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管路及使用其的热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164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冷剂管路及使用其的热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剂管路及使用其的热交换机。
背景技术
热泵系统可以不断的从低温热源吸热,把一定体积的水加热到用户所需要的温度加热量QT,性能系数C0P=QT/PA (PA是指用电量)。由于是在高温下加热水,热泵机组通常在高压缩比的状态下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压缩机性能会下降,压缩机的油容易变质。润滑油正常情况下可以工作在空调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内,而当温度达到110-120° C时润滑油通常会失去特性粘度。正因为这个原因,压缩机制造商通常会限制压缩机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和使用喷射冷却的方式冷却润滑油。这种系统一般会根据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进行限制和操作。采用喷射冷却的方式有几个缺点压缩机有限的工作范围、效率低下等等。此外,传统的油冷却系统包含一个风冷或水冷的换热器。传统的油冷却系统,如果一个强制风冷换热器,考虑到室外的工作环境,换热器的能量也不能调节,还有风扇的功率,这些造成了该系统不稳定以及效率差。如果是是个水冷油冷却系统,它需要一套水路系统,这个水路系统在机组停止运行时需要防冻结保护。对于热回收机组来说,水冷的油冷却系统控制起来是非常难的,因为热回收机组本身机组就比较复杂且功能很多,水温控制等等都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风冷和水冷单冷机组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热泵系统,譬如具有热回收的热泵机组,具有热回收的单冷机组以及多功能机组等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热交换机的制冷剂管路,所述制冷剂管路布置于所述热交换机的管状机体内部,该制冷剂管路包括进口和出口,设置于所述管状机体的同一端头处并位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的同一端部,所述进口允许液态制冷剂的导入;外接口,开设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下方的侧壁上,用以允许气态制冷剂的导入;以及多个导热翼片,均匀地固定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上方的侧壁上。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上述的制冷剂管路中,所述气态制冷剂和所述液态制冷剂同时在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内流动以实现热交换。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上述的制冷剂管路中,所述导热翼片由铝或铜合金制成并具有扁平断面外形,所述导热翼片垂直于所述制冷器管路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交换机,包括管状机体,所述管状机体由管壁和两侧的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构成,所述第一端头为封闭式%5头;如上所述的制冷剂管路;
油冷却管路,其中所述制冷剂管路和所述油冷却管路布置于所述管状机体内部,且所述制冷剂管路和所述油冷却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开设于所述管状机体的所述第二端头处,且所述第二端头的除所述制冷剂管路和所述油冷却管路的进口和出口之外的部分是封闭的;以及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管状机体的管壁上,通至所述管状机体内部。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上述的热交换机中,所述热水进口的伸入所述管状机体的部分是一圆锥体,所述圆锥体的尖端为一导流孔。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上述的热交换机中,所述导流孔包括通孔,位于所述导流孔的中心处由所述导流孔的边框包围;两个网眼状导流槽,设置于所述导流孔的边框的两侧;以及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两个网眼状导流槽彼此对接的部位处,其中,所述两个网眼状导流槽和所述流量传感器构成所述导流孔的整个边框。本发明的制冷剂管路是平行流动型换热管路,其可以同时用于进行蒸发和冷凝。此外,本发明的制冷剂管路还可以达到良好的分流效果,实现充分的热交换。此外,本发明的热交换机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别是,本发明的独特的导流孔结构可以帮助热水在进入管状机体时实现喷洒的效果,从而可以使得管状机体的上下部位都可以获得近似的换热效果。应当理解,本发明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主要是用于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热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制冷剂管路的详细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讨论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热交换机100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热交换机100主要包括管壁101、第一端头102、第二端头103、制冷剂管路104、油冷却管路105、热水进口 106、热水出口 107。所示热交换机100的管状机体由管壁101和两侧的第一端头102和第二端头103构成。所述第一端头102为封闭式端头;所述制冷剂管路104和所述油冷却管路105布置于所述管状机体内部,且所述制冷剂管路104和所述油冷却管路105的进口和出口开设于所述管状机体的所述第二端头103处。上述的制冷剂管路104和油冷却管路105的内部管路108和109都是彼此独立的单向回路。此外,所述第二端头103的除所述制冷剂管路104和所述油冷却管路105的进口和出口之外的部分是封闭的。
热水进口 106和热水出口 107分别设置于所述管状机体的管壁101上,通至所述管状机体内部。热水回路Iio是包围上述制冷剂管路104和油冷却管路105的内部管路108和109的另一单独的回路。较佳地,在上述的热交换机100中,所述热水进口 106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管状机体之间的夹角在45°和80°之间。此外,在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管状机体上可以形成两个热水进口 106和一个热水出口 107,其中所述热水出口 107的截面积等于所述两个热水进口 106的截面积的总和。本发明的热交换机100优选是单回路换热器,其中热水从所述热水进口 106进入所述管状机体,然后通过所述管状机体从所述热水出口 107排出。本发明的热交换机100中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加热热水,一个是冷却压缩机的油,需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这两种效应。现在转到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制冷剂管路104的详细结构。如图2所述,本发明的制冷剂管路104主要包括进口和出口、外接口 201、导热翼片202、气态制冷剂203和液态制冷剂204。如先前的图1中所示,制冷剂管路104的进口和出口设置于所述管状机体的同一端头处并位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的同一端部,所述进口允许液态制冷剂204的导入。此外,外接口 201开设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下方的侧壁上,用以允许气态制冷剂203的导入。多个导热翼片203均匀地固定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上方的侧壁上。较佳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导热翼片203优选由铝或铜合金等高导热率的金属制成并具有扁平断面外形。如图2所述,所述导热翼片203可以垂直于所述制冷器管路设置。这样,在上述的制冷剂管路104中,气态制冷剂203和液态制冷剂204同时在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内流动以实现热交换。本发明的制冷剂管路是平行流动型换热管路,其可以同时用于进行蒸发和冷凝。此外,本发明的制冷剂管路还可以达到良好的分流效果,实现充分的热交换。当进行蒸发时,制冷剂通道流入外接口 201上,流到制冷剂管路中的制冷剂通过导热翼片202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气化了的制冷剂流到制冷剂管路的上方,从出口流出。此外,当进行冷凝时,利用制冷循环中的四通阀对循环进行切换,使制冷剂的流入方向与进行蒸发时的相反。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热交换机的制冷剂管路,所述制冷剂管路布置于所述热交换机的管状机体内部,该制冷剂管路包括进口和出口,设置于所述管状机体的同一端头处并位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的同一端部,所述进口允许液态制冷剂的导入;外接口,开设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下方的侧壁上,用以允许气态制冷剂的导入;以及多个导热翼片,均匀地固定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上方的侧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制冷剂和所述液态制冷剂同时在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内流动以实现热交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翼片由铝或铜合金制成并具有扁平断面外形,所述导热翼片垂直于所述制冷器管路设置。
4.一种热交换机,包括管状机体,所述管状机体由管壁和两侧的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构成,所述第一端头为封闭式端头;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管路;油冷却管路,其中所述制冷剂管路和所述油冷却管路布置于所述管状机体内部,且所述制冷剂管路和所述油冷却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开设于所述管状机体的所述第二端头处,且所述第二端头的除所述制冷剂管路和所述油冷却管路的进口和出口之外的部分是封闭的; 以及热水进口和热水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管状机体的管壁上,通至所述管状机体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进口的伸入所述管状机体的部分是一圆锥体,所述圆锥体的尖端为一导流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包括通孔,位于所述导流孔的中心处由所述导流孔的边框包围;两个网眼状导流槽,设置于所述导流孔的边框的两侧;以及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两个网眼状导流槽彼此对接的部位处,其中,所述两个网眼状导流槽和所述流量传感器构成所述导流孔的整个边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热交换机的制冷剂管路,所述制冷剂管路布置于所述热交换机的管状机体内部,该制冷剂管路包括进口和出口,设置于所述管状机体的同一端头处并位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的同一端部,所述进口允许液态制冷剂的导入;外接口,开设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下方的侧壁上,用以允许气态制冷剂的导入;以及多个导热翼片,均匀地固定于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管体上方的侧壁上。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交换机。
文档编号F25B41/00GK103017425SQ20121057147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陈睿 申请人:克莱门特捷联制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