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及其电解除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75877发布日期:2023-06-07 22:4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冰箱及其电解除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及其电解除氧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出现了能够对冰箱的制冷抽屉进行除氧的除氧模块,其利用电化学反应消耗储物间室的氧气,通常电化学反应需要液态的电解液用于导电,而在除氧模块使用过程中,电解液可能出现泄漏的风险,进而可能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冰箱及其电解除氧装置。

2、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一旦电解液从电解仓中泄漏,利用罩壳的容置腔收集泄漏出的电解液。

3、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避免容置腔内的电解液二次泄漏。

4、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除氧装置,用于通过电化学反应分离流经其内的空气中的氧气,包括:罩壳,其内具有容置腔;电解仓,其内具有用于盛装电解液的电解腔,并且电解仓设置于容置腔内,以便利用容置腔收集从电解腔泄漏的电解液。

5、可选地,罩壳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相扣合以形成容置腔。

6、可选地,前壳还包括:前面板;前侧围板,形成于前面板的周缘,并朝靠近后壳的方向延伸,前侧围板还包括形成于前面板下缘的底板和形成于前面板两侧缘的两个前侧板,底板用于构成罩壳的底壁;后围板,形成于底板的末端,并向上延伸,并且后围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前侧板的底部相连。

7、可选地,后壳还包括:后面板,与前面板相对;后侧围板,形成于后面板除下缘的其余各周缘,并朝前壳方向延伸,后面板的下缘与后围板的上缘相对接,且后侧围板与前侧围板相对接。

8、可选地,后面板在其下缘处形成有用于贴靠于后围板内表面的第一搭接部;且/或后侧围板在其末端处形成有用于贴靠于前侧围板内表面的第二搭接部。

9、可选地,后面板的下缘与后围板的上缘的对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层;且/或后侧围板与前侧围板的对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层。

10、可选地,后围板开设有用于排出电解液的排废孔。

11、可选地,前面板具有开口;电解除氧装置还包括:冷却凝露板,设置于容置腔,并位于开口处,冷却凝露板开设有多个进风口,以允许外部空气进入容置腔,从而进入电解仓。

12、可选地,该电解除氧装置还包括:冷源板,暴露于罩壳的外部,并与冷却凝露板相连,配置成向冷却凝露板传导冷量,以利用冷却凝露板凝结流经其上的水汽。

13、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电解除氧装置。

14、本发明的电解除氧装置,由于电解仓整体设置在罩壳的容置腔内,因此一旦出现电解液泄露事故时,罩壳可作为电解仓的保护罩,利用容置腔收集泄露的电解液,防止电解液与其他设备接触,提高电解除氧装置的可靠性。

15、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电解除氧装置,罩壳包括相扣合的前壳和后壳,前壳包括前面板、前侧围板和后围板,前侧围板包括形成于前面板下缘的底板和形成于前面板两侧缘的两个前侧板,底板用于构成罩壳的底壁,当前壳与后壳扣合后,罩壳的底壁上不存在安装缝隙,避免了电解液二次泄漏的风险。

16、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解除氧装置,用于通过电化学反应分离流经其内的空气中的氧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除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解除氧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及其电解除氧装置,该电解除氧装置用于通过电化学反应分离流经其内的空气中的氧气,并包括罩壳和电解仓,罩壳内具有容置腔,电解仓内具有用于盛装电解液的电解腔,并且电解仓设置于容置腔内,以便利用容置腔收集从电解腔泄漏的电解液。本发明的电解除氧装置的罩壳可作为电解仓的保护罩,利用容置腔收集泄露的电解液,防止电解液与其他设备接触,提高电解除氧装置的可靠性,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黄璐璐,费斌,苗建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