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5710发布日期:2020-04-21 18:2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油冷器和冷凝器一般作为两个零部件分别安装在汽车前端冷却模块上,需要的安装空间较大,安装配合结构较多,工序较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装效果较好且安全系数较高的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钎焊为一体的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油冷器芯体与冷凝器芯体连接处的集液管内分别设有两道隔板,两道隔板之间的集液管上设有检漏孔,用于检测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泄漏及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因连接处隔板泄漏而引起的内漏。

优选的,所述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共用一组平行相对设置的集液管,该平行相对设置的集液管之间连接固定有多组平行设置的油冷器扁管和多组平行设置的冷凝器扁管,相邻的油冷器扁管之间设有油冷器翅片,相邻的冷凝器扁管之间设有冷凝器翅片。

优选的,所述油冷器芯体一侧的集液管上通过支架固定有该侧集液管相连通的进油管嘴,油冷器芯体另一侧的集液管上通过支架固定有与该侧集液管相连通的出油管嘴。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芯体两侧的集液管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液侧和出液侧,冷凝器芯体一侧的集液管上分别通过支架固定有与该侧集液管进液侧相连通的进液管嘴和与该侧集液管出液侧相连通的出液管嘴,冷凝器芯体另一侧的集液管上固定有与该侧集液管相连通的储液器筒体,该储液器筒体内部由滤网分隔成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与该侧集液管出液侧相连通,出液腔与该侧集液管进液侧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储液器筒体出液腔的侧壁上沿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多个与集液管进液侧相连通的出液口,用于实现介质在冷凝器芯体冷凝器扁管中的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油冷器芯体两侧的集液管上分别设有连接支架,冷凝器芯体一侧的储液器筒体上设有连接支架,冷凝器芯体另一侧的集液管上设有连接支架。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进水管嘴、出水管嘴、进油管嘴和出油管嘴均通过支架安装在集液管上,固定安装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换热器的损坏,增加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在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的连接处采用两道隔板隔开,两道隔板之间的集液管上开有检漏孔,可防止在车辆服役期间任何一个产品泄漏后不会影响另外一个零部件的正常运行,也不会因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连接处隔板泄漏而引起的冷凝器芯体和油冷器芯体介质串腔,进而损坏压缩机或者变速箱,故安全系数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油冷器芯体,2-冷凝器芯体,3-集液管,4-隔板,5-检漏孔,6-进液管嘴,7-连接支架,8-油冷器翅片,9-油冷器扁管,10-冷凝器翅片,11-冷凝器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包括上下设置钎焊为一体的油冷器芯体1和冷凝器芯体2,油冷器芯体1与冷凝器芯体2连接处的集液管3内分别设有两道隔板4,两道隔板4之间的集液管3上设有检漏孔5,用于检测油冷器芯体1和冷凝器芯体2泄漏及油冷器芯体1和冷凝器芯体2因连接处隔板4泄漏而引起的内漏。

本实用新型所述油冷器芯体1和冷凝器芯体2共用一组平行相对设置的集液管3,该平行相对设置的集液管3之间连接固定有多组平行设置的油冷器扁管9和多组平行设置的冷凝器扁管11,相邻的油冷器扁管9之间设有油冷器翅片8,相邻的冷凝器扁管11之间设有冷凝器翅片10。

本实用新型所述油冷器芯体1一侧的集液管3上通过支架固定有该侧集液管3相连通的进油管嘴,油冷器芯体1另一侧的集液管3上通过支架固定有与该侧集液管3相连通的出油管嘴。

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凝器芯体2两侧的集液管3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液侧和出液侧,冷凝器芯体2一侧的集液管3上分别通过支架固定有与该侧集液管3进液侧相连通的进液管嘴6和与该侧集液管3出液侧相连通的出液管嘴,冷凝器芯体2另一侧的集液管3上固定有与该侧集液管3相连通的储液器筒体,该储液器筒体内部由滤网分隔成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与该侧集液管3出液侧相连通,出液腔与该侧集液管3进液侧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储液器筒体出液腔的侧壁上沿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多个与集液管3相连通的出液口,用于实现介质在冷凝器芯体2冷凝器扁管11中的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油冷器芯体1两侧的集液管3上分别设有连接支架7,冷凝器芯体2一侧的储液器筒体上设有连接支架7,冷凝器芯体2另一侧的集液管3上设有连接支架7。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进水管嘴、出水管嘴、进油管嘴和出油管嘴均通过支架安装在集液管上,固定安装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换热器的损坏,增加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的连接处采用两道隔板隔开,两道隔板之间的集液管上开有检漏孔,既可检出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任何一个产品泄漏,也可检出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因连接处隔板泄漏引起的内漏问题。另外,可防止在车辆服役期间任何一个产品泄漏后不会影响另外一个零部件的正常运行,也不会因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连接处隔板内漏而引起冷凝器芯体和油冷器芯体介质串腔,进而损坏压缩机或者变速箱,故安全系数较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钎焊为一体的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油冷器芯体与冷凝器芯体连接处的集液管内分别设有两道隔板,两道隔板之间的集液管上设有检漏孔,用于检测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泄漏及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因连接处隔板泄漏而引起的内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共用一组平行相对设置的集液管,该平行相对设置的集液管之间连接固定有多组平行设置的油冷器扁管和多组平行设置的冷凝器扁管,相邻的油冷器扁管之间设有油冷器翅片,相邻的冷凝器扁管之间设有冷凝器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器芯体一侧的集液管上通过支架固定有该侧集液管相连通的进油管嘴,油冷器芯体另一侧的集液管上通过支架固定有与该侧集液管相连通的出油管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芯体两侧的集液管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进液侧和出液侧,冷凝器芯体一侧的集液管上分别通过支架固定有与该侧集液管进液侧相连通的进液管嘴和与该侧集液管出液侧相连通的出液管嘴,冷凝器芯体另一侧的集液管上固定有与该侧集液管相连通的储液器筒体,该储液器筒体内部由滤网分隔成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与该侧集液管出液侧相连通,出液腔与该侧集液管进液侧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筒体出液腔的筒体侧壁上沿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多个与集液管进液侧相连通的出液口,用于实现介质在冷凝器芯体冷凝器扁管中的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器芯体两侧的集液管上分别设有连接支架,冷凝器芯体一侧的储液器筒体上设有连接支架,冷凝器芯体另一侧的集液管上设有连接支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冷器‑冷凝器一体式换热器,包括上下设置钎焊为一体的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油冷器芯体与冷凝器芯体连接处的集液管内分别设有两道隔板,两道隔板之间的集液管上设有检漏孔,用于检测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泄漏及油冷器芯体和冷凝器芯体因连接处隔板泄漏而引起的内漏。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装效果较好且安全系数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猛;程艮强;李建杰;曹佳晨;周彦忱;李跃兵;张志国;赵晓歌;杨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