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0774发布日期:2021-07-02 19:2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



背景技术:

动态冰蓄冷技术是指用制冷剂直接与水进行热交换,使水结成絮状冰晶;同时,生成和溶化过程不需二次热交换,由此大大提高了空调的能效。冰浆的孔隙远大于固态冰,且与回水直接进行热交换,负荷响应性能很好。冰蓄冷是夜间电价低谷低负荷时间利用蓄冰介质的显热及其相变过程的潜热迁移等特性,将能量以冰的形式蓄存起来,然后在用电高峰时间释放这些冷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装机容量,而且在用电高峰时期就可以少开甚至不开主机。可以将电网高峰时间的用电量转移至电网低谷时使用,达到节约运行费用的目的。

在动态冰的制造过程中,传统的动态冰储冷设备对制冷剂的利用率较低,从而导致动态冰制造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竖直均匀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中央处竖直设置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外圈管,所述制冷管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内圈管,所述固定筒的顶端水平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外圈管和内圈管的顶端与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外圈管的内壁和制冷管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外螺旋道,所述内圈管的外壁与制冷管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内螺旋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的底部向下固定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均匀设置的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制冷管的底端伸出固定筒,且共同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制冷剂输入管,制冷剂输入管的右端伸出箱体的右侧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制冷管的顶端位于固定筒内部,且共同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制冷剂输出管,所述制冷剂输出管穿过固定筒,且左端伸出箱体的左侧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外圈管与制冷管之间形成外冷却腔,外冷却腔顶端与进水管连通,底端设置为开口,所述内圈管与制冷管之间形成内冷却腔,内冷却腔顶端与进水管连通,底端设置为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外圈管的外壁外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层,第一隔热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保温层,所述内圈管的内壁内侧设置有第二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内下方设置为漏斗状,且底端中央处向下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底端向外侧下方倾斜连接有导料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均匀设置固定筒,固定筒内设置制冷管,制冷管内外两侧分别设置内圈管和外圈管,并且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内分别设置内螺旋道和外螺旋道,提高制冷剂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动态冰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中固定筒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中外圈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中内圈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底座、3固定筒、4制冷管、5外圈管、6内圈管、7制冷剂输入管、8制冷剂输出管、9进水管、10外螺旋道、11内螺旋道、12下料管、13导料管、14第一隔热层、15第一保温层、16第二隔热层、17第二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包括箱体1,箱体1内竖直均匀设置有固定筒3,固定筒3内中央处竖直设置有制冷管4,制冷管4内有制冷剂,制冷管4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外圈管5,制冷管4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内圈管6,固定筒3的顶端水平设置有进水管9,外圈管5和内圈管6的顶端伸出制冷管4与进水管9固定连接,且制冷管4的顶端的内外侧壁向上延伸与进水管9密封连接,外圈管5的内壁和制冷管4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外螺旋道10,内圈管6的外壁与制冷管4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内螺旋道11,水通过制冷管4的内外两侧流入固定筒3,通过外螺旋道10和内螺旋道11延长水流与制冷管4的接触路径,提高制冷剂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动态冰制造效率。

箱体1的底部向下固定焊接有底座2,底座2包括均匀设置的支撑柱,对箱体1进行稳定支撑。

制冷管4为环形管,且顶端和底端均封闭,制冷管4的底端伸出固定筒3,相邻制冷管4底端之间连通,且右侧制冷管4底端向右连通有水平设置的制冷剂输入管7,制冷剂输入管7的右端伸出箱体1的右侧侧壁,制冷剂输入管7内的制冷剂进入各个固定筒3的制冷管4内,将固定筒3内流过的水制成动态冰。

制冷管4的顶端位于固定筒3内部,相邻制冷管4顶端之间连通,连通管穿过固定筒3,且左侧制冷管4顶端向左连通有水平设置的制冷剂输出管8,制冷剂输出管8的左端伸出箱体1的左侧侧壁,制冷管4内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输出管8回到外界制冷剂供给装置内往复循环。

外圈管5与制冷管4之间形成外冷却腔,外冷却腔顶端与进水管9连通,底端设置为开口,内圈管6与制冷管4之间形成内冷却腔,内冷却腔顶端与进水管9连通,底端设置为开口,进水管9内的水进入各个固定筒3的外冷却腔和内冷却腔内进行制冰,动态冰从底部落下。

外圈管5的外壁外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层14,第一隔热层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保温层15,内圈管6的内壁内侧设置有第二隔热层16,第二隔热层1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保温层17,减少冷气散发。

箱体1内下方设置为漏斗状,且底端中央处向下连接有下料管12,下料管12的底端向外侧下方倾斜连接有导料管13,动态冰进入下料管12内,通过导料管13向外排出进行收集储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输入管7进入各个固定筒3内的制冷管4中,然后通过制冷剂输出管8回到制冷剂供给装置内循环往复,使得制冷管4中有流动的制冷剂,水通过进水管9进入各个固定筒3中制冷管4内外两侧的外冷却腔和内冷却腔内,并分别通过外螺旋道10和内螺旋道11,制冷剂对其制冷形成动态冰,动态冰落下到达箱体1底部的下料管12内,通过导料管13向外排出进行收集储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竖直均匀设置有固定筒(3),所述固定筒(3)内中央处竖直设置有制冷管(4),所述制冷管(4)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外圈管(5),所述制冷管(4)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内圈管(6),所述固定筒(3)的顶端水平设置有进水管(9),所述外圈管(5)和内圈管(6)的顶端与进水管(9)固定连接,所述外圈管(5)的内壁和制冷管(4)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外螺旋道(10),所述内圈管(6)的外壁与制冷管(4)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内螺旋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向下固定焊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包括均匀设置的支撑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4)的底端伸出固定筒(3),且共同连通有水平设置的制冷剂输入管(7),制冷剂输入管(7)的右端伸出箱体(1)的右侧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4)的顶端位于固定筒(3)内部,且共同连通有水平设置的制冷剂输出管(8),所述制冷剂输出管(8)的左端伸出箱体(1)的左侧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管(5)与制冷管(4)之间形成外冷却腔,外冷却腔顶端与进水管(9)连通,底端设置为开口,所述内圈管(6)与制冷管(4)之间形成内冷却腔,内冷却腔顶端与进水管(9)连通,底端设置为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管(5)的外壁外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层(14),第一隔热层(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保温层(15),所述内圈管(6)的内壁内侧设置有第二隔热层(16),第二隔热层(1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保温层(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下方设置为漏斗状,且底端中央处向下连接有下料管(12),所述下料管(12)的底端向外侧下方倾斜连接有导料管(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动态冰储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竖直均匀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中央处竖直设置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外圈管,所述制冷管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内圈管,所述固定筒的顶端水平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外圈管和内圈管的顶端与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外圈管的内壁和制冷管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外螺旋道,所述内圈管的外壁与制冷管的内壁之间均匀设置有内螺旋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均匀设置固定筒,固定筒内设置制冷管,制冷管内外两侧分别设置内圈管和外圈管,并且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内分别设置内螺旋道和外螺旋道,提高制冷剂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动态冰制造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胜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森乐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0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