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31548发布日期:2024-01-06 23:2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某些型号的冰箱、冷柜等制冷设备的门体上安装有显示屏等元件,这些元件需要通过线束与制冷设备内的控制组件连接。现有的一种走线方式是在门体上安装与铰链相邻的导线结构,导线结构内设置有导线通道。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与控制组件连接的线束穿过开口后,穿入导线通道,再从导线通道进入门体内部。但是,位于箱体顶部的导线结构占据一定的空间,降低了制冷设备的空间利用率。特别是针对嵌入橱柜内的嵌入式制冷设备,由于橱柜内空间有限,导线结构占据的空间使制冷设备装入橱柜内部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体打开方向可左右互换的制冷设备。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3、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向前第开口的间室和收容室;

4、预埋盒,所述预埋盒设置在所述收容室内,所述预埋盒具有向前开口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沿左右方向排布;

5、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

6、门体,所述门体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前方,所述门体内设置有穿线通道;

7、导线结构,所述导线结构安装于所述门体,并从所述门体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置腔内部,所述导线结构内部具有与所述穿线通道相通的导线通道,所述导线结构相对所述第二容置腔活动。

8、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通道延伸至所述导线结构伸入所述第二容置腔内的一端并形成进线口。

9、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组件的前侧安装有接头,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门体线束,所述门体线束连接于所述接头,且所述门体线束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开口穿入第二容置腔内部,并依次穿过所述进线口、导线通道、穿线通道。

10、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埋盒具有分隔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的前侧具有凹部,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凹部上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使所述门体线束穿过的穿线孔。

11、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容置腔小于第一容置腔,所述预埋盒具有沿左右方向分布并所述第一容置腔相通的第一出线口和第二出线口,所述第一出线口与所述第二出线口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后方。

12、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铰链固定件和铰链组件,所述铰链固定件连接于所述预埋盒和箱体,所述铰链组件与所述铰链固定件连接,所述门体与所述铰链组件连接。

13、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埋盒具有两个分别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左右两侧的第二容置腔,两个所述铰链固定件沿左右方向对称安装在预埋盒上;

14、所述制冷设备具有所述铰链组件与右侧的所述铰链固定件连接、所述导线结构伸入右侧的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第一状态,和所述铰链组件与左侧的所述铰链固定件连接、所述导线结构伸入左侧的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第二状态。

15、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一装饰盖,当所述制冷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装饰盖遮盖右侧的所述第二容置腔,当所述制冷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装饰盖遮盖左侧的所述第二容置腔。

16、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第二容置腔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两个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顶壁和底壁均设置有沿纵向相对称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装饰盖的后侧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扣持的第一扣持部、两个沿纵向对称设置且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槽扣持的第二扣持部。

17、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装饰盖具有用于使所述第二容置腔暴露的第一开口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开口上的挡块,所述第一开口在纵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挡块在纵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装饰盖还具有第一挡块固定部和第二挡块固定部,所述第一挡块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挡块固定部沿纵向分布;

18、当所述制冷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一挡块固定部连接,当所述制冷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挡块所述第二挡块固定部连接。

19、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沿左右方向对称的第二装饰盖和第三装饰盖,当所述制冷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装饰盖遮盖右侧的所述第二容置腔,当所述制冷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装饰盖遮盖左侧的所述第二容置腔。

20、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装饰盖和第三装饰盖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容置腔暴露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

21、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顶壁和/或底壁设置有第三卡槽、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水平延伸且延伸方向与左右方向呈预设的角度,且所述导向槽在所述预埋盒的前侧形成开口;

22、所述第二装饰盖的后侧具有与右侧的第三卡槽配合的第三扣持部、与右侧的所述导向槽配合的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三装饰盖的后侧具有与左侧的第三卡槽配合的第四扣持部、与左侧的所述导向槽配合的第二导向块。

23、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装饰盖的后侧还具有用于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底壁上的第一承托块。所述第三装饰盖的后侧还具有用于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底壁上的第二承托块。

24、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埋盒包括上下对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斜面部,所述下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部相适配的第二斜面部,所述第一斜面部的前端低于所述第一斜面部的后端,或所述第一斜面的前端高于所述第一斜面部的后端。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导线结构可有效避免在门体开闭过程中出现门体线束被拉扯的现象,且可适应各种运动轨迹的门体。当门体旋转时,与门体的电子元件连接的线束和导线结构跟随门体移动,在线束移动的过程中导线结构保护线束。由于导线结构延伸至预埋盒,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通道延伸至所述导线结构伸入所述第二容置腔内的一端并形成进线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的前侧安装有接头,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门体线束,所述门体线束连接于所述接头,且所述门体线束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开口穿入第二容置腔内部,并依次穿过所述进线口、导线通道、穿线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盒具有分隔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的前侧具有凹部,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凹部上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使所述门体线束穿过的穿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小于第一容置腔,所述预埋盒具有沿左右方向分布并所述第一容置腔相通的第一出线口和第二出线口,所述第一出线口与所述第二出线口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链固定件和铰链组件,所述铰链固定件连接于所述预埋盒和箱体,所述铰链组件与所述铰链固定件连接,所述门体与所述铰链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盒具有两个分别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左右两侧的第二容置腔,两个所述铰链固定件沿左右方向对称安装在预埋盒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装饰盖,当所述制冷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装饰盖遮盖右侧的所述第二容置腔,当所述制冷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装饰盖遮盖左侧的所述第二容置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容置腔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两个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顶壁和底壁均设置有沿纵向相对称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装饰盖的后侧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扣持的第一扣持部、两个沿纵向对称设置且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槽扣持的第二扣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盖具有用于使所述第二容置腔暴露的第一开口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开口上的挡块,所述第一开口在纵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挡块在纵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装饰盖还具有第一挡块固定部和第二挡块固定部,所述第一挡块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挡块固定部沿纵向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左右方向对称的第二装饰盖和第三装饰盖,当所述制冷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装饰盖遮盖右侧的所述第二容置腔,当所述制冷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装饰盖遮盖左侧的所述第二容置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饰盖和第三装饰盖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容置腔暴露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顶壁和/或底壁设置有第三卡槽、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水平延伸且延伸方向与左右方向呈预设的角度,且所述导向槽在所述预埋盒的前侧形成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饰盖的后侧还具有用于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底壁上的第一承托块。所述第三装饰盖的后侧还具有用于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底壁上的第二承托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盒包括上下对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斜面部,所述下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部相适配的第二斜面部,所述第一斜面部的前端低于所述第一斜面部的后端,或所述第一斜面的前端高于所述第一斜面部的后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预埋盒、控制组件、导线结构,箱体具有向前第开口的间室和收容室;预埋盒设置在收容室内,预埋盒具有向前开口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控制组件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门体设置在箱体的前方,门体内设置有穿线通道;导线结构安装于门体,并从门体延伸至第二容置腔内部,导线结构内部具有与穿线通道相通的导线通道,导线结构相对第二容置腔活动。通过导线结构可有效避免在门体开闭过程中出现门体线束被拉扯的现象,且可适应各种运动轨迹的门体。当门体旋转时,与门体的电子元件连接的线束和导线结构跟随门体移动,在线束移动的过程中导线结构保护线束。由于导线结构延伸至预埋盒,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祥,王栋,刘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