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用油分离机及极低温冷冻机用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4243发布日期:2023-09-24 04:2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用油分离机及极低温冷冻机用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低温冷冻机用的压缩机所具备的压缩机用油分离机以及极低温冷冻机用压缩机。


背景技术:

1、连接于极低温冷冻机的压缩机具备油分离机。油分离机具备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具备:第一筒状部、第二筒状部、过滤构件、及制冷剂的导入管。过滤装置中,第一筒状部位于径方向的最外侧。第二筒状部位于第一筒状部内,而过滤构件位于第二筒状部与第一筒状部之间。导入管中的下方的端部位于第二筒状部内,且导入管的位于下方的端部的导入口位于第二筒状部的上端。第一筒状部及第二筒状部分别具有贯穿筒状部的多个贯穿孔。从导入口导入过滤装置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二筒状部的贯穿孔而到达过滤构件。制冷剂在过滤构件中分离成油与冷却气体。被过滤构件捕捉的油藉由本身重量在过滤构件内移动而积存在过滤构件的下方,并从过滤构件的下方导出至过滤装置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392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2、再者,由于过滤装置的导入管的导入口位于第二筒状部的上端,因此从导入口排放至第二筒状部内的制冷剂容易从第二筒状部的上方朝向过滤构件的上方移动。因而,藉由过滤构件所捕捉的油大部分需要从过滤构件的上方朝向下方移动。藉此,应从过滤构件导出的量的油不容易积存在过滤构件下方,其结果是油不容易从过滤装置甚至油分离机导出。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从油分离机导出油的压缩机用油分离机、及极低温冷冻机用压缩机。

4、解决技术课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5、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用油分离机具备:具有筒状的第一筒状部,其沿着垂直方向而延伸,且具备连通上述第一筒状部的内与外的第一连通部;导入管,其沿着上述垂直方向而延伸,并将含油的制冷剂导入上述第一筒状部内;及过滤构件,其在与上述垂直方向相交的剖面中,位于上述第一筒状部与上述导入管之间,所述压缩机用油分离机搭载于极低温冷冻机用的压缩机,上述导入管具备导入口,该导入口将上述制冷剂导入上述第一筒状部内,上述导入口位于比在上述垂直方向的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中央靠下方的位置。

6、一实施方式的极低温冷冻机用压缩机具备上述压缩机用油分离机。采用上述压缩机用油分离机时,由于导入口位于比在垂直方向的第一筒状部的中央靠下方,因此从导入口排放的制冷剂,相比过滤构件的上方,更容易向过滤构件的下方供给。藉此,油容易积存于过滤构件的下方,而积存于过滤构件的油容易通过第一筒状部的第一连通部而导出至第一筒状部的外部。藉此,在油分离机中从制冷剂所分离的油容易导出至油分离机的外部。

7、上述压缩机用油分离机中,上述导入口亦可以包含沿着与上述垂直方向相交的方向而贯穿上述导入管的孔。采用该压缩机用油分离机时,导入管与仅在端部具备导入口的情况相比,能增加朝向过滤构件的下方并从导入口排放的制冷剂量。藉此,被过滤构件捕捉的油容易积存于过滤构件的下方。

8、上述压缩机用油分离机中,上述导入口由沿着与上述垂直方向相交的方向而贯穿上述导入管的1个以上的上述孔而构成,上述导入管具有位于第一筒状部内的端部。上述导入管亦可以具备堵塞该端部的盖部。

9、采用上述压缩机用油分离机时,从导入口排放至导入管外部的制冷剂,比过滤构件的上方容易排放至过滤构件的下方。藉此,在过滤构件中的油的捕捉量产生从上方朝向下方而变大的分布。如此,由于越是过滤构件的上方,油的捕捉量越小,因而能够抑制在过滤构件的上方,与油所分离的冷却气体的通过受到油阻碍。另外,由于越是过滤构件的下方,油的捕捉量越大,因而能够缩短油藉由本身重量而移动的距离,能容易将油导出至油分离机的外部。

10、上述压缩机用油分离机中,上述导入管亦可以从上述垂直方向的下方朝向上方,延伸至上述垂直方向中比上述第一筒状部的上述中央靠下方的位置。采用该压缩机用油分离机时,流经导入管的制冷剂从垂直方向的下方朝向上方导入至第一筒状部内。藉此,由于容易从过滤构件的上方至下方供给制冷剂,因此能缩小过滤构件中不利用于分离油的区域。其结果是,能提高过滤构件分离油的效率。

11、上述压缩机用油分离机中,上述导入口亦可以由沿着与上述垂直方向相交的方向而贯穿上述导入管的多个圆形孔而构成,上述多个圆形孔位于上述导入管的外周面中的、靠近上述导入管的上述端部的部分。

12、采用上述压缩机用油分离机时,由于导入口由多个孔构成,因此,即使制冷剂从一个孔排放困难,仍能从其他孔排放制冷剂。此外,由于多个圆形孔位于端部附近,因此与多个圆形孔位于更靠下方的位置时比较,能扩大过滤构件在垂直方向上捕捉油的区域。

13、上述压缩机用油分离机中,亦可以进一步具备第二筒状部,其沿着上述垂直方向延伸,并在与上述垂直方向相交的剖面中,位于上述导入管与上述过滤构件之间,上述第二筒状部具备在与上述垂直方向相交的方向与上述导入口相对的相对部,并在上述相对部以外的部分具备第二连通部,上述第二连通部使上述第二筒状部的内与外连通。

14、采用上述压缩机用油分离机时,由于第二连通部不在相对部,因此从导入口排放的制冷剂中,朝向相对部排放的制冷剂与相对部发生碰撞。藉此,朝向相对部排放的制冷剂沿着朝向比相对部靠下方的方向移动至过滤构件。因而,能缩短被过滤构件捕捉的油藉由本身重量而移动的距离,能容易将油导出至油分离机外部。此外,由于从油分离的冷却气体容易通过过滤器,因此能容易将冷却气体导出至油分离机外部。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用油分离机,具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用油分离机,其中,所述导入口包含沿着与所述垂直方向相交的方向而贯穿所述导入管的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用油分离机,其中,所述导入口由沿着与所述垂直方向相交的方向而贯穿所述导入管的一个以上的所述孔而构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用油分离机,其中,所述导入管是从所述垂直方向的下方朝向上方,延伸至所述垂直方向中的比所述第一筒状部的所述中央靠下方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用油分离机,其中,所述导入口是由沿着与所述垂直方向相交的方向而贯穿所述导入管的多个圆形孔而构成,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机用油分离机,其中,进一步具备第二筒状部,所述第二筒状部沿着所述垂直方向延伸,并在与所述垂直方向相交的剖面中,位于所述导入管与所述过滤构件之间,

7.一种极低温冷冻机用压缩机,其中,具备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用油分离机。


技术总结
搭载于极低温冷冻机用的压缩机的油分离机(10)具备:第一筒状部(11),其具有沿着垂直方向而延伸的筒状,且具备连通第一筒状部(11)的内与外的第一连通部(11a);导入管(12),其沿着垂直方向而延伸,将含油的制冷剂导入第一筒状部(11)内;及过滤构件(13),其在与垂直方向相交的剖面中,位于第一筒状部(11)与导入管(12)之间。导入管(12)具备将制冷剂导入第一筒状部(11)内的导入口(12a)。导入口(12a)位于比在垂直方向的第一筒状部(11)的中央靠下方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平塚聪,吉野航平,古川雅之,原山俊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爱发科低温泵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