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流态冰制造的储冰超微浓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5435发布日期:2019-04-29 15:2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水流态冰制造的储冰超微浓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与保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水流态冰制造的储冰超微浓缩机构。



背景技术:

流态冰由毫米级甚至微米级球状细小冰晶与载液组成了浆状流体,流态冰具有高的载冷能力、强的流动性、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密封性能。流态冰的载冷能力是冷冻冰载冷能力的1.8-4.3倍,流态冰有流体的流动性且柔软,可用泵输送,用于冷却时可以迅速充填到任何缝隙,立即密封包围产品且不会伤害产品表面,冰晶粒子直径0.2-0.8mm的流态冰的比表面积为14000-16000m2/t。流态冰降温速度快,颗粒细小,软滑,对海鲜表面无机械伤害、完整保持鱼体外观和品质,是海产品保鲜的理想冷媒介质。

现有的流态冰制取方法仅有壁面刮削法和过冷法应用于商业领域,壁面刮削法的原理是利用管壳结构使制冷剂在管外吸热促使筒内水膜凝冰,经高速旋转的刮片刮削后与液体混溶形成流态冰。

浙江舟山欧森天元科技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cn104792080a公开了一种流态冰浓缩、均匀、储存及排送罐装置,提高了流态冰的浓度,实现了连续制冰与存储冰,浓度可在20-90%范围内调节,排冰速度快。其原理是排出的流态冰抽入存储罐,冰漂浮而起,底部是含冰率低的冰水,存储罐底部又通过泵5重新抽到制冰机7的输入口,循环制冰以提高含冰率。其缺点是不能根本上解决一次制冰取得高含冰率的问题。

但是,壁面刮削法存在以下问题:

(1)含冰率不能太高,刮削法生产的流态冰含冰率在10-30%,再大了容易堵死。

(2)刮削冰晶颗粒形状为条状或扁圆状,颗粒度明显偏大,如何进一步减小颗粒度也是行业棘手难题。

(3)真正减少制冷剂用量,做到传热效率最大化,方便远近海渔船就地取海水制取流态冰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含冰率超细冰晶粒子的海水流态冰制造装置,特别是提高一种海水流态冰制造的储冰超微浓缩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储冰超微浓缩机构包括储冰筒,储冰筒设有溢流超微粉机构。

进一步地,储冰筒中设有过滤网,将储冰筒分为上储冰腔和下沥水腔,下沥水腔设有回水口;上储冰腔中固定所述溢流超微粉机构,储冰筒外壁环形间隔设有多个外环超微粉机构。

进一步地,溢流超微粉机构包括溢流筒,溢流筒底部设有流态冰入口,溢流筒顶部以倾斜角度的倾斜边溢流,溢流筒顶部正对设有溢流振头,溢流振头具有水平底面和倾斜侧壁,水平底面(正对溢流筒轴向,倾斜侧壁正对倾斜边。

所述储冰超微浓缩机构,在启动5分钟后的流态冰浓度可达到50%以上,流态冰颗粒直径分布在0.05-0.5mm之间,达到渔船出海就地取海水制冰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储冰超微浓缩机构30的主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储冰超微浓缩机构的图1的a-a剖视图。

30储冰超微浓缩机构,31储冰筒,32过滤网,33上储冰腔,34下沥水腔,35回水口,36溢流超微粉机构,37外环超微粉机构,38高浓出冰口,39齿轮泵,36.1溢流筒,36.2流态冰入口,36.3溢流振头,36.4水平底面,36.5倾斜侧壁,36.6倾斜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储冰超微浓缩机构30包括储冰筒31,储冰筒31中设有过滤网32,将储冰筒31分为上储冰腔33和下沥水腔34,下沥水腔34设有回水口35,回水口35通过管道连通刮削制冰机构10的回水入口6。上储冰腔33中固定有溢流超微粉机构36,储冰筒31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储冰筒31的每个壁外设有外环超微粉机构37,储冰筒31一侧壁设有高浓出冰口38,高浓出冰口38连接齿轮泵39。溢流超微粉机构36包括溢流筒36.1,溢流筒底部设有流态冰入口36.2,溢流筒顶部以倾斜角度α的倾斜边36.6溢流,溢流筒顶部正对设有溢流振头36.3,溢流振头36.3具有水平底面36.4和倾斜侧壁36.5,水平底面36.4正对溢流筒轴向,倾斜侧壁36.5正对倾斜边36.6。溢流振头通过变幅杆连接换能器。

流态冰由溢流筒36.1溢流到溢流筒和储冰筒31之间的环形储冰空间中,由外环超微粉机构37的板状振头由外壁传入超声波,进行超声粉碎。

所述储冰超微浓缩机构工作过程为:流态冰溢流时,由溢流超微粉机构36发出的超声波振碎,流到环形储冰空间后由外环超微粉机构37对该流态冰再次粉碎;由于很快即被抽出,所以该过程也是很短的,但是二次超微碎冰已经把一次超声碎冰剩余的大冰粒全部破碎,冰粒直径进一步减小;超微冰粒浓缩,沥水由回水口35送入回水入口,储冰筒内超微冰粒浓度不断提高,获得合适浓度后由齿轮泵输出。

总之,所述储冰超微浓缩机构使冰粒微粒化,在启动5分钟后的流态冰浓度可达到50%以上,流态冰颗粒直径分布在0.05-0.5mm之间,达到渔船出海就地取海水制冰的要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海水流态冰制造的储冰超微浓缩机构,包括储冰筒(31),储冰筒设有溢流超微粉机构(36),储冰筒(31)中设有过滤网(32),将储冰筒(31)分为上储冰腔(33)和下沥水腔(34),下沥水腔(34)设有回水口(35),回水口(35)通过管道连通刮削制冰机构的回水入口,上储冰腔(33)中固定有溢流超微粉机构(36),储冰筒(31)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储冰筒(31)的每个壁外设有外环超微粉机构(37),储冰筒(31)一侧壁设有高浓出冰口(38),高浓出冰口(38)连接齿轮泵(39)。储冰超微浓缩机构使冰粒微粒化,在启动5分钟后的流态冰浓度可达到50%以上,流态冰颗粒直径分布在0.05‑0.5mm之间,达到渔船出海就地取海水制冰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鼎宁;王火生;肖荣;林永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12.25
技术公布日:2019.0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