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231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配置有可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室外机,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配管,该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室内机侧配管、用于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节流装置;其中,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处于不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全开状态。应用本发明,可以提高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制冷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室外机中,在制冷运行状态下,电子膨胀阀作为室外机冷媒流体循环的节流装置,通过调节其开度,可以控制室外机的冷媒循环量,从而控制室内机实现温度及湿度调节的目的,为用户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0003]在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室外机中,由于室内机换热器的换热流量和室外机中压缩机的补气流量需要根据室外换热器的总流量进行分配,而当流量比例分配不佳时,压缩机将由于补气量不足导致性能下降,或换热器过热导致换热能力降低。因而,需要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即将循环管路中的部分不能被蒸发的过多的冷媒直接引回到压缩机中,从而增大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环境温度过低导致的压缩机蒸发压力低,能力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4]图1为现有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以及室内机,其中,
[0005]室外机包括:压缩机01、油分离器20、四通阀12、第一换热器02a、第二换热器02b、第一电子膨胀阀03、板式换热器24、储液器23、第二电子膨胀阀22以及气液分离器04,
[0006]压缩机01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20的输入端相连,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04的输出端相连,补气口与第二电子膨胀阀22的输出端相连;
[0007]油分离器20的输出端与四通阀12的第三端相连;
[0008]四通阀12的第四端与第一换热器02a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端与气液分离器04的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室内机的气管端相连;
[0009]第一换热器02a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03的输入端相连;
[0010]第一电子膨胀阀03的输出端与第二换热器02b的输入端相连;
[0011]第二换热器02b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24的输入端相连;
[0012]板式换热器24的输出端分别与储液器23的输入端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2的输入端相连;
[0013]储液器23的输出端与室内机的液管端相连。
[0014]在制冷工况下,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01,进行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01流向油分离器20,在油分离器20中进行油气分离后,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流入四通阀的第三端,从四通阀的第四端流入第一换热器02a,经过换热后,流入第一电子膨胀阀03,第一电子膨胀阀03对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该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压力相对较低,经由第二换热器02b流入板式换热器24,在板式换热器24中进行换热后,从板式换热器24的输出口流入储液器23中;
[0015]在板式换热器24与储液器2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22,但由于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压力相对较低,无法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22流入压缩机的补气侧。因而,所有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流向储液器23,再流向室内机的液管端,并对室内机实现制冷后,依序通过室内机的气管端、室外机四通阀的第二端及第一端、气液分离器04流入压缩机,实现制冷循环。
[0016]由上述可见,现有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通常只能实现在制热工况下进行补气增焓控制,在制冷工况下,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节流控制后,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压力较低,因而,与压缩机补气口处的压差较小,不能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流入压缩机的补气口。因而,现有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还不能实现在制冷工况下的补气增焓控制,使得压缩机将由于补气量不足导致性能下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17]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提高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001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配置有可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室外机,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配管,
[0019]所述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室内机侧配管、用于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节流装置;
[0020]其中,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处于不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全开状态。[0021 ] 较佳地,所述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以及电子膨胀阀。
[0022]较佳地,所述室外机进一步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储液器、第二电子膨胀阀以及气液分离器;
[0023]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相连,补气口与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相连;
[0024]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四通阀的第三端相连;
[0025]四通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室内机的气管端相连;
[0026]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相连;
[0027]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与第二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
[0028]第二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
[0029]板式换热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储液器的输入端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相连;
[0030]储液器的输出端与节流装置的一端相连,储液器的另一端与室内机的液管端相连。
[0031]较佳地,所述板式换热器进一步设置有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
[0032]较佳地,在制冷工况下,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的吸气口流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向油分离器,在油分离器中进行油气分离后,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口流入四通阀的第三端,从四通阀的第四端流入第一换热器,经过换热后,流入第一电子膨胀阀;
[0033]从第一电子膨胀阀流出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第二换热器,经过换热后,流入板式换热器,在板式换热器中进行换热后,从板式换热器的输出端流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分为两部分;
[0034]一部分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第二电子膨胀阀,并经第二电子膨胀阀节流后,变为低温中压两相制冷剂,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流入板式换热器,对板式换热器中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换热,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变成带有过热度的中温中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的补气口流入压缩机;
[0035]另一部分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向储液器,通过储液器的输出端流入毛细管,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毛细管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流入室内机的液管端,在室内机内进行换热后,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由室内机的气管端流出,并依序流经四通阀的第二端及第一端、气液分离器,最后通过压缩机的吸气口回流至压缩机内。
[0036]较佳地,在制热工况下,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的吸气口流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向油分离器,将液态润滑油从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中分离,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口流入四通阀的第三端,从四通阀的第二端流出,通过室内机的气管端流入室内机,在室内机进行换热后,变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从室内机的液管端流入处于全开状态的毛细管,并经毛细管流入室外机的储液器;
[0037]从储液器中流出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被分为两路:
[0038]主路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板式换热器,经过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后,流向第二换热器,并经第一电子膨胀阀进行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流向第一换热器,经过换热后,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并依序流经四通阀的第四端及第一端、气液分离器,最后通过压缩机的吸气口回流至压缩机内;
[0039]辅路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第二电子膨胀阀,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节流后,变为低温中压两相制冷剂,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流入板式换热器,对板式换热器中主路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过冷,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变成带有过热度的中温中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的补气口流入压缩机。
[0040]较佳地,所述压缩机采用变频涡旋式压缩机。
[0041]较佳地,所述室外机进一步包括第二毛细管以及第一电磁阀,其中,
[0042]第二毛细管的一端与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电磁阀的一端相连,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
[0043]较佳地,所述油分离器的底端进一步设置有第二输出端,所述室外机进一步包括:第五过滤器、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毛细管,其中,
[0044]油分离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五过滤器的一端相连,第五过滤器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磁阀的一端相连,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第三毛细管的一端相连,第三毛细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
[0045]较佳地,所述室外机进一步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以及分流器,其中,
[0046]分流器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过滤器的一端相连;
[0047]第一过滤器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相连;[0048]第二过滤器的一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
[0049]较佳地,所述室外机进一步包括:第三过滤器、检测接头、单向阀以及压力开关,其中,
[0050]第三过滤器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
[0051]检测接头安装在四通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管路上;
[0052]单向阀的输入端与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四通阀的第三端相连;
[0053]压力开关安装在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单向阀的输入端之间的管路上。
[0054]较佳地,所述室外机进一步包括:高压压力传感器、低压压力传感器、液侧截止阀、气侧截止阀以及第四过滤器,其中,
[0055]高压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单向阀的输出端与四通阀的第三端之间的管路上;
[0056]低压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压缩机的吸气口与第三过滤器的另一端之间的管路上;
[0057]液侧截止阀的一端与储液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毛细管的输入端相连;
[0058]气侧截止阀的一端与四通阀的第二端相连,另一端与室内机的气管端相连;
[0059]第四过滤器的一端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相连。
[006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通过在储液器与室内机的液管端之间设置节流装置,在制冷工况下,设置第一电子膨胀阀处于全开状态,从而可以使得在冷媒流体流至第二电子膨胀阀时,可以使得一部分冷媒流体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进行节流后,冷媒流体压力大于压缩机补气口压力,从而在压差的作用下实现向压缩机补气增焓控制的目的,保障了压缩机在制冷工况下的补气量,提升了压缩机的制冷能力,提高了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6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0062]图1为现有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006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0065]现有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在制冷工况下,由于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节流控制后,变为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压力较低,因而,与压缩机补气口处的压差较小,不能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流入压缩机的补气口实现压缩机的补气增焓,降低了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0066]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障制冷工况下压缩机的补气增焓控制,考虑在制冷工况时,设置第一电子膨胀阀为全开状态,即不对流经的冷媒流体进行节流控制。这样,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后,仍然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因而,压力较高,与压缩机补气口处的压差较大,在压差作用下,可顺利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流入压缩机的补气口,实现压缩机的补气增焓,从而提高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为了保障流入室内机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能够实现在室内机的制冷作用,通过在储液器与室内机的液管端之间设置毛细管或第三电子膨胀阀,用于对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节流,从而改变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的运行状态,并变为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从而能够实现对室内机的制冷。
[006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该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配置有可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第一电子膨胀阀03的室外机,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配管,该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室内机侧配管、用于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节流装置;
[0068]其中,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处于不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全开状态。
[0069]较佳地,节流装置可以是毛细管,也可以是电子膨胀阀,还可以是其他可实现节流的元器件。配管包括气管以及液管。
[0070]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制冷工况下,设置第一电子膨胀阀处于全开状态,使得冷媒流体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后,冷媒运行状态未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冷媒流体压力大于压缩机补气口压力,使得冷媒流体在压差的作用下实现向压缩机补气增焓控制的目的,保障了压缩机在制冷工况下的补气量,而通过设置在室内机侧配管、用于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节流装置对未经第一电子膨胀阀节流处理的冷媒进行节流,从而完成制冷时所需对冷媒流体运行状态的改变,保障流入室内机的冷媒流体能够实现与室内机的换热,从而在制冷时实现向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
[0071]具体来说,
[0072]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以及室内机,其中,
[0073]室外机包括:压缩机01、油分离器20、四通阀12、第一换热器02a、第二换热器02b、第一电子膨胀阀03、板式换热器24、储液器23、第二电子膨胀阀22、毛细管26以及气液分离器04 ;
[0074]压缩机01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20的输入端相连,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04的输出端相连,补气口与第二电子膨胀阀22的输出端相连;
[0075]油分离器20的第一输出端与四通阀12的第三端相连;
[0076]四通阀12的第四端与第一换热器02a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端与气液分离器04的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室内机的气管端相连;
[0077]第一换热器02a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03的输入端相连;
[0078]第一电子膨胀阀03的输出端与第二换热器02b的输入端相连;
[0079]第二换热器02b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24的输入端相连;
[0080]板式换热器24的输出端分别与储液器23的输入端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22的输入端相连;[0081]储液器23的输出端与毛细管26的一端相连,毛细管26的另一端与室内机的液管端相连;
[0082]较佳地,毛细管26设置在室内机侧,位于储液器23的输出端与室内机的液管端之间。
[0083]较佳地,板式换热器24中还设置有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入端与第二电子膨胀阀22的输出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压缩机01的补气口相连。
[0084]较佳地,压缩机采用变频涡旋式压缩机。
[0085]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制冷工况下,第一电子膨胀阀03处于全开状态:
[0086]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01的吸气口流入压缩机01,进行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01的排气口流向油分离器20,在油分离器20中进行油气分离后,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油分离器20的第一输出口流入四通阀12的第三端,从四通阀12的第四端(第三端与第四端连通)流入第一换热器02a,经过换热后,流入第一电子膨胀阀03 ;
[0087]流入第一电子膨胀阀03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从第一电子膨胀阀03流出时状态未发生变化,还是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第二换热器02b,经过换热后,流入板式换热器24,在板式换热器24中进行换热后,状态仍未发生变化,还是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从板式换热器24的输出口流出;
[0088]由于在板式换热器24与储液器23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22,且由于从板式换热器24流出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压力相对较高,因而,从板式换热器24的输出口流出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第二电子膨胀阀22,并经第二电子膨胀阀22节流后,变为低温中压两相制冷剂,从板式换热器24的第二输入端流入板式换热器24,对板式换热器24中主路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换热,从板式换热器24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变成带有过热度的中温中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OI的补气口流入压缩机,从而对压缩机01进行补气增焓,另一部分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向储液器23,通过储液器23的输出端流入毛细管26 ;
[0089]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毛细管26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流入室内机的液管端,在室内机内进行换热后,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由室内机的气管端流出,并依序流经四通阀12的第二端及第一端、气液分离器04,最后通过压缩机01的吸气口回流至压缩机01内。
[0090]在制热工况下:
[0091]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01的吸气口流入压缩机01,进行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01的排气口流向油分离器20,在油分离器20中进行油气分离,将液态润滑油从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中分离,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油分离器20的第一输出口流入四通阀12的第三端,从四通阀12的第二端(第三端与第二端连通)流出,通过室内机的气管端流入室内机,在室内机进行换热后,变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从室内机的液管端流入毛细管26 (或第三电子膨胀阀),毛细管26处于全开状态(或第三电子膨胀阀处于全开状态),并经毛细管26流入室外机的储液器23 ;
[0092]从储液器23中流出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被分为两路:
[0093]主路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板式换热器24,经过板式换热器24的换热(过冷)后,流向第二换热器02b,并经第一电子膨胀阀03进行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两相制冷齐U,流向第一换热器02a,经过换热后,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并依序流经四通阀12的第四端及第一端、气液分离器04,最后通过压缩机01的吸气口回流至压缩机01内;
[0094]辅路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第二电子膨胀阀,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22节流后,变为低温中压两相制冷剂,从板式换热器24的第二输入端流入板式换热器24,对板式换热器24中主路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过冷,从板式换热器24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变成带有过热度的中温中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01的补气口流入压缩机01。从而达到过冷主路制冷剂,同时进行补气增焓控制的目的。
[0095]关于制冷剂在制热或制冷工况下的循环流程,也可参见相关技术文献,在此略去详述。
[0096]关于控制冷媒流体补气至压缩机中的补气量,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及毛细管的设计,可根据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实际运行参数进行确定,为公知技术,在此略去详述。
[0097]由上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通过在储液器与室内机的液管端之间设置毛细管或第三电子膨胀阀,在制冷工况下,设置第一电子膨胀阀处于全开状态,从而可以使得在冷媒流体流至第二电子膨胀阀时,可以使得一部分冷媒流体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进行节流后,冷媒流体压力大于压缩机补气口压力,从而在压差的作用下实现补气增焓控制,提高了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另一部分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冷媒流体流经设置在储液器与室内机的液管端之间的毛细管或第三电子膨胀阀时,通过毛细管或第三电子膨胀阀的节流作用,改变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的运行状态,并变为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从而能够实现对室内机的制冷,从而在制冷时,利用补气增焓,提升过冷度,提高系统的制冷能力。进一步地,采用毛细管进行节流控制,当流经毛细管的冷媒流体中含有较大气泡时,毛细管可以将较大气泡分裂成小气泡,可以有效防止过大气泡破裂时造成的冷媒流动音,从而降低运行中的噪声。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无论在制热工况下还是制冷工况下,均可利用补气增焓控制精确提高系统能力(制热量或制冷量)、能效,且成本低并能降低冷媒流动产生的噪声。
[0098]实际应用中,室外机可以是一台或多台,室内机也可以是一台或多台。
[0099]较佳地,室外机还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第一过滤器05a、第二过滤器05b、第三过滤器06、分流器07、检测接头08、压力开关11、高压压力传感器13、低压压力传感器14、液侧截止阀15、气侧截止阀16、单向阀21以及第四过滤器25,其中,
[0100]分流器07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02a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过滤器05a的一端相连;
[0101]第一过滤器05a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03的输入端相连;
[0102]第二过滤器05b的一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03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02b的输入端相连;
[0103]第三过滤器06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04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压缩机01的吸气口相连;
[0104]检测接头08安装在四通阀12的第四端与第一换热器02a的输入端之间的管路上;[0105]单向阀21的输入端与油分离器20的第一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四通阀12的第三端相连;
[0106]压力开关11安装在油分离器20的第一输出端与单向阀21的输入端之间的管路上;
[0107]高压压力传感器13安装在单向阀21的输出端与四通阀12的第三端之间的管路上;
[0108]低压压力传感器14安装在压缩机01的吸气口与第三过滤器06的另一端之间的管路上;
[0109]液侧截止阀15—端与储液器23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毛细管26的输入端相连;
[0110]气侧截止阀16 —端与四通阀12的第二端相连,另一端与室内机的气管端相连;
[0111]第四过滤器25的一端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子膨胀阀22的输入端相连。
[0112]关于第一过滤器05a、第二过滤器05b、第三过滤器06、分流器07、检测接头08、压力开关11、高压压力传感器13、低压压力传感器14、液侧截止阀15、气侧截止阀16、单向阀21以及第四过滤器25的结构及功能为公知技术,在此略去详述。
[0113]当然,实际应用中,室外机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毛细管09以及第一电磁阀10,其中,
[0114]第二毛细管09的一端与油分离器20的第一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电磁阀10的一端相连,第一电磁阀10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04的输入端相连。
[0115]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包括第二毛细管09以及第一电磁阀10的旁通管路,可以使得从油分离器20中流出的制冷剂中的一小部分制冷剂,通过旁通管路回流至气液分离器04,经气液分离后,从压缩机01吸气口回流至压缩机内。
[0116]较佳地,油分离器20的底端还设置有第二输出端,室外机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五过滤器17、第二电磁阀18以及第三毛细管19,其中,
[0117]油分离器20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五过滤器17的一端相连,第五过滤器17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磁阀18的一端相连,第二电磁阀18的另一端与第三毛细管19的一端相连,第三毛细管19的另一端与压缩机01吸气口相连。
[0118]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包括第五过滤器17、第二电磁阀18以及第三毛细管19的回油管路,可以使得含有液态润滑油的制冷剂在油分离器20中进行分离后,分离出的液态润滑油沉积在油分离器20的底部,并通过油分离器20的第二输出端,依序流经第五过滤器17、第二电磁阀18以及第三毛细管19,并从压缩机01的吸气口回流至压缩机01内,从而确保压缩机01内的润滑油量,避免压缩机由于润滑油的流失导致摩擦生热,影响压缩机性能。
[0119]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配置有可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室外机,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配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室内机侧配管、用于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节流装置; 其中,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处于不改变冷媒运行状态的全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包括毛细管以及电子膨胀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进一步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储液器、第二电子膨胀阀以及气液分离器; 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吸气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相连,补气口与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相连; 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四通阀的第三端相连; 四通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端与室内机的气管端相连; 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相连; 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与第二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 第二换热器的输出端与板式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 板式换热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储液`器的输入端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相连; 储液器的输出端与节流装置的一端相连,储液器的另一端与室内机的液管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进一步设置有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相连,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补气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制冷工况下,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的吸气口流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向油分离器,在油分离器中进行油气分离后,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口流入四通阀的第三端,从四通阀的第四端流入第一换热器,经过换热后,流入第一电子膨胀阀; 从第一电子膨胀阀流出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第二换热器,经过换热后,流入板式换热器,在板式换热器中进行换热后,从板式换热器的输出端流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第二电子膨胀阀,并经第二电子膨胀阀节流后,变为低温中压两相制冷剂,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流入板式换热器,对板式换热器中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换热,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变成带有过热度的中温中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的补气口流入压缩机; 另一部分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向储液器,通过储液器的输出端流入毛细管,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毛细管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流入室内机的液管端,在室内机内进行换热后,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由室内机的气管端流出,并依序流经四通阀的第二端及第一端、气液分离器,最后通过压缩机的吸气口回流至压缩机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制热工况下,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的吸气口流入压缩机,进行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向油分离器,将液态润滑油从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中分离,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口流入四通阀的第三端,从四通阀的第二端流出,通过室内机的气管端流入室内机,在室内机进行换热后,变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从室内机的液管端流入处于全开状态的毛细管,并经毛细管流入室外机的储液器; 从储液器中流出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被分为两路: 主路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板式换热器,经过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后,流向第二换热器,并经第一电子膨胀阀进行节流后,变为低温低压两相制冷剂,流向第一换热器,经过换热后,变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并依序流经四通阀的第四端及第一端、气液分离器,最后通过压缩机的吸气口回流至压缩机内; 辅路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流入第二电子膨胀阀,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节流后,变为低温中压两相制冷剂,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输入端流入板式换热器,对板式换热器中主路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过冷,从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变成带有过热度的中温中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的补气口流入压缩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采用变频涡旋式压缩机。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进一步包括第二毛细管以及第一电磁阀,其中, 第二毛细管的一端与油分离器的第一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电磁阀的一端相连,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的底端进一步设置有第二输出端,所述室外机进一步包括:第五过滤器、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毛细管,其中, 油分离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五过滤器的一端相连,第五过滤器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磁阀的一端相连,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第三毛细管的一端相连,第三毛细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补气增焓多联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进一步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以及分流器,其中, 分流器的一端与第一换热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过滤器的一端相连; 第一过滤器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入端相连; 第二过滤器的一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
【文档编号】F25B41/06GK103486780SQ201310420576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李虎, 耿海兵, 蒋茂灿 申请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