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工质自循环传热式温差电致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差电致冷及传热领域,具体是一种工质自循环传热式温差电致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质自循环传热式温差电致冷装置,包括温差电致冷器、散热器及工质,其特征在于温差电致冷器的热端与散热器中换热腔的一平面相贴合,该换热腔与散热器内部相通,该换热腔中充满单一液态的工质,该工质以温差电致冷器热端产生热量形成的温度差自循环传递热量到整个散热器进行热交换。
所述与温差电致冷器热端贴合的换热腔内侧有筋或翅或凹槽。
所述与温差电致冷器热端贴合的换热腔内侧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温差电致冷器的热端与散热器中换热腔的一平面相贴合。与温差电致冷器贴合的换热腔内侧有筋或翅或凹槽,筋、翅及凹槽增加了换热面积,散热器换热腔中的工质为单一液态,并充满与温差电致冷器热端相贴合散热器的换热腔,工质利用温差电致冷器热端产生热量形成的温度差自循环传递热量到整个散热器进行热交换,由于整个散热器换热腔内充满单一液态工质,无蒸汽压力,利用热端热量形成的温度差使工质内部分子自然运动传递热量,无需泵做为动力,真正使液态工质流动传递热量,因此既解决了热管散热器工作时,蒸发换热腔内压力大,贴合面易变形影响贴合度以及加工工艺密闭性要求高、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又克服了泵寿命及工作噪声导致泵循环散热系统应用范围受限等缺点。故提高了该温差电致冷装置的可靠性,而且真正实现了该装置无声工作,由于改善了贴合度减小了接触热阻,从而致冷量得到提高。
由于热换腔内无气态压力,则可通过机械手段保证换热腔平面与温差电致冷器贴合度及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工质流动所需动力泵的省略,去除了动力泵工作噪声及泵寿命困扰,可实现真正的无声致冷,并确保整个温差电致冷装置制冷性能稳定、可靠,良好贴合度减小了温差电致冷器热端与散热器换热腔平面贴合时的接触热阻,提高了热传导效率和整个致冷装置的制冷量。
请参照图3、图4、图5,所述与温差电致冷器热端1贴合的换热腔6内侧有筋7或翅或凹槽。
所述与温差电致冷器热端1贴合的换热腔6内侧也可以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温差电致冷器热端与散热器换热腔的一平面贴合,换热腔平面内侧设置有增加换热面积的筋、翅或凹槽,换热腔内充满液态传热工质,利用温差电致冷器热端产生热量形成的温度梯度差,使工质内部分子自然运动传递热量,无动力泵,真正实现无液态工质流动传递热量。
权利要求1.一种工质自循环传热式温差电致冷装置,包括温差电致冷器、散热器及工质,其特征在于温差电致冷器(5)的热端(1)与散热器(2)中换热腔(6)的一平面相贴合,该换热腔(6)与散热器内部相通,该换热腔中充满单一液态的工质(4),该工质以温差电致冷器热端产生热量形成的温度差自循环传递热量到整个散热器进行热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质自循环传热式温差电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温差电致冷器热端(1)贴合的换热腔(6)内侧有筋(7)或翅或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质自循环传热式温差电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温差电致冷器热端(1)贴合的换热腔(6)内侧为平面。
专利摘要一种工质自循环传热式温差电致冷装置,包括温差电致冷器、散热器及工质,温差电致冷器的热端与散热器中换热腔的一平面相贴合,该换热腔与散热器内部相通,该换热腔中充满单一液态的工质,该工质以温差电致冷器热端产生热量形成的温度差自循环传递热量到整个散热器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蒸发腔压力小,蒸发腔贴合表面不易变形,传热效率高,无动力泵,结构简单,噪声小,性能稳定、可靠,提高热传导效率和整个致冷装置的制冷量,改善制作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F25B21/02GK2599488SQ0229338
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0日
发明者孟秀文, 董瑞霞, 温金宇, 赵艳飞 申请人:孟秀文, 董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