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翅片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541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翅片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空调系统中的高效翅片换热器。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中的高效冷凝机组,冷源来源于大气,其中的关键部件翅片换热器作为大气、制冷机冷热交换的场所,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对机组性能产生决定性影响。首先,现有的冷凝机组一般为上出风形式,翅片换热器侧表面风速分配不均,换热器中部风速最大,自中部向两边风速逐渐减弱;其次,由于制冷剂在翅片换热器中由气态转变为液态,而在此过程中制冷剂质量流速保持不变,体积流速随制冷剂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制冷剂在换热器中的流速发生变化。因此,造成制冷剂流速不匀,制冷效果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效比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的高效翅片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翅片换热器,包括有数根初级集气管,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初级集气管依次汇合为至少两根次级集气管,次级集气管汇合为一根末级集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翅片换热器,所述的初级集气管最好为四根,所述的次级集气管最好为两根。
作为上出风形式的翅片换热器,其侧表面风速分配不均,换热器中部风速最大,自中部向两边风速逐渐减弱;另外,由于制冷剂在翅片换热器中由气态转变为液态,而在此过程中制冷剂质量流速保持不变,体积流速随制冷剂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翅片换热器内的制冷剂在翅片换热器内的运行过程中必然造成阻力损失,影响了热传导效率。本实用新型的集气管设计,根据制冷剂的变化,将集气管依次递减,平衡阻力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平衡了阻力损失,提高了传热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很广的推广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初级集气管,2次级集气管,3末级集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说明。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集气管分设四个初级集气管1,上方的两根初级集气管合并为一根次级集气管2,下方的两根初级集气管合并为一根次级集气管2,两根次集气管2合并为一根末级集气管。末级集气管在翅片换热器最下面回路流出。通过本机组试验运行情况确认,本翅片换热器传热性能明显提高,机组运行效率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翅片换热器,包括有数根初级集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集气管依次汇合为至少两根次级集气管,次级集气管汇合为一根末级集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翅片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集气管为四根,所述的次级集气管为两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翅片式换热器,用于空调系统中进行热交换,主要解决目前换热器中阻力损失大、传热效果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翅片换热器,包括有数根初级集气管,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初级集气管依次汇合为至少两根次级集气管,次级集气管汇合为一根末级集气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阻力损失,提高了传热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很广的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F25B39/00GK2779298SQ20052008098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5日
发明者杨传仕, 余建伟, 郭永彬 申请人:山东贝莱特空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