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620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风侧换热器、空调侧换热器、热水侧换热器、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和第三四通阀,第一四通阀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压缩机的输出端、输入端、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连接口和热水侧换热器的第一连接口连通;第二四通阀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连接口、风侧换热器的第一连接口、空调侧换热器的第一连接口和压缩机的输入端连通;还包括第一节流件、第一单向阀、第二节流件和第三节流件;还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单向阀和储液罐,且第一节流件、第二节流件、第三节流件和第二单向阀的任意两者之间通过管路连通。该空调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空调系统的切换模式不够全面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日趋紧张、矿物燃料减少和能源需求的明显增长,人们越来越注重节能的新途径以及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尤其对于空调系统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人们已经研究并实现了很多种空调热回收技术,从而减少了能源的直接消耗和排放,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热回收装置一般都是使用电磁阀进行连通,从而只能实现制冷、制热、制热水、制热除霜、制热水除霜以及热回收中的三种或者四种模式,而不能同时达到上述多种模式,使得空调系统的切换模式不够全面。
[0003]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空调系统的切换模式不够全面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空调系统的切换模式不够全面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0007]用于压缩冷媒蒸汽的压缩机、风侧换热器、空调侧换热器、热水侧换热器、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和第三四通阀,
[0008]所述第一四通阀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输入端、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连接口和热水侧换热器的第一连接口连通;
[0009]所述第二四通阀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连接口、风侧换热器的第一连接口、空调侧换热器的第一连接口和压缩机的输入端连通;
[0010]还包括与所述风侧换热器的第二连接口连通的第一节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节流件并联的第一单向阀;
[0011]还包括与所述空调侧换热器的第二连接口连通的第二节流件;
[0012]还包括与所述热水侧换热器的第二连接口连通的第三节流件;
[0013]还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单向阀和储液罐,且第三四通阀的三个连接口分别与储液罐、第二节流件与空调侧换热器之间的管路和第三节流件与热水侧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三四通阀的另外一个连接口封堵;
[0014]且所述第一节流件、第二节流件、第三节流件和第二单向阀的任意两者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0015]优选地,上述空调系统中,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还串接有气液分离器。
[0016]优选地,上述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一节流件和第二节流件均为电子膨胀阀。
[0017]优选地,上述空调系统中,所述第三节流件为毛细管。[0018]优选地,上述空调系统中,还包括串接于所述毛细管和第六过滤器之间的电磁阀。
[0019]优选地,上述空调系统中,所述风侧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
[0020]优选地,上述空调系统中,所述空调侧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筒式换热器或者壳管式换热器。
[0021]优选地,上述空调系统中,所述热水侧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筒式换热器或者壳管式换热器。
[0022]优选地,上述空调系统中,还包括分别串接在所述第一节流件的两端的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分别串接在所述第二节流件的两端的第三过滤器和第四过滤器,分别串接在所述第三节流件的两端的第五过滤器和第六过滤器。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空调系统包括用于压缩冷媒蒸汽的压缩机、风侧换热器、空调侧换热器、热水侧换热器、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三四通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其中空调侧换热器用于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制热或者制热,热水侧换热器用于与水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加热水。其中第一四通阀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压缩机的输出端、输入端、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连接口和热水侧换热器的第一连接口连通。第二四通阀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连接口、风侧换热器的第一连接口、空调侧换热器的第一连接口和压缩机的输入端连通。即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连接口与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连接口连通;
[0024]另外,还包括与风侧换热器的第二连接口连通的第一节流件,即风侧换热器的一端与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连接口连通,风侧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一节流件的一端连通,第一节流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节流件连通,由此实现风侧换热器和第一节流件串接。还包括与第一节流件并联的第一单向阀,即第一单向阀的一端可以与第一节流件和风侧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节流件和第二节流件之间的管路连通,且第一单向阀的流向为从与风侧换热器连通的一侧至另一侧;
[0025]该空调系统还包括与空调侧换热器的第二连接口连通的第二节流件,即空调侧换热器的一端与第二四通阀的一个连接口连通,空调侧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节流件的一端连通,第二节流件的另一端与第三节流件的一端连通,由此实现空调侧换热器和第二节流件串接;
[0026]还包括与热水侧换热器的第二连接口连通的第三节流件,即热水侧换热器的一端与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连接口连通,热水侧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三节流件的一端连通,第三节流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节流件的一端连通,由此实现热水侧换热器和第三节流件串接;
[0027]还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单向阀和储液罐,且第三四通阀的三个连接口分别与储液罐、第二节流件与空调侧换热器之间的管路和第三节流件与热水侧换热器之间的管路连通,第三四通阀的另外一个连接口封堵。第二单向阀中冷媒的流向为由第二单向阀与储液罐连接的一侧至另一侧;
[0028]并且第一节流件、第二节流件、第三节流件和第二单向阀的任意两者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即第一节流件的非与风侧换热器连接的连接端、第二节流件的非与空气换热器连接的连接端、第三节流件的非与热水侧换热器连接的连接端和第二单向阀的非与储液罐连接的连接端四个中任意两者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实际连接时可以将第一节流件的非与风侧换热器连接的连接端和第二节流件的非与空气换热器连接的连接端通过管路连通,第三节流件的非与热水侧换热器连接的连接端和第二单向阀的非与储液罐连接的连接端均与第一节流件的非与风侧换热器连接的连接端和第二节流件的非与空调侧换热器连接的连接端之间的管路连通。
[0029]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时,通过切换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和第三四通阀可以实现制冷、制热、制热水、制热除霜、制热水除霜以及热回收六种模式,相应的解决了空调系统的切换模式不够全面的问题。
[0030]当需要进行制冷模式时,可以通过控制各个部件的开闭,使得冷媒从压缩机的输出端输出后经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进入风侧换热器,从风侧换热器流出后依次流经第一单向阀和第二节流件后进入空调侧换热器,在空调侧换热器内蒸发吸热后流出,从空调侧换热器流出后经第二四通阀流入压缩机的输入端,如此冷媒在空调侧换热器内蒸发吸热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0031]当需要进行制热模式时,可以通过控制各个部件的开闭,使得冷媒从压缩机的输出端输出后经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进入空调侧换热器,在空调侧换热器内冷凝放热后流出,从风侧换热器流出后依次流经第三四通阀、储液罐、第二单向阀和第一节流件后进入风侧换热器,在风侧换热器蒸发吸热后流出,进而经第二四通阀流入压缩机的输入端,如此冷媒在空调侧换热器内冷凝放热以达到制热的目的;
[0032]当需要进行制热除霜模式时,可以通过控制各个部件的开闭,使得冷媒从压缩机的输出端输出后经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进入风侧换热器,在风侧换热器中进行冷凝放热后流出,进而依次经第一单向阀和第二节流件后进入空调侧换热器,在空调侧换热器中进行蒸发吸热后经第二四通阀流入压缩机的输入端,如此冷媒在风侧换热器中进行冷凝放热以达到除霜的目的;
[0033]当需要进行制热水模式时,可以通过控制各个部件的开闭,使得冷媒从压缩机的输出端输出后经第一四通阀进入热水侧换热器,在热水侧换热器中冷凝放热后流出,进而依次经第三四通阀、储液罐、第二单向阀和第一节流件后进入风侧换热器,在风侧换热器中蒸发吸热后流出,进而经第二四通阀流入压缩机的输入端,如此冷媒在热水侧换热器中冷凝放热以达到制热水的目的;
[0034]当需要进行制热水除霜模式时,可以通过控制各个部件的开闭,使得冷媒从压缩机的输出端输出后经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进入风侧换热器,在风侧换热器中冷凝放热后流出,进而依次经第一单向阀和第三节流件后进入热水侧换热器,在热水侧换热器中蒸发吸热后流出,进而经第一四通阀流入压缩机的输入端,如此冷媒在风侧换热器中冷凝放热以达到除霜的目的;
[0035]当需要进行热回收模式时,可以通过控制各个部件的开闭,使得冷媒从压缩机的输出端输出后经第一四通阀流入热水侧换热器,在热水侧换热器中放热后流出,进而依次经第三四通阀、储液罐、第二单向阀和第二节流件后进入空调侧换热器,在空调侧换热器中蒸发吸热后流出,进而经第二四通阀流入压缩机的输入端,如此冷媒在空调侧换热器中进行蒸发吸热以达到制冷的目的。在该模式中空调侧换热器可以实现制冷的效果,同时热水侧换热器可以实现制热水的效果,两者同时进行,相应的回收了空调系统中产生的热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中标记如下:
[0039]1-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3-风侧换热器、4-第一单向阀、5-第一过滤器、6-第一节流件、7-第二过滤器、8-第三过滤器、9-第二节流件、10-第四过滤器、11-第二单向阀、12-第六过滤器、13-电磁阀、14-储液罐、15-毛细管、16-第五过滤器、17-第三四通阀、18-热水侧换热器、19-空调侧换热器、20-气液分离器、21-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4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空调系统的切换模式不够全面的问题。
[00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空调系统包括用于压缩冷媒蒸汽的压缩机21、风侧换热器3、空调侧换热器19、热水侧换热器18、第一四通阀1、第二四通阀2、第三四通阀17、第一单向阀4和第二单向阀11,其中空调侧换热器19用于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制热或者制热,热水侧换热器18用于与水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加热水。其中第一四通阀I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压缩机21的输出端、输入端、第二四通阀2的一个连接口和热水侧换热器18的第一连接口连通。第二四通阀2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第一四通阀I的一个连接口、风侧换热器3的第一连接口、空调侧换热器19的第一连接口和压缩机21的输入端连通。即第一四通阀I的一个连接口与第二四通阀2的一个连接口连通;
[0043]另外,还包括与风侧换热器3的第二连接口连通的第一节流件6,即风侧换热器3的一端与第二四通阀2的一个连接口连通,风侧换热器3的另一端与第一节流件6的一端连通,第一节流件6的另一端与第二节流件9连通,由此实现风侧换热器3和第一节流件6串接。还包括与第一节流件6并联的第一单向阀4,即第一单向阀4的一端可以与第一节流件6和风侧换热器3之间的管路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节流件6和第二节流件9之间的管路连通,且第一单向阀4的流向为从与风侧换热器3连通的一侧至另一侧;
[0044]该空调系统还包括与空调侧换热器19的第二连接口连通的第二节流件9,即空调侧换热器19的一端与第二四通阀2的一个连接口连通,空调侧换热器19的另一端与第二节流件9的一端连通,第二节流件9的另一端与第三节流件的一端连通,由此实现空调侧换热器19和第二节流件9串接;
[0045]还包括与热水侧换热器18的第二连接口连通的第三节流件,即热水侧换热器18的一端与第一四通阀I的一个连接口连通,热水侧换热器18的另一端与第三节流件的一端连通,第三节流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节流件9的一端连通,由此实现热水侧换热器18和第三节流件串接;
[0046]还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单向阀11和储液罐14,且第三四通阀17的三个连接口分别与储液罐14、第二节流件9与空调侧换热器19之间的管路和第三节流件与热水侧换热器18之间的管路连通,第三四通阀17的另外一个连接口封堵。第二单向阀11中冷媒的流向为由第二单向阀11与储液罐14连接的一侧至另一侧;
[0047]并且第一节流件6、第二节流件9、第三节流件和第二单向阀11的任意两者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即第一节流件6的非与风侧换热器3连接的连接端、第二节流件9的非与空气换热器连接的连接端、第三节流件的非与热水侧换热器18连接的连接端和第二单向阀11的非与储液罐14连接的连接端四个中任意两者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实际连接时可以将第一节流件6的非与风侧换热器3连接的连接端和第二节流件9的非与空气换热器连接的连接端通过管路连通,第三节流件的非与热水侧换热器18连接的连接端和第二单向阀11的非与储液罐14连接的连接端均与第一节流件6的非与风侧换热器3连接的连接端和第二节流件9的非与空调侧换热器19连接的连接端之间的管路连通。
[0048]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时,通过切换第一四通阀1、第二四通阀2和第三四通阀17可以实现制冷、制热、制热水、制热除霜、制热水除霜以及热回收六种模式,相应的解决了空调系统的切换模式不够全面的问题。
[0049]当需要进行制冷模式时,可以控制第一四通阀I至压缩机21的输出端与第二四通阀2的一个连接口连接,控制第二四通阀2至第一四通阀I与风侧换热器3连接,且空调侧换热器19与压缩机21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第一单向阀4打开且第一节流件6关闭,控制第二节流件9均打开,同时控制第二单向阀11、第三节流件、热水侧换热器18等其它部件均关闭。如此则冷媒从压缩机21的输出端输出后经第一四通阀I和第二四通阀2进入风侧换热器3,从风侧换热器3流出后依次流经第一单向阀4和第二节流件9后进入空调侧换热器19,在空调侧换热器19内蒸发吸热后流出,从空调侧换热器19流出后经第二四通阀2流入压缩机21的输入端,如此冷媒在空调侧换热器19内蒸发吸热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0050]当需要进行制热模式时,可以控制第一四通阀I至压缩机21的输出端与第二四通阀2的一个连接口连接,控制第二四通阀2至第一四通阀I与空调侧换热器19连接,且风侧换热器3与压缩机21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第一节流件6打开,控制第一单向阀4关闭,控制第三四通阀17至储液罐14与空调侧换热器19连接,控制第二单向阀11打开,同时控制第一单向阀4、第二节流件9、第三节流件和热水侧换热器18等其它部件关闭。如此则冷媒从压缩机21的输出端输出后经第一四通阀I和第二四通阀2进入空调侧换热器19,在空调侧换热器19内冷凝放热后流出,从风侧换热器3流出后依次流经第三四通阀17、储液罐
14、第二单向阀11和第一节流件6后进入风侧换热器3,在风侧换热器3蒸发吸热后流出,进而经第二四通阀2流入压缩机21的输入端,如此冷媒在空调侧换热器19内冷凝放热以达到制热的目的;
[0051]当需要进行制热除霜模式时,可以控制第一四通阀I至压缩机21的输出端与第二四通阀2的一个连接口连接,控制第二四通阀2至第一四通阀I与风侧换热器3连接,且空调侧换热器19与压缩机21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第一单向阀4打开且第一节流件6关闭,控制第二节流件9打开,控制第二单向阀11、第三节流件和热水侧过滤器等其它部件关闭。如此则冷媒从压缩机21的输出端输出后经第一四通阀I和第二四通阀2进入风侧换热器3,在风侧换热器3中进行冷凝放热后流出,进而依次经第一单向阀4和第二节流件9后进入空调侧换热器19,在空调侧换热器19中进行蒸发吸热后经第二四通阀2流入压缩机21的输入端,如此冷媒在风侧换热器3中进行冷凝放热以达到除霜的目的;
[0052]当需要进行制热水模式时,可以控制第一四通阀I至压缩机21的输出端与热水侧换热器18连接,控制第二四通阀2至风侧换热器3与压缩机21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第一节流件6打开,控制第一单向阀4关闭,控制第二单向阀11打开,控制第三四通阀17至储液罐14和热水侧换热器18连接,控制第一单向阀4、第二节流件9和第三节流件等其它部件关闭。如此则冷媒从压缩机21的输出端输出后经第一四通阀I进入热水侧换热器18,在热水侧换热器18中冷凝放热后流出,进而依次经第三四通阀17、储液罐14、第二单向阀11和第一节流件6后进入风侧换热器3,在风侧换热器3中蒸发吸热后流出,进而经第二四通阀2流入压缩机21的输入端,如此冷媒在热水侧换热器18中冷凝放热以达到制热水的目的;
[0053]当需要进行制热水除霜模式时,可以控制第一四通阀I至压缩机21的输出端与第二四通阀2的一个连接口连接,且热水侧换热器18与压缩机21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第二四通阀2至第一四通阀I与风侧换热器3连接,控制第一单向阀4和第三节流件打开,控制第一节流件6、第二节流件9和第二单向阀11等其它部件关闭。如此则冷媒从压缩机21的输出端输出后经第一四通阀I和第二四通阀2进入风侧换热器3,在风侧换热器3中冷凝放热后流出,进而依次经第一单向阀4和第三节流件后进入热水侧换热器18,在热水侧换热器18中蒸发吸热后流出,进而经第一四通阀I流入压缩机21的输入端,如此冷媒在风侧换热器3中冷凝放热以达到除霜的目的;
[0054]当需要进行热回收模式时,可以控制第一四通阀I至压缩机21的输出端与热水侧换热器18连接,控制第二四通阀2至压缩机21的输入端与空调侧换热器19连接,控制第二节流阀打开,控制第二单向阀11打开,控制第三四通阀17至储液罐14与热水侧换热器18连接,控制第一节流件6和第三节流件等其它节流部件关闭。如此则冷媒从压缩机21的输出端输出后经第一四通阀I流入热水侧换热器18,在热水侧换热器18中放热后流出,进而依次经第三四通阀17、储液罐14、第二单向阀11和第二节流件9后进入空调侧换热器19,在空调侧换热器19中蒸发吸热后流出,进而经第二四通阀2流入压缩机21的输入端,如此冷媒在空调侧换热器中进行蒸发吸热以达到制冷的目的。在该模式中空调侧换热器3可以实现制冷的效果,同时热水侧换热器18可以实现制热水的效果,两者同时进行,相应的回收了空调系统中产生的热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0055]进一步地,为了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其中压缩机21的输入端还可以串接有气液分离器20,即所有流入压缩机21的输入端的冷媒均需先流经气液分离器20,从气液分离器20流出后流入压缩机21。如此设置,则可以减少冷媒中的杂质,以防止其影响压缩机21的正常工作,缩短压缩机21的使用寿命。该空调系统的冷媒可以为R22或者R410a。
[0056]其中,第一节流件6和第二节流件9可以均为电子膨胀阀,当然第一节流件6和第二节流件9还可以为其它节流件比如热力膨胀阀,在此不作限定。
[0057]第三节流件可以为毛细管15,当然第三节流件还可以为其它节流件比如热力膨胀阀,在此不作限定。进一步地,该空调系统还可以包括串接于毛细管15和第六过滤器之间的电磁阀13,如此则可以通过电磁阀13实现控制毛细管15的通断。当然,还可以将电磁阀13串接在第五过滤器与毛细管15之间,在此不作限定。
[0058]其中,风侧换热器3可以为翅片式换热器,翅片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较大,且便于制作加工,因此可以将风侧换热器3设置为翅片式换热器,当然风侧换热器3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换热器,在此不作限定。
[0059]空调侧换热器19可以为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筒式换热器或者壳管式换热器,同样的,热水侧换热器18也可以为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筒式换热器或者壳管式换热器。当然,空调侧换热器19和热水侧换热器18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换热器,在此不作限定。
[0060]进一步地,为了降低该系统中冷媒中杂质的含量,还可以在第一节流件6的两端分别串接第一过滤器5和第二过滤器7,在第二节流件9的两端分别串接第三过滤器8和第四过滤器10,在第三节流件的两端分别串接第五过滤器16和第六过滤器12,通过过滤器去除冷媒中的杂质,以提高该空调系统的寿命。并且上述第一过滤器5、第二过滤器7、第三过滤器8、第四过滤器10、第五过滤器16和第六过滤器12应该均为双向过滤器。
[006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6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压缩冷媒蒸汽的压缩机(21)、风侧换热器(3)、空调侧换热器(19)、热水侧换热器(18)、第一四通阀(I)、第二四通阀(2)和第三四通阀(17), 所述第一四通阀(I)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21)的输出端、输入端、第二四通阀(2)的一个连接口和热水侧换热器(18)的第一连接口连通; 所述第二四通阀(2)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第一四通阀的一个连接口、风侧换热器(3)的第一连接口、空调侧换热器(19)的第一连接口和压缩机(21)的输入端连通; 还包括与所述风侧换热器(3)的第二连接口连通的第一节流件(6),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节流件(6)并联的第一单向阀(4); 还包括与所述空调侧换热器(19)的第二连接口连通的第二节流件(9); 还包括与所述热水侧换热器(18)的第二连接口连通的第三节流件; 还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二单向阀(11)和储液罐(14 ),且第三四通阀(17 )的三个连接口分别与储液罐(14)、第二节流件(9)与空调侧换热器(19)之间的管路和第三节流件与热水侧换热器(18)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三四通阀(17)的另外一个连接口封堵; 且所述第一节流件(6 )、第二节流件(9 )、第三节流件和第二单向阀(11)的任意两者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21)的输入端还串接有气液分离器(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件(6)和第二节流件(9)均为电子膨胀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节流件为毛细管(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接于所述毛细管(15)和第六过滤器之间的电磁阀(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侧换热器(3)为翅片式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侧换热器(19)为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筒式换热器或者壳管式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侧换热器(18)为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筒式换热器或者壳管式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串接在所述第一节流件(6)的两端的第一过滤器(5)和第二过滤器(7),分别串接在所述第二节流件(9)的两端的第三过滤器(8)和第四过滤器(10),分别串接在所述第三节流件的两端的第五过滤器(16)和第六过滤器(12)。
【文档编号】F25B41/04GK203824154SQ201420161223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日
【发明者】闾灿荣 申请人: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