例I的加湿过滤单元2的构成中的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构成附上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77]在变形例I的加湿过滤器20中,代替凹部20a,在周缘部设有使抗菌盒22嵌入的嵌入孔20b。在加湿过滤器20中仅形成嵌入孔20b,因此加湿过滤器20的形成是容易的,能够提高加湿过滤器20的加工精度。
[0078](变形例2)
[0079]图8是变形例2的加湿过滤单元2的分解立体图。在变形例2中,加湿过滤单元2的保持框21的结构是不同的。针对变形例2的加湿过滤单元2的构成中的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构成附上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80]在保持框21中,在按压部24的突出板24a的与突出板23c相对的相对面,与该相对面垂直地突出设置有圆筒部22e。圆筒部22e的一端部被上述相对面封闭。在圆筒部22e中收纳有抗菌剂22c。与实施方式I的容器22a同样,在圆筒部22e的周面设有多个狭缝。另一方面,在收纳部23的突出板23c的与突出板24a相对的相对面设有打开关闭上述圆筒部22e的另一端部的盖部22f。突出板23c、24a、圆筒部22e、盖部22f形成抗菌盒22。因而,能够与保持框21 一体地形成抗菌盒22。由此,能够防止由抗菌盒22的松动造成的声音,另外能够减少部件数量且能够抑制成本的上升。
[0081](变形例3)
[0082]图9是变形例3的加湿过滤单元2的立体图。在变形例3中加湿过滤单元2的结构是不同的。针对变形例3的加湿过滤单元2的构成中的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构成附上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83]在变形例3中,在按压部24的第I平板部24d没有设置突出板24a。如图9所示,在按压部24的第I平板部24d设有覆盖体25,覆盖体25是外形为弓形状的平板,从内周缘部的一部分朝向中心覆盖过滤器20。此外,覆盖体25不限于弓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在按压部24中,覆盖体25与相邻的两个连接框24b、24b—体地设置,并以比该两个连接框24b、24b的间隔大的范围覆盖过滤器20。在图9中,仅图示按压部24侧,但在收纳部23的第I平板部23a中也同样地设有代替突出板23c的覆盖体25。覆盖体25、25设为隔着过滤器20相互相对。另外,覆盖体25设为在将加湿过滤单元2以纵向姿态配置于接水盘4的情况下高于水位L。因而,在覆盖体25最深地浸渍于接水盘4的水中的情况下,在加湿过滤器20对应的部分不会浸水。即,收纳部23和按压部24设有覆盖体25、25的部分形成覆盖加湿过滤器20的周缘部的一部分的覆盖部。
[0084]在覆盖体25中设有装配孔25a,抗菌盒22的端部嵌入装配孔25a。在此,在加湿过滤单元2旋转的情况下,水从覆盖体25、25和加湿过滤器20的间隙进入,因此确保了由抗菌盒22的抗菌剂22c带来的抗菌效果。
[0085]根据上述构成,设为在加湿装置停止的期间内覆盖体25、25浸渍于接水盘4的水中,从而能够防止加湿过滤器20的吸水。因而,在加湿装置的运转中,通过由抗菌盒22的抗菌剂22c带来的抗菌效果,能够对加湿过滤器20和接水盘4的水充分地实施抗菌,且在加湿装置停止时,由于不吸收水,因此能够防止加湿过滤器20的细菌和霉菌等的繁殖。另外,由于在保持框21的覆盖部配置抗菌盒22,因此能够不浪费使用空间,在加湿过滤单元2的旋转中,能够防止降低加湿过滤器20的水的吸收量。
[0086]此外,也可以是,不设置覆盖体25、25,而在相当于覆盖体25、25的部位,预先切除加湿过滤器20,来防止加湿过滤器20的吸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变形例2的图8的保持框21来保持加湿过滤器20,由此能够利用抗菌剂22c实施接水盘4的水的抗菌。另外,也可以是,设置覆盖体25、25,且同样地切除加湿过滤器20。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装配孔25a和抗菌盒22c之间设置间隙,使水从该间隙流入流出,实施抗菌。
[0087](实施方式2)
[0088]实施方式2的加湿装置与实施方式I在抗菌盒的结构上是不同的。针对实施方式2的加湿装置的构成中的与实施方式I同样的构成附上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89]图10是实施方式2的加湿过滤单元2的俯视图,图11是其分解立体图。图10表示加湿过滤单元2的纵向姿态的正面。在实施方式2中,抗菌盒26呈截面为矩形的环状。抗菌盒26例如呈环状,由在正面侧设有凹槽的容器和打开关闭该容器的呈环状的平板的盖形成。抗菌盒26的轴心与加湿过滤器20的轴心为同一轴心,且抗菌盒26外嵌于加湿过滤器20。
[0090]图12是概略表示抗菌盒26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抗菌盒26在周向上被划分为多个隔室26&、26&、‘"。在加湿过滤单元2的纵向姿态下,在抗菌盒26的正面,孔2613、2613^"与各隔室26a对应地设置有两个。两个孔26b、26b中的一个孔设于比另一个孔靠抗菌盒26的中心侧的位置。在背面也同样地设有孔26b、26b、...。各隔室26a收纳抗菌剂。在各隔室26a中,水从孔26b流入流出。此外,也可以是,在隔室26a中代替孔26b而设置网眼或者狭缝等。
[0091 ]图13A?D是隔室26a中的水的流入流出的说明图。图13A?D中的虚线部分表示水位。图13A表示一个隔室26a最深地浸渍于接水盘4的水中的状态,B表示上述一个隔室26a最深地浸渍于接水盘4的水中后,加湿过滤单元2旋转了大致90度的状态。另外,C表示上述一个隔室26a最深地在接水盘4的水中浸水后,加湿过滤单元2旋转了大致135度的状态。而且,D表示上述一个隔室26a最深地浸渍于接水盘4的水中后,加湿过滤单元2旋转了 180度的状态。此外,在图13A?D中,省略抗菌剂22c的图示。
[0092]在图13A的状态下,在上述一个隔室26a中,水从两个孔26b、26b流入流出,规定量的水贮存于隔室26a内。之后,如图13B和C所示,水从上述一个隔室26a流出,在成为图13D所示的状态时,大致全部的水流出。在此,两个孔26b、26b中的一个孔设为比另一个孔更靠抗菌盒26的中心侧,由此能够使隔室26a内的水几乎全部流出。由此,能够使各隔室26a内的水尽可能地流出,能够防止被加湿过滤器20吸收的水的量减少,能够防止加湿量衰减。
[0093]在另一隔室26a中也同样地产生水的流入流出。各隔室26a在接水盘4的水中移动,由此实施接水盘4的水的抗菌。另外,随着加湿过滤单元2的旋转,包含抗菌成分的水从各隔室26a流下到接水盘4侧,遍及整个加湿过滤单元2。
[0094]根据上述构成,抗菌盒26是环状,内部被划分为多个隔室26a、26a、...,因此包含抗菌成分的水流出的部位有所增加。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包含抗菌成分的水,另外能够使包含抗菌成分的水更广地遍及加湿过滤器20。另外,抗菌盒26外嵌于加湿过滤器20,因此包含抗菌成分的水从加湿过滤器20的外侧流出,能够使该水进一步整体地遍及加湿过滤器20。此外,隔室26a的数量不限于图示的数量,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能够通过增加隔室26a的数量来增加水流出的部位。而且,抗菌盒26不限于截面为矩形的环状,例如也可以是截面为圆形的环状。另外,抗菌盒26不限于环状,也可以是弧状。
[0095](实施方式3)
[0096]图14是实施方式3的加湿过滤单元2的截面图。实施方式3与实施方式2在抗菌盒26的大小和配置上不同。针对实施方式3的加湿装置的构成中的与实施方式I和实施方式2相同的构成附上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97]实施方式3的抗菌盒26形成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结构。在此,实施方式3的抗菌盒26的外径与加湿过滤器20的外径为大致相同的尺寸。另外,抗菌盒26在轴向上与加湿过滤器20重叠地被收纳于保护框21内。
[0098]使抗菌盒22在轴向上与加湿过滤器20重叠,由此能够缩小整个加湿过滤单元2的外形尺寸而使加湿装置实现小型化,且能够使抗菌成分从各隔室26a流出,使水遍及整个加湿过滤器20。
[0099]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贮水部(4),其贮存水;过滤部(2),其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呈圆盘状,通过周向的旋转使周缘部连续地浸渍于上述贮水部(4)的水中;以及抗菌剂收纳部(22、26),其按照水在其中流入流出的方式设于上述过滤部(2)的上述周缘部,收纳抗菌剂(22c)。
[0100]根据本实用新型,随着过滤部(2)的旋转,贮水部(4)的水在抗菌剂收纳部(22、26)中流入流出。在抗菌剂收纳部(22、26)浸渍于贮水部(4)的水中的情况下,在水内移动,因此能够对贮水部(4)的水充分地实施抗菌。另外,由于抗菌剂收纳部(22、26)位于过滤部(2)的周缘部,因此在抗菌剂收纳部(22、26)没有在水贮水部(4)中浸水的情况下,含有抗菌成分的水朝向贮水部(4)侧流下来,由此遍及整个过滤部(2)。因而,能够对过滤部(2)充分地实施抗菌。
[0101]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过滤部(2)具有:过滤器主体(20),其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呈圆盘状;以及保持框,其保持该过滤器主体(20),上述保持框具有覆盖上述过滤器主体(20)的周缘部的一部分的覆盖部(25、25),上述抗菌剂收纳部(22)配置于上述覆盖部(25、25)。
[0102]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加湿装置停止的期间,覆盖部(25、25)浸渍于贮水部(4)的水中的情况下,由于过滤器主体(20)不对贮水部(4)的水进行吸水,因此,能够防止过滤器主体(20)中的细菌和霉菌等的繁殖。另外,由于将抗菌剂收纳部(22)配置于覆盖部(25、25),因此能够不浪费使用空间,在过滤部(2)的旋转中,能够防止过滤器主体(20)的水的吸收量降低。
[0103]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过滤部(2)具有滤器主体(20),上述滤器主体(20)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呈圆盘状,上述抗菌剂收纳部(26)呈环状或弧状,并外嵌于上述过滤器主体(20)。
[0104]根据本实用新型,抗菌剂收纳部(26)是环状,因此能够在周向增加使抗菌成分流出的部位,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更多地包含抗菌成分的水,另外,能够使更多地包含抗菌成分的水更广地遍及过滤器主体(20)。由于包含抗菌成分的水从过滤器主体(20)的外侧流出,因此能够使该水进一步遍及整个过滤器主体(20)。
[0105]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过滤部(2)具有过滤器主体(20),上述过滤器主体(20)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呈圆盘状,上述抗菌剂收纳部(22)呈环状或弧状,在轴向上与上述过滤器主体(20)重叠。
[0106]根据本实用新型,使抗菌剂收纳部(22)在轴向上与上述过滤器主体(20)重叠,由此能够缩小过滤部(2)的外形尺寸而使加湿装置实现小型化,且能够在周向上增加使抗菌成分流出的部位,使包含抗菌成分的水进一步遍及整个过滤器主体(20)。
[0107]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抗菌剂收纳部(26)在周向上被划分为多个隔室(26a),水在每个该隔室(26a)中流入流出。
[0108]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多个隔室(26a)分别在贮水部(4)中浸水,因此能够在各隔室(26a)中收纳抗菌剂(22c),由此包含抗菌成分的水流出的部位增加,能够更充分地对过滤器主体(20)实施抗菌。
[0109]应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为例示而非限制性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含义而是由技术方案表示,旨在包括与技术方案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即,将在技术方案表示的范围内进行了适当变更的技术方案组合后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中。
【主权项】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贮水部,其贮存水; 过滤部,其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呈圆盘状,通过周向的旋转而使周缘部连续地浸渍于上述贮水部的水中;以及 抗菌剂收纳部,其设于上述过滤部的上述周缘部而使水流入流出,收纳抗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过滤部具有: 过滤器主体,其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呈圆盘状;以及 保持框,其保持该过滤器主体, 上述保持框具有覆盖上述过滤器主体的周缘部的一部分的覆盖部, 上述抗菌剂收纳部配置于上述覆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过滤部具有过滤器主体,上述过滤器主体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呈圆盘状, 上述抗菌剂收纳部呈环状或弧状,外嵌于上述过滤器主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过滤部具有过滤器主体,上述过滤器主体具有吸水性和通气性,呈圆盘状, 上述抗菌剂收纳部呈环状或弧状,与上述过滤器主体在轴向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抗菌剂收纳部在周向被划分为多个隔室, 水在每个该隔室中流入流出。
【文档编号】F24F6/00GK205536320SQ201620313424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4日
【发明人】宫崎治仁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