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器的冷媒混合装置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0058发布日期:2024-01-26 16:1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用于空调器的冷媒混合装置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冷媒混合装置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1、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是影响空调器换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冷媒循环回路中冷媒的状态则会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冷媒通常处于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共存的状态,尤其当冷媒经过具有折弯的管路时,由于离心作用,远离折弯中心位置的冷媒为气相冷媒,这就导致冷媒循环管路中的冷媒为非均相冷媒,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现有空调器会在冷媒循环回路中设置文丘里式分液器,以使冷媒以均相分流至各个支路中,然而,文丘里式分液器会增大冷媒的压力,影响冷媒循环回路中冷媒的紊流程度,进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此外,仅依靠文丘里式分液器促使冷媒相态均匀的效果有限,依旧无法保证冷媒以均相状态进入换热器,进而无法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2、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空调器的冷媒混合装置和空调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用于空调器的冷媒混合装置的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冷媒混合装置,所述冷媒混合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冷媒混合构件和第二冷媒混合构件,

3、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冷媒混合腔,所述冷媒混合腔分别与所述冷媒混合装置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媒混合构件和所述第二冷媒混合构件沿冷媒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冷媒混合腔内。

4、在上述冷媒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冷媒混合构件包括多个混合管,

5、多个所述混合管呈螺旋交叉设置,所述混合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媒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混合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媒出口相连通。

6、在上述冷媒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管的螺距沿冷媒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7、在上述冷媒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合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混合管整体呈双锥螺旋状。

8、在上述冷媒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冷媒混合构件为涡轮风扇,所述涡轮风扇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连。

9、在上述冷媒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媒混合腔包括第一冷媒混合腔和第二冷媒混合腔,

10、所述第一冷媒混合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媒混合腔和所述第二冷媒混合腔的交界处,所述第二冷媒混合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媒混合腔内。

11、在上述冷媒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媒混合装置还包括冷媒输入管和冷媒输出管,

12、所述冷媒输入管与所述第一冷媒混合腔相连通,所述冷媒输出管与所述壳体相连,且所述冷媒输出管与所述混合管相连通。

13、在上述冷媒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媒输入管和所述冷媒输出管呈相对设置。

14、在上述冷媒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冷媒混合腔呈圆锥状,所述第二冷媒混合腔呈圆柱状。

15、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冷媒混合装置。

16、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冷媒混合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冷媒混合构件和第二冷媒混合构件,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冷媒混合腔,所述冷媒混合腔分别与所述冷媒混合装置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媒混合构件和所述第二冷媒混合构件沿冷媒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冷媒混合腔内。基于上述结构设置,本发明的冷媒混合装置在冷媒混合腔内依次设置第一冷媒混合构件和第二冷媒混合构件,以便通过第一冷媒混合构件对经过冷媒混合装置的冷媒进行初步混合,然后通过第二冷媒混合构件对冷媒进行二次混合,以达到充分混合冷媒的目的,保证进入换热器的冷媒为均相冷媒,进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升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17、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个呈螺旋交叉设置的混合管通过使冷媒盘旋经过以提高冷媒混合的均匀度,即,进一步提升冷媒混合装置的混合效果,进一步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升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18、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混合管的螺距沿冷媒流动方向逐渐减小的设置方式既能够逐渐增大冷媒的流速促进冷媒混合,还能够使经过混合管混合的冷媒汇合以进一步促进冷媒混合,进而进一步有效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19、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两个混合管的设置方式既能够有效保证冷媒的混合均匀度,还能够有效避免冷媒的流速过大导致冷媒的紊流程度过高,进而有效保证冷媒能够以均相稳定流速的状态进入换热器中进行换热,提升空调器的换热效果。此外,双锥螺旋状能够使经过混合管的冷媒以不同的方向对冲碰撞混合,以进一步提升冷媒的混合均匀度,进一步有效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升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20、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涡轮风扇能够对经过冷媒混合装置的冷媒进行有效的预混合,涡轮风扇的设置能够对第二冷媒混合构件的冷媒混合效果起到初步保障的作用,以使冷媒在依次经过涡轮风扇和第二冷媒混合构件后能够充分混合,进而保证进入换热器的冷媒为均相冷媒,有效保证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21、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冷媒输入管和冷媒输出管的设置能够使冷媒以相对稳定的流速进入和流出所述冷媒混合装置,即,冷媒输入管和冷媒输出管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冷媒的紊流程度,有效避免冷媒经过冷媒混合装置后紊流程度过高的问题,进而有效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22、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冷媒输入管和冷媒输出管呈相对设置的设置方式能够进一步有效避免冷媒经过冷媒混合装置后紊流程度过高的问题,有效保证冷媒的流动稳定性,进而有效保证空调器的换热效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23、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冷媒混合腔呈圆锥状,第二冷媒混合腔呈圆柱状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冷媒的流速在进入冷媒混合装置后降低,以有效避免冷媒因流速过快未经第一冷媒混合构件预混合便进入第二冷媒混合构件中的问题,有效保证第一冷媒混合构件和第二冷媒混合构件能够对冷媒进行充分混合,进而有效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升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冷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混合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冷媒混合构件和第二冷媒混合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媒混合构件包括多个混合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的螺距沿冷媒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混合管整体呈双锥螺旋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混合构件为涡轮风扇,所述涡轮风扇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混合腔包括第一冷媒混合腔和第二冷媒混合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混合装置还包括冷媒输入管和冷媒输出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输入管和所述冷媒输出管呈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混合腔呈圆锥状,所述第二冷媒混合腔呈圆柱状。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媒混合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冷媒混合装置和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用于空调器的冷媒混合装置的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冷媒混合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冷媒混合构件和第二冷媒混合构件,壳体内形成有冷媒混合腔,冷媒混合腔分别与冷媒混合装置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相连通,第一冷媒混合构件和第二冷媒混合构件沿冷媒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于冷媒混合腔内。基于此,本发明的冷媒混合装置通过第一冷媒混合构件对经过冷媒混合装置的冷媒进行初步混合,然后通过第二冷媒混合构件对冷媒进行二次混合,以达到充分混合冷媒的目的,保证进入换热器的冷媒为均相冷媒,进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升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孙辉,赵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