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体与接管配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通常都包括一些内部流通或者贮存有压力介质的压力部件,例如气液分离器或者贮液器等。该气液分离器或贮液器内部均具有较大的工作介质压力,并通过进出口接管与系统联结。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保证进出口接管与筒体焊接质量的配合结构,就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问题。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处于理想装配状态下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现有技术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包括筒体1'和接管2',筒体1'设有连接孔 1' 1,接管2'穿过该连接孔1' 1,并且连接孔1' 1的内壁与相对应的接管2'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保证钎焊时有适当的焊缝间隙。如图1所示,在理想装配状态下,接管2' 的轴线与连接孔1' 1的轴线重合,因而能够保证筒体1'与接管2'之间的焊缝间隙均勻分布,从而使得焊料能够在焊缝间隙内顺畅流动,并且沿周向分布均勻,进而保证焊接部位达到规定的熔深要求。请参考图2,图2为现有技术中处于实际装配状态下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结构在理论设计上考虑是合理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图2所示,由于接管2'形状不是完全规则,或者由于焊接工装的精度限制等,在焊接时接管2'与连接孔1' 1的轴线并不重合,往往是接管2'倾斜靠在筒体1'的连接孔1' 1的一侧,存在较大的接触表面(表现为线接触或面接触),导致焊缝间隙沿周向分布不均勻,限制了焊料的合理流动,从而造成产品熔深无法满足规定要求,进而导致产品泄漏率高,爆破压力达不到规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该装置能够使得接管与连接孔之间的焊缝间隙均勻分布,保证焊接部位达到规定的熔深要求,从而降低产品的泄漏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包括筒体和接管,所述筒体设有连接孔,所述接管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接管的外壁与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之间的具有第一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中填充有焊接材料;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及所述接管相对应的外壁中,一者设有多个凸出部,且各所述凸出部中至少存在有三个沿其所在的连接孔或者接管的周向均勻分布;各所述凸出部与相对应的所述接管外壁或者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优选地,所述凸出部为沿其所在的连接孔的轴向或者接管的轴向延伸的凸筋。
优选地,所述凸筋的数量范围为3至6个,且均沿其所在的连接孔的周向或者接管的周向均勻分布。 优选地,所述凸筋的数量为4个。优选地,所述第二间隙的数值范围为0. 05mm至0. 15mm,所述凸筋的宽度的数值范围为Imm至2mm,所述凸筋凸出于其所在的连接孔的内壁或者接管的外壁的高度的数值范围为 0. ImmMO. 3mmο优选地,所述第二间隙的数值为0. 1mm,所述凸筋的宽度的数值为1.5mm,所述凸筋凸出于其所在的连接孔的内壁或者所述接管的外壁的高度的数值为0. 2mm。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内壁设有所述凸出部。优选地,所述接管相对应的外壁设有所述凸出部。优选地,所述接管相对应的外壁设有所述凸出部;所述接管相对应的外壁设有滚花,所述滚花形成所述凸出部。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所提供的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中,筒体的连接孔的内壁及所述接管相对应的外壁中,一者设有多个凸出部,且各所述凸出部中至少存在有三个沿其所在的连接孔或者接管的周向均勻分布;各所述凸出部与相对应的所述接管外壁或者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由于存在凸出部的支撑作用,并且凸出部中至少存在有三个沿周向均勻分布,因而接管倾斜时与凸出部接触,从而使得接管倾斜角度得到显著减小,因而能够保证连接孔的内壁与接管相对应的外壁之间的第一间隙沿周向较为均勻的分布,并且间隙处于合理的数值范围内;此外,各凸出部与相对应的接管外壁或者连接孔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由于凸出部的尺寸较小,因而接管与凸出部接触时二者之间仅存在少量的点接触,因而焊料可以通过该第二间隙,在各凸出部之间的第一间隙内流动。显然,本发明提供的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能够使得焊料在接管与连接孔之间有合理的流动间隙,因而能够使得焊料在接管与连接孔之间的焊缝间隙内较为均勻的分布,保证焊接部位达到规定的熔深要求,从而降低产品的泄漏率。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处于理想装配状态下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处于实际装配状态下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筒体的设有凸筋的连接孔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该装置能够使得接管与连接孔之间的焊缝间隙均勻分布,保证焊接部位达到规定的熔深要求,从而降低产品的泄漏率。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3、图4和图5,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筒体的设有凸筋的连接孔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所提供的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包括筒体1和接管2,筒体1设有连接孔 11,接管2穿过连接孔11 ;接管2的外壁与连接孔11的内壁之间的具有第一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中填充有焊接材料,从而实现接管2与筒体1之间的连接固定。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连接孔11的内壁及接管2相对应的外壁中,一者设有多个凸出部,且各所述凸出部中至少存在有三个沿其所在的连接孔11或者接管2的周向均勻分布;各所述凸出部与相对应的接管2外壁或者连接孔1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由于存在凸出部的支撑作用,并且凸出部中至少存在有三个沿周向均勻分布,因而接管2倾斜时与凸出部接触,从而使得接管2倾斜角度得到显著减小,因而能够保证连接孔11的内壁与接管2相对应的外壁之间的第一间隙沿周向较为均勻的分布,并且间隙处于合理的数值范围内;此外,各凸出部与相对应的接管2外壁或者连接孔1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由于凸出部的尺寸较小,因而接管2与凸出部接触时仅存在少量的点接触,因而焊料可以通过该第二间隙,在各凸出部之间的第一间隙内流动。显然,本发明提供的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能够使得焊料在接管2与连接孔11之间有合理的流动间隙,因而能够使得焊料在接管2与连接孔11之间的焊缝间隙内较为均勻的分布,保证焊接部位达到规定的熔深要求,从而降低产品的泄漏率。显然,上述技术方案包含有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图 4和图5,该凸出部设于连接孔11的内壁。这种结构设计,相对于凸出部设于接管2的外壁的结构,在保证结构性能的基础上,制造工艺相对较为容易,加工成本较低。请参考图6和图7,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凸出部还可以设于接管2的外壁上。显然,这种结构设计也能实现发明目的,解决技术问题。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凸出部的结构作出具体设置。比如,请参考图5和图7,所述凸出部为沿其所在的连接孔11的轴向或者接管2的轴向延伸的凸筋3。 凸筋3的尺寸较小,因而能够保证接管2与凸筋3之间的接触仅为少量的点接触,因而在起到支撑接管2的作用的同时,能够减小占据的焊缝间隙,并使得焊料较为顺畅的沿周向流动。此外,凸筋3沿轴向设置的结构,相对于凸筋3沿周向的结构,能够提高焊料的流动性能,并且提高焊料的分布均勻性。进一步地,还可以对凸筋3的数量作出设置。比如,凸筋3的数量范围为3至6个, 且均沿其所在的连接孔11的周向或者接管2的周向均勻分布。显然,凸筋3的设置数量要综合考虑凸筋3对接管2的支撑作用及凸筋3所占焊缝间隙的大小两方面的因素。如图5所示,凸筋3的数量可以为4个,4个的凸筋3 —方面能够较好地保证对接管2的支撑作用,同时能够相对地减少其所占据的焊缝间隙。
此外,我们还可以对凸筋3的形状尺寸作出具体设置。比如,凸筋3与相对应的接管2外壁或者连接孔· ·内壁之间的第二间隙的数值范围为0. 05mm至0. 15mm,凸筋3的宽度的数值范围为Imm至2mm,凸筋3凸出于其所在的连接孔11的内壁或者接管2的外壁的高度的数值范围为0. Imm至0. 3mm。进一步地,凸筋3与相对应的接管2外壁或者连接孔11内壁之间的第二间隙的数值可以为0. Imm,凸筋3的宽度的数值可以为1. 5mm,凸筋3凸出于其所在的连接孔11的内壁或者接管2的外壁的高度的数值可以为0. 2mm。请参考图8和图9,图8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的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在凸出部设于接管2的外壁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具体设置得到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如图8和图9所示,接管2相对应的外壁设有滚花21,滚花21形成所述凸出部。 在该实施例中,接管外壁上的滚花结构为数量众多稠密分布的凸出部,各凸出部之间设有间隙,整体成网状结构。显然,该种实施例也能实现发明目的,解决技术问题。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包括筒体(1)和接管O),所述筒体(1)设有连接孔 (11),所述接管⑵穿过所述连接孔(11);所述接管⑵的外壁与所述连接孔(11)的内壁之间的具有第一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中填充有焊接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1) 的内壁及所述接管( 相对应的外壁中,一者设有多个凸出部,且各所述凸出部中至少存在有三个沿其所在的连接孔(11)或者接管( 的周向均勻分布;各所述凸出部与相对应的所述接管( 外壁或者所述连接孔(1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沿其所在的连接孔(11)的轴向或者接管O)的轴向延伸的凸筋(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3)的数量范围为 3至6个,且均沿其所在的连接孔(11)的周向或者接管(2)的周向均勻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3)的数量为4个。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的数值范围为0.05mm至0. 15mm,所述凸筋(3)的宽度的数值范围为Imm至2mm,所述凸筋 ⑶凸出于其所在的连接孔(11)的内壁或者接管⑵的外壁的高度的数值范围为0. Imm至 0. 3mm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隙的数值为 0. 1mm,所述凸筋(3)的宽度的数值为1.5mm,所述凸筋(3)凸出于其所在的连接孔(11)的内壁或者所述接管O)的外壁的高度的数值为0. 2mm。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 (11)的内壁设有所述凸出部。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2)相对应的外壁设有所述凸出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2)相对应的外壁设有所述凸出部;所述接管( 相对应的外壁设有滚花(21),所述滚花形成所述凸出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体与接管配合装置,包括筒体(1)和接管(2),所述筒体(1)设有连接孔(11),所述接管(2)穿过所述连接孔(11);所述接管(2)的外壁与所述连接孔(11)的内壁之间的具有第一间隙,且所述第一间隙中填充有焊接材料;所述连接孔(11)的内壁及所述接管(2)相对应的外壁中,一者设有多个凸出部,且各所述凸出部中至少存在有三个沿其所在的连接孔(11)或者接管(2)的周向均匀分布;各所述凸出部与相对应的所述接管(2)外壁或者所述连接孔(1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该装置能够使得接管(2)与连接孔(11)之间的焊缝间隙均匀分布,保证焊接部位达到规定的熔深要求,从而降低产品的泄漏率。
文档编号F25B43/00GK102313412SQ20101021746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日
发明者俞志辉 申请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