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0649发布日期:2022-02-09 11:13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


背景技术:

2.传统sd-1500h除湿机有2个高压风机,4个冷却器给蜂巢提供低温风,功率较高且安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的除湿机存在的耗能较高、安装不便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采用单离心风机和单冷却器来给蜂巢提供低温风,功率低且安装方便。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包括:
6.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7.循环过滤器,所述循环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循环过滤器与所述进风口联通;
8.蜂巢,所述蜂巢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蜂巢与所述循环过滤器联通;
9.循环离心风机,所述循环离心风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循环离心风机与蜂巢联通;
10.再生风机,所述再生风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再生风机与所述循环离心风机联通;
11.冷却器,所述冷却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再生风机联通,且所述冷却器还与所述出风口联通。
12.上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中,所述循环过滤器设置有第一进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进风口正对,所述循环过滤器还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联通。
13.上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中,所述循环离心风机上设置有第一通风管道,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蜂巢联通,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再生风机联通。
14.上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中,还包括:蜂巢转轮,所述蜂巢转轮设置在所述蜂巢内,所述蜂巢转轮上设置有除湿区、再生区和冷却区,所述除湿区分别与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一端联通,所述再生区与所述再生风机联通,所述冷却区与所述冷却器联通。
15.上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中,还包括: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湿区、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一端联通。
16.上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中,还包括:再生过滤器,所述再生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再生过滤器与所述再生风机联通。
17.上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中,所述冷却器内设置有若干冷却片。
18.上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中,若干冷却片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冷却器内。
19.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离心风机和单冷却器来给蜂巢提供低温风,功率低且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的整体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的蜂巢转轮的示意图。
23.附图中:1、箱体;101、进风口;102、出风口;2、循环过滤器;201、第一进口;202、第一出口;3、蜂巢;301、蜂巢转轮;302、除湿区;303、再生区;304、冷却区;4、循环离心风机;401、第一通风管道;5、再生风机;6、冷却器;7、第一连接管道;8、再生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的蜂巢转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包括:箱体1、循环过滤器2、蜂巢3、循环离心风机4、再生风机5和冷却器6,箱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循环过滤器2设置在箱体1内,且循环过滤器2与进风口101联通,蜂巢3设置在箱体1内,蜂巢3与循环过滤器2联通,循环离心风机4设置在箱体1内,循环离心风机4与蜂巢3联通,再生风机5设置在箱体1内,再生风机5与循环离心风机4联通,冷却器6设置在箱体1内,冷却器6与再生风机5联通,且冷却器6还与出风口101联通。
26.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循环过滤器2设置有第一进口201,第一进口201与进风口101正对,循环过滤器2还设置有第一出口202,第一出口202与第一进口102联通。
2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28.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2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所示,循环离心风机4上设置有第一通风管道401,第一通风管道401的一端与蜂巢3联通,第一通风管道401的另一端与再生风机5联通。
30.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还包括:蜂巢转轮301,蜂巢转轮301设置在蜂巢3内,蜂巢转轮301上设置有除湿区302、再生区303和冷却区304,除湿区302分别与第一出口202、第一通风管道401的一端联通,再生区303与再生风机5联通,冷却区304与冷却器6联通,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蜂巢3被蜂巢3吸附,然后
经再生区303被再生风机5产生的加热空气脱附,两股气流同时作用在蜂巢3上,并随着蜂巢转轮301的转动,使得空气中的水分不断被吸附又被再生空气所脱附而排出,这样就形成干燥空气吹出去。
31.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还包括:第一连接管道7,第一连接管道7设置在箱体1内,第一连接管道7的两端分别与除湿区302、第一通风管道401的一端联通。
32.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还包括:再生过滤器8,再生过滤器8设置在箱体1内,再生过滤器8与再生风机5联通。
3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冷却器6内设置有若干冷却片。
3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若干冷却片等间距的设置在冷却器6内。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6.首先外部的湿热的空气在循环离心风机4的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循环过滤器2和冷却器6进入蜂巢3,然后在再生风机5的作用下,使得进入蜂巢3的风不断地被吸附脱附湿气,从而形成干燥风吹出外部。
37.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离心风机和单冷却器来给蜂巢3提供低温风,功率低且安装方便。
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循环过滤器,所述循环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循环过滤器与所述进风口联通;蜂巢,所述蜂巢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蜂巢与所述循环过滤器联通;循环离心风机,所述循环离心风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循环离心风机与蜂巢联通;再生风机,所述再生风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再生风机与所述循环离心风机联通;冷却器,所述冷却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再生风机联通,且所述冷却器还与所述出风口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过滤器设置有第一进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进风口正对,所述循环过滤器还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离心风机上设置有第一通风管道,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蜂巢联通,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再生风机联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蜂巢转轮,所述蜂巢转轮设置在所述蜂巢内,所述蜂巢转轮上设置有除湿区、再生区和冷却区,所述除湿区分别与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一端联通,所述再生区与所述再生风机联通,所述冷却区与所述冷却器联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除湿区、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一端联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生过滤器,所述再生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再生过滤器与所述再生风机联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内设置有若干冷却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若干冷却片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冷却器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风量单冷却单风机除湿机,属于除湿机的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循环过滤器、蜂巢、循环离心风机、再生风机和冷却器,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循环过滤器设置在箱体内,且循环过滤器与进风口联通,蜂巢设置在箱体内,蜂巢与循环过滤器联通,循环离心风机设置在箱体内,循环离心风机与蜂巢联通,再生风机设置在箱体内,再生风机与循环离心风机联通,冷却器设置在箱体内,冷却器与再生风机联通,且冷却器还与出风口联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离心风机和单冷却器来给蜂巢提供低温风,功率低且安装方便。功率低且安装方便。功率低且安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6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