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致冷的冷却件的分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492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再致冷的冷却件的分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致冷的冷却件的分配设备,所述的冷却件尤其是指装有用于积储冷度的特定物质的盘体或袋体,所述分配设备至少包括一所述冷却件的输入与消毒组件,其配有一输入孔,一输出孔和一在该两孔之间运输所述冷却件的第一输送装置,以及一所述冷却件的致冷与存储组件,其配有一绝热箱,一设置用于对所述冷却件致冷的致冷装置,一对应于所述输入与消毒组件的输出孔的输入孔,一输出孔,这些孔穿过所述绝热箱的一个壁,以及一靠重力输送所述冷却件并使其在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内部再循环的第二输送装置。
对该冷冻链一直要重视到消费者的家里,持续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并且尤其是在夏季极其炎热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将一或多个冷却件放入等温的含有其购买的速冻产品和新鲜产品的袋子里。这个或这些被致冷到-18℃的冷却件在等温袋中散发冷气。这可维持产品的温度而不至于中断冷冻链。为了能让消费者购买到或者生产出致冷的冷却件,一种如上述限定的、且被公开号为FR-A-2745933的法国专利所公开的分配设备已经被提出。它可分配并且再循环这些冷却件。主要在大商店的速冻产品货架附近处可找到这种分配设备。在这种使用的范围内,冷冻温度为-18℃是足够的。
这种特别简单、经济而且无污染的技术用于分配的上游,尤其可用于在转移速冻产品时减少干冰的使用,但是当要非常强劲的致冷时,就需要非常大体积的冷却件。为此,方便的是,降低该致冷与存储组件内部的温度会,例如降低到-35℃。
公知的分配设备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尤其是因为开在分配设备的下部的输出孔损耗冷能。
为了这个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述的冷却件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输入与消毒组件设置在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之上;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的输入和输出孔被设置在该组件的上部;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包括一个设计用于向所述输出孔提升所述冷却件的第三输送装置。
优选地,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的输入孔和输出孔被大致设置在同一平面内。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一个斜坡道,该斜坡道设计用于通过重力从所述输入孔向所述输出孔输送冷却件。
所述输入与消毒组件可优选地包括一个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件的行程上,其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斜坡道对称设置的圆形的刷子,每个刷子都被安装在由一个驱动装置驱动的转盘上。
该输入孔包括一个“存在”探测器,该“存在”探测器设计用于当一个冷却件被探测到时向该清洗装置的驱动装置发送信号,这个“存在”探测器包括一个肘形铰接的触头,其受控于一回复弹簧,该触头的自由端位于所述输入孔之后且在冷却件的行程上;以及至少一个微动开关。
在一种优选方式中,该致冷与存储组件的输入孔包括一个由柔性的舌状片构成的密封门,该密封门被设计为在一个冷却件的重力作用下开启。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构成中,该第二输送装置由一个在绝热箱内部从其上部的输入孔向其下部延伸的螺旋形导轨构成,该导轨设计用于容纳处于大致垂直位置的所述冷却件,并且跨坐在其上母线上。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该致冷与存储组件的输入孔沿大致垂直的线轴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斜坡道与该输入孔的轴线成一个锐角。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第三输送装置包括一个在绝热箱内部从其的下部向其上部的输出孔延伸的导向管,该导向管设计用于容纳所述的垂直叠置的冷却件,该导向管的下部包括一个与螺旋形导轨下端部相对的窗口,和一个提举机构,其设计用于提举叠置在导向管内部的所述冷却件,并可向其增加一个来自所述螺旋形导轨的新冷却件,该螺旋形导轨的下端部是直立的,并且与所述导向管的所述窗口垂直设置。
该提举机构包括一个可收起的铰接在一个滑动板的端部的凸出部分,该滑动板安装在一个与之平行设置的支撑件上,并位于导向管的后部,该滑动板被驱动进行一个低位置与一个高位置之间的来回往复的直线运动,该凸出部分可活动于两个位置之间。一离开位置,该凸出部分凸向所述导向管的内部而“离开”,和一收回位置,该凸出部分被收起在支撑件的内部而“返回”,并且该提举机构包括一个限位件,其设计用于在所述凸出部分处于离开位置时限制该凸出部分的转动。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构成中,所述铰接的凸出部分大致呈现为三角形,因而,当其处于离开位置时,其上表面大致水平,而当其处于收回位置时,其下表面大致垂直,两个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锐角。
优选地,该输出孔包括一个密封门,该密封门设计用于在被存贮于导向管中的冷却件的推力下实现打开,所述密封门可滑动地安装在一个倾斜的支撑件上,该倾斜的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密封箱的外部,该密封门在其堵住输出孔的端部包括一个倾斜的面,其设计用于在所述冷却件推动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回退的运动,在该实施方式中,该输出孔布置为与一轴线大致垂直,而倾斜的支撑件与该输出孔的轴线成一锐角。
-图7A和7B是致冷与存储组件的输出孔分别处于关闭和打开的详细视图。
-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冷却件的正视图。
致冷与存储组件6,大致为立方体形状,通过支脚61支撑在地面上并且包括一个致冷装置(未画出),该致冷装置一般包括一个压缩机,一个蒸发器,一个冷凝器和一个换热片组(bac)。该组件6在其之上承接着输入与消毒组件2,因而构成一个结构紧凑的设备。这个输入组件2由一块弯折的薄钢板制成外罩,并在正面形成一个控制台21。可以发现,在控制台21右上方有一个输入孔3,在右边正中部分有一个输出孔7,还可以发现有一个控制与通信仪表板22,该仪表板例如包括控制按钮和分配设备1运行状况的指示灯,并且例如用箭头表示输入孔3以及指明一切使用所述分配设备1的有用信息。
在图2中,明显地示出,致冷与存储组件6的输入孔4和输出孔7大致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并且位于该组件的上部。这些孔大致沿垂直轴穿过绝热箱60的上壁61。这种输入孔4和输出孔7位于绝热箱60的上部的布置,再加上该箱的立方体形状,有利于避免致冷损失,因此有利于加大致冷温度,例如将温度降至-35℃。
同时也参考图3,输入与消毒组件2包括一个第一输送装置5,该第一输送装置5包括一个构成U形轨道的斜坡道50,该斜坡道50的宽度与冷却件10的宽度大致相等。这个斜坡道50从上部的输入孔3延伸至下部的输入孔4附近处,并与输入孔4的轴线构成一个锐角,例如等于45°。因此,冷却件10仅依靠重力就可在两个孔之间沿着这个斜坡道50滑动从而被传送。这个斜坡道50的下端部包括两块侧夹板,该侧夹板设计用于当冷却件10离开斜坡道50时从侧边进行引导,以将其引入输入孔4并通过重力使冷却件10从倾斜位置转成大致垂直位置。
在冷却件10沿着这个斜坡道50的行程中,设置了一个清洗与消毒装置52。该装置5 2在所示实施例中包括两个相对于斜坡道50对称设置的圆形的刷子53,每个刷子53都安装在由一个驱动装置55同步驱动的转盘54上。沿斜坡道50移动的冷却件10一方面受重力作用,另一方面受刷子旋转的影响。还设置了一个消毒液容器56,它通过一个喷嘴57向所述冷却件10喷洒消毒液,而射流指向刷子53。请注意,采用所有其它清洗与消毒装置也在考虑之内。
输入孔3具有与冷却件10的横截面相等的开口截面,来水平引入冷却件10。有意地,该横截面并不相对于冷却件10的中轴线对称以便在该分配设备1中将其引向合适的方向。在输入孔3的后部有一个“存在”探测器30,该探测器30包括一个肘形铰接的触头31,该触头31设置有一个位于冷却件10行程上的自由端,并且至少有一个微动开关32a设计用于向下文所述的提升机构的起动滑块装置发送信号,以便实现冷却件10的交替。为了这个目的,该触头31被一个作用杆33延长,该作用杆33只在符合本发明并且设置方向正确也就是说前部成U形朝前的冷却件10推动触头31时才起动微动开关32a。当然,其它的探测装置也是可以预料到的,例如为光学探测器。
还设置了一个第二微动开关32b,其设计用于当一个冷却件10被探测到时向清洗装置52的马达55传送信号。
尤其参见图4A和4B,致冷与存储组件6的输入孔4包括一个通道40,该通道40成平行六面体形安装在绝热箱60的上壁61的相应形状的开口内。该通道40两侧超过该壁61并且包括一个密封门41,该密封门的端部位于绝热箱60的内部。该密封门41包括一个柔性的舌状片41,该滑片41的一边与通道40连在一起,而相对的一边在处于静止位置时关闭该通道40,如图4A所示。该柔性的舌状片41相对于通道40的垂直轴线成例如为45°的一个锐角,并且被设计为在冷却件10的重力作用下实现开启,以便将该冷却件10导入通道40中,其如图4B所示。
在输入孔4的右侧,可以找到一个螺旋形的导轨80的上端部,该螺旋形导轨80构成第二输送装置8,该装置设计用于在致冷与存储组件6的内部传送和贮存所述冷却件10。该步长恒定且为平板型的螺旋导轨80是在该箱的内部从上至下延伸,即从输入孔4到绝热箱60的底部延伸。构成该螺旋形导轨8 0的螺线圈与水平线成的角在约18°至20°这一范围内。为了支撑该螺旋形导轨80,一个支撑管82被设置在绝热箱60的内部,与所述导轨共轴并且支撑着一些径向杆,其固定在螺旋形导轨80的下母线上,例如每90度一根径向杆。当然,其它的固定装置也可考虑。该螺旋形导轨80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在其内部安装一个除霜系统(未画出),用于避免霜的形成。
螺旋形导轨80的上端部是直立的,并且位于输入孔4之下以便容纳靠重力落下的冷却件10,跨坐定位于螺旋形导轨80的上母线81之上,并且被通道40的两个侧壁从侧面进行导引,该通道在所述导轨80两侧延伸。螺旋形导轨80的下端部也是直立的,以便使冷却件10相对于第三传输工具9准确定位,第三传输工具9将在下文中描述。
该螺旋形导轨80可在大致垂直的位置一个挨一个地存贮冷却件10,该冷却件10靠重力移动。图8表示冷却件10的正视图。其详细说明表述在法国专利公开号FR-A-2 745 933中。其呈现为大致平行六面体的板状,并主要包括一个界定出两个脚部12和13的槽11,该槽的宽度稍大于螺旋形导轨80的厚度并且向下收缩。该槽11位于通孔14之下,该通孔14处于与螺旋形导轨80的上母线81相接触的接触区。该冷却件10的特别结构使得该冷却件10的重心位于该支撑点15之下,且该冷却件10的重心轴向偏离该冷却件10的最宽最厚的脚部13一侧,以便在脚部12和脚部13之间均衡该冷却件10内所含物质的分配。这种物体是一种共晶(eutectique)混合物,其熔点例如等于-23℃。
参见图6A,6B和6C,该第三输送装置9包括一个从绝热箱60的下部向上部延伸的导向管90,即从绝热箱的底部至输出孔7延伸。其限定了一个截面为矩形的内槽91,该内槽91的尺寸至少相应于该冷却件10的最大截面,并且设计用于容纳一个接一个垂直叠置的冷却件10。该导向管91的下部包括一个垂直于螺旋形导轨80下端的窗口92。该第三输送装置9还包括一个提举机构93,该提举机构93设计用于提起叠置在导向管90中的所述冷却件10,还可以通过窗口92增加一个新的冷却件10。
该提举机构93包括一个可收起的凸出部分94,该凸出部分94铰接在一个滑动板95上,该滑动板95安装在一个平行设置的支撑件96上,并位于导向管90的后部。该滑动板95被催动进行在图6A和6C所示的低位置和图6B所示的高位置之间的来回往复的直线运动。该凸出部分94可活动于两个位置之间一个如图6A和6B所示的离开位置,该凸出部分94从导向管90的内部凸出以便其离开;和一个如图6C所示的收回位置,被收回到支撑件96的内部以便其返回。一挡杆构成的限位件97安装在滑动板95上凸出部分94的后部,用于在凸出部分94处于离开位置时限制该凸出部分94的转动。该铰接的凸出部分94大致为三角形,以便在其处于离开位置时,其上表面大致水平,而当其处于收回位置时,其下表面大致垂直,两个表面之间限定出一个锐角。该滑动板95例如可被一个作动器(vérin)9(未画出)或其它的等效装置驱动,并可被一个控制机构控制,控制机构例如为控制台21仪表板22上的一个按钮或键,或在冷却件10交换时通过一个“存在”探测器30的微动开关32a控制。
参见图7A和7B,输出孔7包括一个贯穿密封箱60的上壁61的通道70,以及一个密封门71,该密封门71设计用于在一个冷却件10的推压力作用下打开,该冷却件10被存贮在导向管90中的另一个冷却件10推动,并被提举机构93升起。该密封门71可滑动地设置在一个倾斜的支撑件72上,该倾斜的支撑件72设置在密封箱60的外部。该密封门71在其闭塞输出孔7的端部包括一个倾斜面73,其设计用于在冷却件10推动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后退的运动。输出孔7按大致垂直的轴线布置,而倾斜的支撑件72与该输出孔7的轴线成一锐角。
该冷却件10的分配设备1的运转与使用非常简单。在使用该分配设备之前,致冷与存储组件6装满了被致冷的冷却件10,这些冷却件10可被预先存贮在冷冻机的托板上,由于有一个进入门(未画出),我们可将这些冷却件10直接放在螺旋形导轨80上并放入导向管90中。
然后,当使用者需要一或多个冷却件10时,他可以按一或多次控制台21仪表板22上的按钮或键,该分配设备1就会通过输出孔7自动弹出一或多个冷却件10。控制按钮或键向作动器发送一个信号,该作动器产生滑动板95的往复运动。在停止位置(图6A),滑动板95处于低位置。当其被移动时,就会实施一个循环,该循环包括朝上的运动然后是朝下的回复运动以便回到停止位置。在其“去”运动中,即从低位置(图6A)到高位置(图6B),该凸出部分94在导向管90内凸出,它提举存贮在该管中的冷却件10组列,以便将最上方的冷却件10从输出孔7中输出。与此同时,窗口92畅通并且由于重力自动接收来自螺旋形导轨80的新冷却件10(图6B)。该凸出部分94插入该设置在导向管90的窗口处的冷却件10的槽11内。在提举过程中,该凸出部分94压在所述冷却件10的通孔14的接触区域15内。该凸出部分94的上表面大致水平,以便使其能够在导向管90的轴线上施加一个提举的力。这个凸出部分94的离开位置由挡杆97限定,该挡杆97限制该凸出部分94的转动以构成一个后限位件。当滑动板95到达高位置(图6B)时,该凸出部分94运动相反并且又落回低位置。在该凸出部分94的回复运动(图6C)中,它的下表面顶靠在导向管90内装有的那些冷却件10上,且自动导致凸出部分9 4旋转到它的收起位置或者回到支撑件96的内部,以便脱开该导向管的凸出部分。到达低位置后,如果必要,该滑动板95可实施新的循环用于排出一个新的冷却件10。这个输送装置9被设置在致冷与存储组件6中,这些冷却件10被存贮在保持同样温度的导向管90中。
当使用者想要对这些冷却件10再次循环致冷,他就可以在使其处于正确的位置之后将它们从输入孔3放入。这些冷却件10靠重力一个接一个地沿着斜坡道50到达输出孔4。与此同时,位于输入孔3后部的“存在”探测器30自动向滑动板95的作动器发送信号以实施冷却件的交换,而且控制清洗与消毒装置的马达55驱使刷子53转动,而与此同时喷洒液体消毒剂。因此,使再循环的这些冷却件10在它们被通过输入孔4引入致冷与存储组件6之前已经被清洗消毒。这就避免了致冷区域的所有污染。该输入与消毒组件2与致冷与存储组件6是完全独立并且隔离的。因此该模块具有的电气与电子装置可以是标准件装置。
当这些冷却件10通过孔4穿过一个组件到另一个组件时,它们靠重力直接跨落在螺旋形导轨80上,在冷却件被再致冷期间,该螺旋形导轨80可存贮大量的彼此紧挨着的冷却件10。这种输送装置8是有利的,因为它不需要额外的驱动装置,那些冷却件10仅靠重力移动。
在这些详细描述中,可注意到该发明可达到所针对的目的,尤其是两个组件2和6的特别设计,以及在绝热箱60上部的输入孔4和输出孔7的设置,可显著地增强致冷能力。
显而易见,也可以将第三输送装置9更换为任何等效且对超低温不敏感的输送装置。
权利要求
1.可再致冷的冷却件(10)的分配设备(1),所述的冷却件特别是指装有用于积储冷度的特定物质的盘体或袋体,所述分配设备至少包括-一所述冷却件(10)的输入与消毒组件(2),其配有一输入孔(3),一输出孔(4)和一在所述两孔之间运输所述冷却件的第一输送装置(5),以及-一所述冷却件(10)的致冷与存储组件(6),其配有一绝热箱(60),一设置用于对所述冷却件致冷的致冷装置,一对应于所述输入与消毒组件(2)的所述输出孔的输入孔(4),一输出孔(7),所述这些孔(4,7)穿过所述绝热箱(60)的一个壁(61),以及一个靠重力输送所述冷却件(10)并使其在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内部再循环的第二输送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与消毒组件(2)设置在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6)之上;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6)的输入孔(4)和输出孔(7)被设置在这个组件的上部;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6)包括一个设计用于向所述输出孔(7)提升所述冷却件(10)的第三输送装置(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6)的输入孔(4)和输出孔(7)大致位于同一平面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5)包括一个斜坡道(50),所述斜坡道(50)设计用于通过重力从所述输入孔(3)向所述输出孔(4)输送冷却件(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与消毒组件(2)包括一个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却件(10)的行程上,其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斜坡道(50)对称设置的圆形的刷子(53),每个刷子(53)都被安装在由一个驱动装置(55)驱动的转盘(54)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孔(3)包括一个“存在”探测器(30),所述“存在”探测器(30)设计用于当一个冷却件(10)被探测到时向所述清洗装置的驱动装置(55)发送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在”探测器(30)包括一个肘形铰接触头(31),其受控于一回复弹簧,以便所述触头(31)的自由端位于所述输入孔(3)之后且在所述冷却件(10)行程上;以及至少一个微动开关(32)。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6)的输入孔(4)包括一个由柔性的舌状片(41)构成的密封门,所述密封门被设计为在冷却件(10)的重力作用下开启。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8)由一个在绝热箱内部从上部的输入孔(4)向其下部延伸的螺旋形导轨(80)构成,所述导轨设计用于容纳所述的处于大致垂直位置并跨坐于其上母线(81)的冷却件(10)。
9.如权利要求3和8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6)的输入孔(4)沿大致垂直的轴线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5)的斜坡道(50)与所述输入孔(4)的轴线成一个锐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9)包括一个在绝热箱(60)内部从其下部向其上部的输出孔(7)延伸的导向管(90),所述导向管(90)设计用于容纳所述的垂直叠置的冷却件(10),所述导向管(90)的下部包括一个与螺旋形导轨(80)下端部相对的窗口(92),和一个提举机构(93),其设计用于提举叠置在导向管(90)内部的所述冷却件(10),并可以向其增加一个来自所述螺旋形导轨(80)的新冷却件(10)。
11.如权利要求8和10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导轨(80)的下端部是直立的,并且与所述导向管(90)的所述窗口(92)垂直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举机构(93)包括一个可收起的铰接在一个滑动板(95)的端部的凸出部分(94),所述滑动板(95)安装在一个与之平行设置的支撑件(96)上,并位于导向管(90)的后部,所述滑动板(95)被驱动进行一个低位置与一个高位置之间的来回往复的直线运动,所述凸出部分(94)可活动于两个位置之间、一离开位置,所述凸出部分(94)凸向所述导向管(90)的内部而“离开”;和一收回位置,所述凸出部分(94)被收起在所述支撑件(96)的内部而“返回”。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举机构(93)包括一个限位件(97),其设计用于在所述凸出部分(94)处于离开位置时限制所述凸出部分(94)的转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的凸出部分(94)大致呈现为三角形,因而,当其处于离开位置时,其上表面大致水平,而当其处于收回位置时,其下表面大致垂直,所述两个表面之间形成一个锐角。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孔(7)包括一个密封门(71),所述密封门(71)设计用于在一个导向管(90)中存贮的冷却件(10)的推力下实现打开。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71)可滑动地安装在一个倾斜的支撑件(72)上,所述倾斜的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密封箱(60)的外部;所述密封门(71)在其堵住输出孔(7)的端部包括一个倾斜面(73),所述倾斜面设计用于在所述冷却件(10)推动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回退的运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分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孔(7)布置为与一轴线大致垂直;而所述倾斜的支撑件(72)与所述输出孔的轴线成一锐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强制冷能力的分配设备(1),用于向用户提供能够在相对很长时间内保持致冷状态的冷却件(10),以避免打断冷却链,所述分配设备包括一个设置在致冷与存储组件(6)之上的输入与消毒组件(2)。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6)的输入孔(4)和输出孔(7)被设置在同一平面并设置在所述组件的上部,所述致冷与存储组件(6)还包括一个设计用于向所述输出孔(7)提升所述冷却件的第三输送装置(9)。
文档编号F25D13/06GK1421025SQ01807413
公开日2003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9日
发明者弗朗索瓦-玛丽·弗兰奇 申请人:英特诺瓦国际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