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三个换热器、节流机构、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以及四个三通换向阀,共同构成制冷剂循环子系统和载冷剂循环子系统,实现制冷降温和热泵制热的双重目的;还可以通过省去四通换向阀和由三通换向阀构成的载冷剂换向机构,只实现制冷降温或热泵制热的单一功能。制冷剂可采用可燃可爆、有毒的制冷剂,接触到可燃、有毒制冷剂的部件以及产生噪声的载冷剂泵均可被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载冷剂采用水、二氧化碳等具有良好环保性能、不可燃、无毒的安全物质,并且利用载冷剂相变即载冷剂潜热来进行热量传递。本实用新型不仅可采用可燃可爆、有毒的制冷剂,且具有安全、环保、节能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热泵等设备中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中小型制冷、空调、热泵机组(如房间空调器、单元式空调机组、多联机组等)中主要采用直接制冷方式,亦即直接利用机组中的制冷剂对被冷却(加热)物或被冷却(加热)空间直接进行冷却或加热,而这些机组一般都采用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热力学性能及良好的使用安全性、经济性的HCFC-22等应用广、综合性能优秀的制冷剂作为制冷剂,但HCFC-22具有ODP (臭氧消耗潜能)值与较高的GWP (全球变暖潜能)值,对环境并不友好,已被2007年召开的第19届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大会列入要求加速淘汰的物质。
[0003]对于HCFC-22的替代物研究,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最为成熟的是 R410A(HFC-32 / HFC-125,质量组成 50 / 50 % ),其次还有 R407C (HFC-32 /HFC-125 / HFC-134a,质量组成23 / 25 / 52 % ),另外R134a也在一定的应用领域替代HCFC-22 ;这些制冷剂的共同特点是不仅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热力学性能,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没有可燃性和毒性,对大气臭氧层也没有破坏作用。
[0004]然而这些制冷剂都具有较高的温室气体效应值(GWP均大于1400),其中R410A比HCFC-22的GWP值还要高。在全球极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高GWP值的制冷剂也将面临被限制、被淘汰的境况,此时的R410A也不是理想的HCFC-22替代物。目前,从ODP 与 GWP 并重的环保新要求来看,HC-290 (ODP=O, GWP=20)、HFC-32 (ODP=O, GWP=675)和HFC1234yf (ODP=O, GWP=6)分别作为纯工质是HCFC-22的最佳替代物(其中HFC1234yf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小,在替代HCFC22时逊于前两者),但这些制冷剂的共同特点是均具有可燃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房间空调器、单元式空调机组、多联机组等与人员密切接触的制冷、空调、热泵的应用场合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0005]为了避免可燃、有毒等制冷剂对人员产生的危害,在一些中大型的制冷装置中(如工业用制冷机等)通常采取间接制冷方式;有时为了减少制冷剂的充灌量,降低初投资以及制冷剂泄漏带来的损失,一些采用安全性好的制冷剂的民用制冷机(如中央空调机组等)也采用间接制冷方式;间接制冷方式中制冷剂冷却或加热载冷剂,再由载冷剂来冷却(加热)被冷却(加热)物或被冷却(加热)空间,这样制冷剂就可以被限制在制冷剂机房,而不会与一般人员发生接触。与一般人员发生接触的主要是载冷剂,载冷剂一般为水或盐水溶液等价格低、安全性好的介质,但载冷剂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液体状态,是利用载冷剂的显热来进行冷量(热量)的传递。这样由于在制冷剂与被冷却(加热)物或被冷却(加热)空间之间存在传递冷量(热量)且保持液体状态的载冷剂,在制冷剂与被冷却(加热)物或被冷却(加热)空间之间就存在一个大的温差,使得间接制冷方式比直接制冷方式能耗更高,对于中小型制冷、空调、热泵机组(如房间空调器、单元式空调机组、多联机组等)节能要求高的设备的实用性差。因此,寻找既具有优异的环保性又安全、节能制冷装置已经成为当前制冷空调行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装置,它既符合当前保护臭氧层和减轻全球气候变暖并重的环保要求,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节能效果。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冷装置,用于制冷,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机构、第二换热器、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和第三换热器,其中,第一换热器用于制冷剂与环境介质进行换热,第二换热器用于制冷剂与载冷剂进行换热,第三换热器用于载冷剂与被制冷对象进行换热;制冷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机构和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并首尾相连共同构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循环;第二换热器、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和第三换热器依次连接并首尾相连共同构成供载冷剂流动的载冷剂循环;所述载冷剂循环是利用载冷剂的相变即载冷剂的潜热来进行热量传递,也就是载冷剂在第二换热器内发生载冷剂蒸汽放热冷凝、在第三换热器发生载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实现被制冷对象的冷却降温。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制冷装置,用于热泵制热,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机构、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其中,第一换热器用于制冷剂与环境介质进行换热,第二换热器用于制冷剂与载冷剂进行换热,第三换热器用于载冷剂与被制冷对象进行换热;制冷压缩机、第二换热器、节流机构和第一换热器依次连接并首尾相连共同构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循环;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依次连接并首尾相连共同构成供载冷剂流动的载冷剂循环;所述载冷剂循环是利用载冷剂的相变即载冷剂的潜热来进行热量传递,也就是载冷剂在第二换热器内发生液体吸热蒸发、在第三换热器发生载冷剂蒸汽放热冷凝,实现被加热对象的加热升温。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种制冷装置,在上述制冷装置的基础上增加由四通换向阀构成的制冷剂换向机构和由四个三通换向阀构成的载冷剂换向机构,用于既实现制冷降温又实现热泵制热双重目的,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节流机构、第二换热器、第一三通换向阀、第二三通换向阀、第三三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第四三通换向阀、第三换热器,其中,第一换热器用于制冷剂与环境介质进行换热,第二换热器用于制冷剂与载冷剂进行换热,第三换热器用于载冷剂与被制冷(加热)对象进行换热;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节流机构、第二换热器共同构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循环;第二换热器、第一三通换向阀、第二三通换向阀、第三三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第四三通换向阀、第三换热器共同构成供载冷剂流动的载冷剂循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冷剂循环是利用载冷剂的相变即载冷剂的潜热来进行热量传递,也就是载冷剂在第二换热器内发生载冷剂蒸汽放热冷凝、在第三换热器发生载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实现被制冷对象的冷却降温;或者载冷剂在第二换热器内发生载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在第三换热器发生载冷剂蒸汽放热冷凝,实现被加热对象的加热升温。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I)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可以将与制冷剂有关的所有部件以及可能产生噪声的部件均集中在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室外,从而可以采用包括HC-290、HFC-32、HFC-1234yf以及R717(氨)等可燃、有毒的制冷剂作为制冷工质而不会对人员带来严重危害;
[0012]2)、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可以采用水、二氧化碳等既具有良好环保性能又不可燃、无毒的安全物质作为载冷剂,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既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0013]3)、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的载冷剂循环利用载冷剂的相变特性进行热量的传递,可以实现制冷剂与载冷剂间的小温差传热,大大减小制冷剂与被冷却(加热)物或被冷却(加热)空间的温差,从而实现高效运行,达到节能目的;
[0014]4)、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装置的结构可以减小第二换热器的尺寸和重量,减少制冷剂和载冷剂的充灌量,降低第二换热器的初投资。载冷剂循环量很小,载冷剂泵仅需提供维持载冷剂循环所需的能量和压头,功率低、耗能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既可实现制冷降温也可实现热泵制热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仅实现制冷降温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仅实现热泵制热的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夕卜,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剂循环子系统和载冷剂循环子系统。在仅需要制冷降温或者仅需要热泵制热时,系统可以变得更加简单。
[0020]下面以既可实现制冷降温又可实现热泵制热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冷装置,该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第一换热器3、节流机构4、第二换热器5、第一三通换向阀6、第二三通换向阀7、第三三通换向阀8、气液分离器9、载冷剂泵10、第四三通换向阀11、第三换热器12,其中,第一换热器3用于制冷剂与环境介质进行换热,第二换热器5用于制冷剂与载冷剂进行换热,第三换热器12用于载冷剂与被制冷(加热)对象进行换热;制冷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第一换热器3、节流机构4、第二换热器5共同构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循环;第二换热器
5、第一三通换向阀6、第二三通换向阀7、第三三通换向阀8、气液分离器9、载冷剂泵10、第四三通换向阀11、第三换热器12共同构成供载冷剂流动的载冷剂循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冷剂循环是利用载冷剂的相变即载冷剂的潜热来进行热量传递,也就是载冷剂在第二换热器3内发生载冷剂蒸汽放热冷凝、在第三换热器12发生载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实现被制冷对象的冷却降温;或者载冷剂在第二换热器3内发生载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在第三换热器12发生载冷剂蒸汽放热冷凝,实现被加热对象的加热升温。
[0022]该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3]在制冷时,制冷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经过四通换向阀2连通的a_c接口,进入第一换热器3,向环境介质散热而降温冷凝成高压制冷剂液体,在经过节流机构3降压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进入第二换热器5吸热蒸发成低压的制冷剂蒸汽,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连通的d-b接口,被制冷压缩机I吸入、压缩,进入下一个制冷循环。而在第二换热器5中载冷剂蒸汽被吸热降温、冷凝成载冷剂液体,相继经过第二三通换向阀7连通的a-b接口和第三三通换向阀8连通的a-b接口进入气液分离器9中进行气液分离,载冷剂液体被载冷剂泵10吸入并经过第四三通换向阀11连通的a-b接口泵入第三换热器12,在第三换热器12中载冷剂液体吸热蒸发成载冷剂蒸汽,经过第一三通换向阀6连通的a-b接口进入换热器5降温、冷凝进入下一个载冷剂循环。在第三换热器12中可以实现对被冷却物或被冷却空间进行制冷降温的目的。
[0024]在制热时,制冷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经过四通换向阀2连通的a_d接口进入换热器5,向载冷剂散热而降温冷凝成高压制冷剂液体,在经过节流机构3降压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进入第一换热器3从环境介质吸热而蒸发成低压的制冷剂蒸汽,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连通的c-b接口,被制冷压缩机I吸入、压缩,进入下一个热泵制热循环。而在第二换热器5中载冷剂液体吸热蒸发成载冷剂蒸汽,经过第二三通换向阀7连通的a-c接口进入第三换热器12中向需要加热物或需要加热空间散热、降温、冷凝成载冷剂液体,再经过第三三通换向阀8连通的c-b接口进入气液分离器9中进行气液分离,载冷剂液体被载冷剂泵10吸入并相继经过第四三通换向阀11连通的a-c接口和第一三通换向阀6连通的c-b接口,进入第二换热器5中从制冷剂吸热而蒸发成载冷剂蒸汽,进入下一个载冷剂循环。在第三换热器12达到对需要加热物或需要加热空间进行热泵制热的目的。
[0025]制冷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第一换热器3、节流机构4、第二换热器5等所有与制冷剂接触的部件集中在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可能产生噪声的载冷剂泵10以及第一三通换向阀6、第二三通换向阀7、第三三通换向阀8、气液分离器9、第四三通换向阀11等也可与接触制冷剂的部件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需要与被冷却(加热)对象进行换热的第三换热器12放在室内。
[0026]上述制冷装置中的制冷、制热的转换由制冷剂换向机构和载冷剂换向机构共同实现;制冷剂换向机构由四通换向阀2构成,当四通换向阀2的a-c接口连通时,b-d接口也连通;当四通换向阀2的a-d接口连通时,b-c也连通;制冷剂换向机构的换向功能也可通过三通换向阀、单向阀、电磁阀等组合实现。载冷剂换向机构由第一三通换向阀6、第二三通换向阀7、第三三通换向阀8、第四三通换向阀11共同构成,三通换向阀的两个接口连通时,第三个接口则与其他两个接口均不连通;载冷剂换向机构的换向功能也可通过四通换向阀、单向阀、电磁阀等组合实现。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装置在只用于制冷降温时,可对系统进行简化,省去制冷剂换向机构和载冷剂换向机构。如图2所示,该简化的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3、节流机构4、第二换热器5、气液分离器9、载冷剂泵10和第三换热器12,其中,第一换热器3用于制冷剂与环境介质进行换热,第二换热器5用于制冷剂与载冷剂进行换热,第三换热器12用于载冷剂与被制冷对象进行换热;制冷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3、节流机构4和第二换热器5依次连接并首尾相连共同构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循环;第二换热器5、气液分离器9、载冷剂泵10和第三换热器12依次连接并首尾相连共同构成供载冷剂流动的载冷剂循环;载冷剂循环是利用相变即载冷剂的潜热来进行热量传递,也就是载冷剂在第二换热器3内发生载冷剂蒸汽放热冷凝、在第三换热器12发生载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实现被制冷对象的冷却降温。
[0028]该简化的制冷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9]制冷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进入第一换热器3,向环境介质散热而降温冷凝成高压制冷剂液体,在经过节流机构4降压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进入第二换热器5吸热蒸发成低压的制冷剂蒸汽,被制冷压缩机I吸入、压缩,进入下一个制冷循环。而在第二换热器5中载冷剂蒸汽放热降温、冷凝成载冷剂液体,进入气液分离器9中进行气液分离,载冷剂液体被载冷剂泵10吸入并泵入第三换热器12,在第三换热器12中载冷剂液体吸热蒸发成载冷剂蒸汽,回到第二换热器5中放热降温、冷凝,进入下一个载冷剂循环。在第三换热器12中载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可以实现对被冷却物或被冷却空间进行制冷降温的目的。
[0030]制冷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3、节流机构4和第二换热器5等所有与制冷剂接触的部件集中在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可能产生噪声的载冷剂泵10以及气液分离器9等也可与接触制冷剂的部件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需要与被冷却对象进行换热的第三换热器12放在室内。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装置在只用于热泵制热时,可对系统进行简化,省去制冷剂换向机构和载冷剂换向机构。如图3所示,该简化的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3、节流机构4、气液分离器9、载冷剂泵10、第二换热器5和第三换热器12,其中,第一换热器3用于制冷剂与环境介质进行换热,第二换热器5用于制冷剂与载冷剂进行换热,第三换热器12用于载冷剂与被加热对象进行换热;制冷压缩机1、第二换热器5、节流机构4和第一换热器3依次连接并首尾相连共同构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循环;气液分离器9、载冷剂泵10、第二换热器5和第三换热器12依次连接并首尾相连共同构成供载冷剂流动的载冷剂循环;载冷剂循环是利用相变即载冷剂的潜热来进行热量传递,也就是载冷剂在第二换热器3内发生液体吸热蒸发、在第三换热器12发生载冷剂载冷剂蒸汽放热冷凝,实现被加热对象的加热升温;
[0032]该简化的制冷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3]制冷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进入第二换热器5,向载冷剂放热而降温冷凝成高压制冷剂液体,在经过节流机构4降压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进入第一换热器3从环境介质吸热蒸发成低压的制冷剂蒸汽,被制冷压缩机I吸入、压缩,进入下一个制冷循环;而在第二换热器5中载冷剂液体从制冷剂蒸汽吸热蒸发成载冷剂蒸汽,进入第三换热器12,在第三换热器12中载冷剂蒸汽向被需要加热物或需要加热空间放热、降温、冷凝成载冷剂液体,进入气液分离器9中进行气液分离,载冷剂液体被载冷剂泵10吸入并泵入第二换热器5中从制冷剂蒸汽吸热、蒸发,进入下一个载冷剂循环。在第三换热器12中载冷剂蒸汽可以实现向需要加热物或需要加热空间进行热泵制热的目的。
[0034]制冷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3、节流机构4、第二换热器5等所有与制冷剂接触的部件集中在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可能产生噪声的载冷剂泵10以及气液分离器9等也可与接触制冷剂的部件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需要与被冷却对象进行换热的第三换热器12放在室内。实例1:
[0035]下面以既可实现制冷降温又可实现热泵制热、制冷剂采用丙烷(HC-290)、载冷剂采用水的热泵型空调制冷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6]如图1所示,在制冷时,制冷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高压的HC-290蒸汽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a-c接口进入第一换热器3,向环境介质散热而降温冷凝成高压HC-290液体,在经过节流机构3降压成温度为10°C左右的气液两相HC-290,进入第二换热器5吸热蒸发成低压的HC-290蒸汽,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d-b接口,被制冷压缩机I吸入、压缩,进入下一个制冷循环。而在第二换热器5中水蒸汽被吸热降温、冷凝成温度为irC左右的液体水,相继经过第二三通换向阀7的a-b接口和第三三通换向阀8的a-b接口进入气液分离器9中进行液体水和水蒸气分离,液体水被水泵10吸入并经过第四三通换向阀11的a-b接口泵入第三换热器12,在第三换热器12中温度为11°C左右液体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经过第一三通换向阀6的a-b接口进入第二换热器5降温、冷凝成温度为11°C左右的液体水进入下一个水循环。第三换热器12中温度为11°C左右的液体水可以吸收空调房间的热量而达到对空调房间进行制冷降温的目的。
[0037]在热泵制热时,制冷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高压HC-290蒸汽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a_d接口进入第二换热器5,向液体水散热而降温冷凝成温度为40°C左右的高压HC-290液体,在经过节流机构3降压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HC-290,进入第一换热器3从环境介质吸热而蒸发成低压的HC-290蒸汽,再经过四通换向阀2的c_b接口,被制冷压缩机I吸入、压缩,进入下一个热泵制热循环。而在第二换热器5中液体水吸热蒸发成温度为39°C左右水蒸汽,经过第二三通换向阀7的a-c接口进入第三换热器12中向需要加热物或需要加热空间散热、降温、冷凝成温度为39°C左右的液体水,再经过第三三通换向阀8的c-b接口进入气液分离器9中进行液体水和水蒸气气液分离,温度为39°C左右的液体水被载冷剂泵10吸入并相继经过第四三通换向阀11的a-c接口和第一三通换向阀6的c-b接口,进入第二换热器5中从高温高压的HC-290蒸汽中吸热而蒸发成温度为39°C左右的水蒸汽,进入下一个水循环。第三换热器12中温度为39°C左右水蒸汽向空调房间放热从而实现对空调房间进行热泵制热的目的。
[0038]由于制冷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第一换热器3、节流机构4、第二换热器5等所有与制冷剂HC-290接触的部件集中在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所以HC-290的可燃可爆性不会对室内人员造成任何危险,因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将可能产生噪声的载冷剂泵10等也与制冷压缩机I等接触制冷剂的部件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将使室内具有良好的安静性。
[0039]实例2:
[0040]下面以只实现制冷降温、制冷剂采用丙烷(HC-290)、载冷剂采用水的单冷型空调制冷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1]如图2所示,制冷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高压的HC-290蒸汽进入第一换热器3,向环境介质散热而降温冷凝成高压HC-290液体,在经过节流机构3降压成温度为10°C左右的气液两相HC-290,进入第二换热器5吸热蒸发成低压的HC-290蒸汽,被制冷压缩机I吸入、压缩,进入下一个制冷循环。而在第二换热器5中水蒸汽被吸热降温、冷凝成温度为irC左右的液体水,进入气液分离器9中进行液体水和水蒸气分离,11°C左右的液体水被水泵10吸入并泵入第三换热器12,在第三换热器12中温度为11°C左右液体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进入第二换热器5降温、冷凝成温度为11°C左右的液体水进入下一个水循环。第三换热器12中温度为ire左右的液体水可以吸收空调房间的热量而达到对空调房间进行制冷降温的目的。
[0042]由于制冷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3、节流机构4、第二换热器5等所有与制冷剂HC-290接触的部件集中在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所以HC-290的可燃可爆性不会对室内人员造成任何危险,因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将可能产生噪声的载冷剂泵10等也与制冷压缩机I等接触制冷剂的部件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将使室内具有良好的安静性。
[0043]实例3:
[0044]下面以只实现热泵制热、制冷剂采用丙烷(HC-290)、载冷剂采用水的制热型空调制冷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5]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冷装置,制冷压缩机I排出的高温高压HC-290蒸汽进入第二换热器5,向液体水散热而降温冷凝成温度为40°C左右的高压HC-290液体,在经过节流机构3降压成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HC-290,进入第一换热器3从环境介质吸热而蒸发成低压的HC-290蒸汽,被制冷压缩机I吸入、压缩,进入下一个热泵制热循环。而在第二换热器5中液体水吸热蒸发成温度为39°C左右水蒸汽,进入第三换热器12中向需要加热物或需要加热空间散热、降温、冷凝成温度为39°C左右的液体水,再进入气液分离器9中进行液体水和水蒸气气液分离,温度为39°C左右的液体水被载冷剂泵10吸入并进入第二换热器5中从高温高压的HC-290蒸汽中吸热而蒸发成温度为39°C左右的水蒸汽,进入下一个水循环。第三换热器12中温度为39°C左右水蒸汽向空调房间放热从而实现对空调房间进行热泵制热的目的。
[0046]由于制冷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3、节流机构4、第二换热器5等所有与制冷剂HC-290接触的部件集中在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所以HC-290的可燃可爆性不会对室内人员造成任何危险,因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将可能产生噪声的载冷剂泵10等也与制冷压缩机I等接触制冷剂的部件一起放在专用机房或者放在室外,将使室内具有良好的安静性。
[0047]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该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冷系统,用于制冷,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机构、第二换热器、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和第三换热器,其中,第一换热器用于制冷剂与环境介质进行换热,第二换热器用于制冷剂与载冷剂进行换热,第三换热器用于载冷剂与被制冷对象进行换热;制冷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机构和第二换热器依次连接并首尾相连共同构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循环;第二换热器、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和第三换热器依次连接并首尾相连共同构成供载冷剂流动的载冷剂循环。
2.另一种制冷系统,用于热泵制热,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机构、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其中,第一换热器用于制冷剂与环境介质进行换热,第二换热器用于制冷剂与载冷剂进行换热,第三换热器用于载冷剂与被制冷对象进行换热;制冷压缩机、第二换热器、节流机构和第一换热器依次连接并首尾相连共同构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循环;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依次连接并首尾相连共同构成供载冷剂流动的载冷剂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载冷剂换向机构和制冷剂换向机构,通过该载冷剂换向机构和制冷剂换向机构的共同作用,实现制冷降温和热泵制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载冷剂换向机构和制冷剂换向机构,通过该载冷剂换向机构和制冷剂换向机构的共同作用,实现制冷降温和热泵制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冷剂换向机构由第一三通换向阀、第二三通换向阀、第三三通换向阀、第四三通换向阀共同构成;所述制冷剂换向机构为四通换向阀; 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节流机构、第二换热器共同构成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循环;第二换热器、第一三通换向阀、第二三通换向阀、第三三通换向阀、气液分离器、载冷剂泵、第四三通换向阀、第三换热器共同构成供载冷剂流动的载冷剂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中与制冷剂接触的所有部件集中放置于室外或专用机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中与制冷剂接触的所有部件集中放置于室外或专用机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中可能产生噪声的部件集中放置于室外或专用机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中可能产生噪声的部件集中放置于室外或专用机房。
【文档编号】F25B41/04GK203704422SQ201420055438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发明者】何国庚, 何雪滢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