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系统用外置油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4563发布日期:2020-05-22 21:5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系统用外置油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冷凝系统用外置油分。



背景技术:

现代制冷工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在市场迅猛增长、国际竞争激烈、节能和环保迫切要求的背景下,受微电子、计算机、新型材料和其他相关工业领域技术进步的渗透和促进,现代制冷技术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并具备了新的发展前景。

油分离器的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以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地运行。压缩机工作时会有一部分润滑油随着压缩机的做功和制冷剂一起被排入高压仓进入高压管,这样系统中就会有润滑油的存在,这样会造成压缩机缺油而损坏。这样就会在系统中安装一个油分离器,把润滑油气分离开来,润滑油直接回到压缩机,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张晓莹6212261702040172538

例如,在专利208419301u中就提到了一种新型螺杆机外置油分离器,包含底座、底圈、下封头、导流板、菱形丝网、筒体、滤芯固定板、滤芯、丝网挡板、出管、上封头、进管、截止阀、吸液管等,筒体的两端分别设上封头和下封头焊接,下设底座,上封头连接出管,筒体的内设滤芯固定板,滤芯固定板上端设和滤芯,滤芯上端设丝网挡板,滤芯固定板的下端位置设菱形丝网,菱形丝网下端连接导流板,进管横向连接筒体并与筒体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油气混合气进入油分离器后,的多块导流板叠加起来的分油面积是现有的油分离器的几倍,所以分油效果更好,由于分油率高,节省了油损耗和制造成本,同时换热系数提高,能耗比有很大提升,用电量下降。

上述结构中,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由于油分离器的外侧具有冷冻油进口、冷冻油出口、低位油镜、高位油镜等多个零件及接口,部件较多,分布比较杂乱,安装走线时线路的排布也就比较的杂乱,不方便安装及后续的维护等;由于油分离器设计为外置式结构,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油分离器是直接暴露在外的,而如果整个制冷系统都是露天使用的话,油分离器也是直接暴露在外的,在下雨天气时,对于油分离器的恒温传感器、视镜等位置的外侧就容易附着有雨水,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布合理,方便后续布线,防雨效果好的冷凝系统用外置油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凝系统用外置油分,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油分筒体,所述油分筒体为一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油分筒体的底端支撑在一支撑座上,在油分筒体的顶端具有一制冷剂出口,在油分筒体的侧端具有制冷剂进口、冷冻油进口、冷冻油出口、低位油镜、高位油镜、恒温传感器、油加热器、油位开关接口,其中,冷冻油进口、冷冻油出口上下并列分布,高位油镜、低位油镜上下并列分布,且高位油镜、低位油镜位于冷冻油出口的一侧,油位开关接口、恒温传感器、油加热器沿着油分筒体的圆周方向并列分布于冷冻油出口的另一侧;

所述油分筒体的外侧位于高位油镜、油位开关接口、恒温传感器、油加热器的上方均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呈倒v字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油分筒体的上端位于制冷剂出口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安全阀、一检修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冷冻油进口、冷冻油出口、高位油镜、低位油镜、油位开关接口、恒温传感器、油加热器等部件在油分筒体外侧的分布位置进行合理的设计,位置分布比较清晰明了,方便后续的布线。

在高位油镜、油位开关接口、恒温传感器、油加热器的上方设置倒v字形挡板,则是对油分筒体上侧留下的水滴或雨水进行遮挡导流,避免影响这些部件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系统用外置油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系统用外置油分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系统用外置油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冷凝系统用外置油分,包括

一油分筒体1,油分筒体1为一空心圆柱体结构,油分筒体1的上下两侧分别具有一上封头11、一下封头12,油分筒体1的下封头12的底端支撑在一支撑座13上,在油分筒体1的顶端具有一制冷剂出口9,在油分筒体1的侧端具有制冷剂进口2、冷冻油进口3、冷冻油出口5、低位油镜8、高位油镜7、恒温传感器14、油加热器4、油位开关接口10,其中,制冷剂进口2位于油分筒体1的上侧端,冷冻油进口3、冷冻油出口5上下并列分布,高位油镜7、低位油镜8上下并列分布,且高位油镜7、低位油镜8位于冷冻油出口5的一侧,油位开关接口10、恒温传感器4、油加热器4沿着油分筒体1的圆周方向并列分布于冷冻油出口5的另一侧。通过对冷冻油进口3、冷冻油出口5、高位油镜7、低位油镜8、油位开关接口10、恒温传感器14、油加热器4等部件在油分筒体1外侧的分布位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各个部件的位置分布比较清晰明了,方便后续的布线。

在油分筒体1的外侧位于高位油镜7、油位开关接口10、恒温传感器14、油加热器4的上方均设置有一挡板6,挡板6呈倒v字形状。在高位油镜、油位开关接口、恒温传感器、油加热器的上方设置倒v字形挡板,则是对油分筒体上侧留下的水滴或雨水进行遮挡导流,避免影响这些部件的正常使用。

在油分筒体1的上端位于制冷剂出口9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安全阀、一检修阀。对于安全阀的设置,则是为了对油分筒体1内的压力进行控制,提高安全系数,而检修阀的设置,则是为了方便后续的检修。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凝系统用外置油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油分筒体,所述油分筒体为一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油分筒体的底端支撑在一支撑座上,在油分筒体的顶端具有一制冷剂出口,在油分筒体的侧端具有制冷剂进口、冷冻油进口、冷冻油出口、低位油镜、高位油镜、恒温传感器、油加热器、油位开关接口,其中,冷冻油进口、冷冻油出口上下并列分布,高位油镜、低位油镜上下并列分布,且高位油镜、低位油镜位于冷冻油出口的一侧,油位开关接口、恒温传感器、油加热器沿着油分筒体的圆周方向并列分布于冷冻油出口的另一侧;

所述油分筒体的外侧位于高位油镜、油位开关接口、恒温传感器、油加热器的上方均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呈倒v字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系统用外置油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筒体的上端位于制冷剂出口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安全阀、一检修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系统用外置油分,包括一油分筒体,在油分筒体的顶端具有一制冷剂出口,在油分筒体的侧端具有制冷剂进口、冷冻油进口、冷冻油出口、低位油镜、高位油镜、恒温传感器、油加热器、油位开关接口,其中,冷冻油进口、冷冻油出口上下并列分布,高位油镜、低位油镜上下并列分布,且高位油镜、低位油镜位于冷冻油出口的一侧,油位开关接口、恒温传感器、油加热器沿着油分筒体的圆周方向并列分布于冷冻油出口的另一侧,油分筒体的外侧位于高位油镜、油位开关接口、恒温传感器、油加热器的上方均设置有一挡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冷冻油进口、冷冻油出口、高位油镜等部件进行合理的设计,位置分布比较清晰明了,方便后续的布线。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欧意姆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