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9880发布日期:2020-05-12 19:0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冷凝器,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均采用风冷式结构,其冷凝原理是:让外界空气强制通过冷凝器的散热片,将高温的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带走,使之成为液态制冷剂。高温制冷剂蒸气在进入冷凝器冷凝管后,靠近进气阀的散热扁管通过的制冷剂蒸气较多,扁管温度偏高,而远离进气阀的散热扁管通过的高温蒸气较少,扁管散热作用不明显,整体表现出散热扁管使用程度不均匀,由此造成经过散热扁管的制冷剂存在部分液化不完全,出液阀的输出压力变化不均。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高效利用散热扁管,稳定冷凝器输出压力的汽车冷凝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包括:一次集流管(1)、曲变深度芯体(2)与二次集流管(3);所述一次集流管(1)和二次集流管(3)设置在曲变深度芯体(2)的两侧,并分别与曲变深度芯体(2)连通;

所述一次集流管(1)包括进气阀(101)、出气阀(102)、分流管(103)与第一隔板(104);

所述曲变深度芯体(2)包括曲变深度扁管(201)与扰流带(202),所述曲变深度扁管(201)与所述分流管(103)连通,且曲变深度扁管(201)在分流管(103)中的插入深度呈曲线变化,曲线的分布包括下凸型插入深度分布(a)与上凸型插入深度分布(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的散热扁管在分流管的深度呈上凸和下凸型曲线下降,使靠近进气阀的散热扁管进气阻力增大,减少其进气量,而远离进气阀的散热扁管可以相应地提高进气量,从而提高整个散热区扁管的利用率;隔板的加装使用,使经过扁管的制冷剂再次通过干燥瓶进行稳压过滤,减少了冷凝器输出的压力波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中心剖面局部放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中心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俯视中心剖面局部放大图,包括:一次集流管1、曲变深度芯体2与二次集流管3;所述一次集流管和二次集流管设置在曲变深度芯体的两侧,并分别与曲变深度芯体连通;

所述一次集流管1包括进气阀101、出气阀102、分流管103与第一隔板104;

所述曲变深度芯体2包括曲变深度扁管201与扰流带202,所述曲变深度扁管201与所述分流管103连通,且曲变深度扁管201在分流管103中的插入深度呈曲线变化,曲线的分布包括下凸型插入深度分布曲线a与上凸型插入深度分布b。其中曲线c为插入深度最大扁管端面所在的平面,下凸型曲变深度扁管插入深度分布曲线,从离进气阀最近扁管开始到离进气阀最远扁管,扁管插入深度的下降量呈递减等差数列分布。上凸型曲变深度扁管插入深度分布曲线,从离进气阀最近扁管开始到离进气阀最远扁管,扁管插入深度的下降量呈递增等差数列分布。

如图2所示为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俯视示意图,高温制冷剂气体经过集流管1进入至曲变深度芯体2的曲变深度扁管201,流经二次集流管3通过再分配至曲变深度芯体2,形成气液混合物,从集流管隔板104另一侧流出,在过程中实现热交换与制冷剂的冷却。

所述进气阀101、出气阀102均与分流管103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隔板104位于分流管103的下部,将分流管103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

如图3所示为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中心剖面示意图,上述二次集流管3包括集流管301、干燥瓶302、滤网303与第二隔板304;所述集流管301与干燥瓶302连接;所述滤网303设置在干燥瓶302的底部;所述第二隔板304位于集流管301的下部,将集流管301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

上述曲变深度扁管201与所述分流管103通过钎焊固定。

上述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的散热扁管在分流管的深度呈下凸和上凸型曲线下降,使靠近进气阀的散热扁管进气阻力增大,减少其进气量,而远离进气阀的散热扁管可以相应地提高进气量,从而提高整个散热区扁管的利用率;隔板的加装使用,使经过扁管的制冷剂再次通过干燥瓶进行稳压过滤,减少了冷凝器输出的压力波动。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次集流管(1)、曲变深度芯体(2)与第二次集流管(3);所述第一次集流管(1)和第二次集流管(3)设置在曲变深度芯体(2)的两侧,并分别与曲变深度芯体(2)连通;

所述第一次集流管(1)包括进气阀(101)、出气阀(102)、分流管(103)与第一隔板(104);

所述曲变深度芯体(2)包括曲变深度扁管(201)与扰流带(202),所述曲变深度扁管(201)与所述分流管(103)连通,且曲变深度扁管(201)在分流管(103)中的插入深度呈曲线变化,曲线的分布包括下凸型插入深度分布(a)与上凸型插入深度分布(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101)、出气阀(102)均与分流管(103)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隔板(104)位于分流管(103)的下部,将分流管(103)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集流管(3)包括第三集流管(301)、干燥瓶(302)、滤网(303)与第二隔板(304);所述第三集流管(301)与干燥瓶(302)连接;所述滤网(303)设置在干燥瓶(302)的底部;所述第二隔板(304)位于第三集流管(301)的下部,将第三集流管(301)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变深度扁管(201)与所述分流管(103)通过钎焊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曲变深度稳压配流汽车冷凝器,包括一次集流管、曲变深度芯体与二次集流管;一次集流管和二次集流管设置在曲变深度芯体的两侧,并分别与曲变深度芯体连通;一次集流管包括进气阀、出气阀、分流管与第一隔板;曲变深度芯体包括曲变深度扁管与扰流带,曲变深度扁管与所述分流管连通,且曲变深度扁管在分流管中的插入深度呈曲线变化,曲线的分布包括下凸型插入深度分布与上凸型插入深度分布。本实用集成了配流稳压的作用,通过控制散热扁管在分流管内的深度,为冷凝器中的冷凝剂进行配流,提高散热扁管的散热效率,加装隔板,使经过扁管的制冷剂再次通过干燥瓶进行稳压过滤,降低了冷凝器制冷剂输出压力的波动,提高了冷凝器冷凝制冷剂的能力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涛;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揭阳市美度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