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其分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762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及其分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其分液器。
背景技术
参见图3,现有技术的分液器包括壳体5和穿设在壳体5上的进气管3、排气管4和 过滤网2等,在壳体5内部,进气管3的排气端3b和排气管4的进气端4a同轴设置,过滤 网2设置在二者之间,冷媒从进气管进气端3a吸入后,从进气管的排气端3b排出,冷媒通 过过滤网2进行细化过滤,去掉杂质后从过滤网的细孔中排出,进入排气管4的进气端4a, 从排气管的排气端4b排出分液器进入压缩机泵体内部。对于应用于低温热泵型热水器和低温型空调的分液器来说,在超低温制热,尤其 是在低温化霜的超低温工况中,受冷媒和系统特性的影响,可能有极少部分未完全气化的 冷媒进入分液器。又因为现有技术中进气管和排气管同轴设计,进气管的排气端3b正对排气管的 进气端4a且二者之间的距离较短,从进气管3排出的冷媒穿过过滤网2后直接进入排气管 4中,冷媒中带有的少量液态冷媒虽然和过滤网2发生摩擦,但是摩擦产生的热量并不能使 该少部分液态冷媒完全过热气化,冷媒中含有的液态冷媒进入排气管4后就进入压缩机泵 体内部,容易使压缩机发生液击事故,轻则造成压缩机内磨损严重,影响压缩机的性能,重 则严重撞击阀片,造成阀片断裂,甚至造成该压缩器分液器的过滤网的变形,导致压缩机报 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其分液器,能够防止液态冷媒从分液器中流至 压缩机泵体中引起压缩机故障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穿设在壳体上的进 气管、穿设在壳体上的排气管,进气管的排气端与排气管的进气端在壳体内交错设置。进一步地,进气管与排气管分别纵向设置在壳体的上下两端,排气管的进气端高 于进气管的排气端。进一步地,该分液器还包括过滤元件,设置在进气管的排气端处。进一步地,该分液器还包括隔板,位于壳体内,并设置在进气管的排气端的下方; 隔板包括进气管的排气端在隔板上的投影部分所对应的反射区和投影部分以外的隔板部 分所对应的渗透区。进一步地,隔板垂直于进气管的排气端的中心线;其渗透区上设有第一渗透孔,使 冷媒中的杂质,如压缩机润滑油可以从第一渗透孔渗入到分液器的底部。进一步地,过滤元件为帽盖型过滤网,包括柱形部和位于柱形部底部的平面部或 弧形部。进一步地,隔板的反射区上设有第二渗透孔,且第二渗透孔的孔径小于第一渗透孔的孔径。如此,可以不影响隔板对冷媒的反射作用,又扩大了可渗透的范围。进一步地,进气管包括第一直段部和位于第一直段部下端的折弯段部,进气管的 第一直段部与排气管分别沿壳体的轴线穿设在壳体的两端,进气管的折弯段部的下端与排 气管的进气端错开。进一步地,进气管包括平行的第一直段部和第二直段部以及位于第一直段部和 第二直段部之间的折弯段部,进气管的第一直段部与排气管分别沿壳体的轴线穿设在壳体 的两端,进气管的第二直段部的下端与排气管的进气端错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前面所述的分液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将进气管的排气端与排气管的进气端交错设置,冷媒不直接从进气管进 入排气管,这样可以避免冷媒中的少量液态冷媒直接高速进入排气管中;又通过将排气管 的进气端高于进气管的排气端,气态的冷媒从排气管排出然后至压缩机泵体内,冷媒中含 有的液态的杂质(例如包括液态的冷媒和压缩机润滑油)则沉积到分液器的下部,进一步 避免了液态冷媒从分液器中流至压缩机泵体中引起压缩机故障的问题。(2)在进气管的排气端处设置过滤元件,这样,冷媒从分液器的进气管吸入后通过 过滤元件例如为过滤网进行过滤,可以细化冷媒,且冷媒中的液态冷媒经过为过滤网摩擦 生热可以部分气化。(3)在在进气管的排气端的下方设置有隔板,从进气管排出的冷媒高速撞击隔板, 冷媒中通过过滤网的少量液态冷媒与过滤网摩擦产生的摩擦热虽然不能使该少量液态冷 媒完全过热气化,但与隔板的高速撞击时也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冷媒中的少量液体经过上 述两次摩擦后产生的摩擦热将该少量液态冷媒已经完全气化。同时冷媒在隔板的反弹作用 下逆向往上运动,完全气化的冷媒经过排气管排出分液器后进入压缩机泵体进行压缩。进 一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少量液态冷媒从分液器中通过后进入压缩机,容易引起压缩机故障 等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压缩机在超低温下的运行可靠性和压缩机性能的效果。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 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液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液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3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分液器的剖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如图所 示,该分液器包括壳体5、穿设在壳体5上的进气管3和排气管4、过滤元件2以及位于壳 体内的隔板1。其中,进气管3的排气端3b与排气管4的进气端4a交错设置。这样冷媒从进气管3进入后不直接进入排气管4,冷媒中的液态的杂质(例如包括液态的冷媒和压缩机 润滑油)沉积到分液器的下部,气态冷媒从排气管4排出然后至压缩机泵体内。这样,从排 气管4排出分液器然后进入压缩机泵体的冷媒中不含液态冷媒,所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 进气管3的排气端3b和排气管4的进气端4a的同轴设置,冷媒直接从进气管3进入排气 管4中,其中含有的液态冷媒从分液器流至压缩机泵体中引起压缩机故障的问题。进而达 到了提高压缩机尤其在超低温下的运行可靠性和工作性能的效果。优选地,如图1所示,进气管3与排气管4纵向设置在壳体5的上下两端,排气管 的进气端4a高于进气管的排气端3b,这样,可进一步避免从进气管3的排气端3b的冷媒直 接进入排气管4的进气端4a中。另外,通过设置过滤元件2和隔板1,可以细化冷媒,并且冷媒在通过过滤元件2 时,与过滤元件2摩擦生热,然后高速撞击隔板1,与隔板1摩擦生热,然后在隔板1的反弹 作用下逆向运动,进入排气管4,然后排出分液器。通过过滤元件2的少量液态冷媒在与过 滤元件2摩擦生热和与隔板1摩擦生热后,产生的热量可以将从进气管3进入分液器的少 量液态冷媒完全气化,进一步降低液态冷媒通过排气管4进入压缩机泵体的可能性。由图1中可以看出,进气管3呈直线型,排气管4呈L型,L型排气管4的竖直段 与进气管平行,且L型排气管的竖直段从壳体5的下端延伸出,排气管4的水平段在壳体5 的下方与竖直段连接。这种结构比较简单即可使进气管的排气端3b和排气管的进气端4a 交错开。图1中示出了隔板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隔板1垂直于进气管的排气端3b的中 心线,这样通过过滤元件2的冷媒可以正面撞击隔板1,以产生大量的摩擦热,使冷媒中的 液态冷媒完全气化。隔板1具有与壳体5内壁相连接的翻边la,以及用于固定排气管4的 排气管安装孔lb。这样隔板1和排气管4都可以稳定地设置在分液器壳体5内,不容易产 生松动。隔板1上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渗透孔,这样,从进气管3进入分液器中的冷媒中的 杂质(例如压缩机润滑油)通过隔板1,可以渗透到图1所示的分液器的下部,然后通过排 气管4的回油孔4c回复到压缩机中。为了不影响隔板1对从进气管的排气端3b排出的冷 媒的反射作用,将隔板1分为反射区11和渗透区12,反射区11位于进气管的排气端3b排 出的高速冷媒的正下方,即进气管3的排气端3b在隔板1上的投影部分所对应的区域;渗 透区12为隔板1上除反射区11以外的区域,而且位于反射区11的渗透孔(第二渗透孔) 的孔径较小于位于渗透区12的渗透孔(第一渗透孔)的孔径,以使冷媒冲击到反射区11 后能够撞击产生摩擦热以及向上反弹。当然,隔板1还可以有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隔板1与直线型进气管3的中心线形 成0°到360°的夹角,或者隔板1的反射区11上不设置渗透孔,只在渗透区12设置若干 渗透孔等。只要能使冷媒通过过滤元件2后,与隔板1发生撞击摩擦生热即可。上述的过滤元件2例如为呈帽盖型的过滤网,该帽盖型过滤网例如包括柱形部和 位于柱形部底部的平面部或弧形部,形成所述帽盖型。帽盖型过滤网的开口端焊接于进气 管的排气端3b处。帽盖型的过滤网可以增加冷媒与过滤网的摩擦时间,产生更多的摩擦 热,以对未气化的冷媒进行加热。同时,过滤网还可以细化冷媒。当然,过滤元件2还可以 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只要固定于进气管3的排气端3b处,对通过的冷媒发生摩擦,对冷媒进行细化和过滤即可。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其与本实 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进气管3包括平行的第一直段部和第二直段部以及 位于第一直段部和第二直段部之间的折弯段部,进气管3的第一直段部与排气管4分别沿 壳体5的轴线穿设在壳体的两端,进气管3的第二直段部的下端(即进气管3的排气端3b) 与排气管的进气端4a错开。当然,使进气管3的排气端3b和排气管4的进气端4a在壳体5内错开还可以有 多种实施方式,例如在一种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进气管3包括第一直段部和位于第一直 段部下端的折弯段部,进气管3的第一直段部与排气管4分别沿壳体5的轴线穿设在壳体 5的两端,进气管3的折弯段部的下端(即进气管3的排气端3b)与排气管4的进气端4a 错开。同样可以达到避免冷媒直接从进气管3直接排入排气管4中,致使冷媒中含有的少 量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泵体中造成压缩机故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前面所述的分液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 液器尤其适用于超低温型旋转式压缩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5)、穿设在所述壳体(5)上的进气管(3)、穿设在所述壳体(5)上的排气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的排气端(3b)与所述排气管(4)的进气端(4a)在所述壳体(5)内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与所述排气管⑷分别 纵向设置在所述壳体(5)的上下两端,所述排气管⑷的进气端(4a)高于所述进气管(3) 的排气端(3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元件(2),设置在所述进气 管⑶的排气端(3b)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1),位于所述壳体(5)内,并设置在所述进气管(3)的排气端(3b)的下方;所述隔板(1)包括所述进气管的排气端(3b)在所述隔板(1)上的投影部分所对应的 反射区(11)和所述投影部分以外的隔板部分所对应的渗透区(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垂直于所述进气管(3)的排气端(3b)的中心线;所述渗透区(12)上设有第一渗透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元件(2)为帽盖型过滤网,包 括柱形部和位于所述柱形部底部的平面部或弧形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区(11)上设有第二渗透孔,且 所述第二渗透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渗透孔的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包括第 一直段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直段部下端的折弯段部,所述进气管(3)的第一直段部与所述排 气管⑷分别沿所述壳体(5)的轴线穿设在所述壳体(5)的两端,所述进气管(3)的折弯 段部的下端与所述排气管(4)的进气端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包括平 行的第一直段部和第二直段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直段部和所述第二直段部之间的折弯段 部,所述进气管(3)的第一直段部与所述排气管(4)分别沿所述壳体(5)的轴线穿设在所 述壳体(5)的两端,所述进气管(3)的第二直段部的下端与所述排气管(4)的进气端错开。
1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液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穿设在所述壳体上的进气管、穿设在所述壳体上的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排气端与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在所述壳体内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前面所述的分液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可以避免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提高了压缩机在超低温下的运行可靠性和性能。
文档编号F25B41/00GK201615661SQ20102016716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日
发明者邹鹏 申请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