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26731发布日期:2024-05-17 13:0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特别是涉及一种冷柜。


背景技术:

1、对于装配玻璃柜门的高端酒柜而言,最优先需要解决的是整机热负荷及热负荷的波动。

2、分析酒柜的保温性能,玻璃柜门无疑是急需改善的最薄弱环节,玻璃门自身的绝热能力很弱,并且蓄能能力很弱,环境的热量很容易通过玻璃门体进入柜体内部,在压缩机停机期间,引起间室温度快速回升,导致间室温度波动大且上下温差大。目前一般方法是减少压缩机停机时间,热负荷低的条件下,压缩机低转速长时间运行。

3、然而,这个方法容易被用户投诉一直有压缩机、风机噪音,而且压缩机长时间运行,对整机化霜很不利(化霜时需要压缩机停机)。

4、因此,现有技术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柜,以解决现有技术装配玻璃柜门的冷柜在压缩机停机期间柜内间室温度波动大且上下温差大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柜,包括:

3、柜体,其内限定有制冷腔室;

4、制冷循环系统,其设置于所述柜体内,具有开机模式和停机模式;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处于开机模式时对所述制冷腔室进行制冷;

5、柜门,其与所述柜体活动连接,用于开闭所述制冷腔室;所述柜门包括门框、内层玻璃板和外层玻璃板,所述内层玻璃板和所述外层玻璃板的中部为可视区域,外周为用于与所述门框装配的丝印区域,所述内层玻璃板和所述外层玻璃板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内充满液态工质;

6、内循环管路,其装配于所述外层玻璃板的内表面与丝印区域对应的位置;所述内循环管路的进口端接入所述夹层的上部,所述内循环管路的出口端接入所述夹层的下部;

7、第一循环动力件,其接入所述内循环管路,用于驱动液态工质流动;

8、主控单元,其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及所述第一循环动力件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被配置为:

9、当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处于停机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循环动力件启动,使所述夹层内的液态工质通过所述内循环管路形成自下而上的循环。

1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1、柜内管路,其设置于所述柜体内;

12、补液管,其装配于所述外层玻璃板的内表面与丝印区域对应的位置,所述补液管的第一端穿出所述门框接入所述柜内管路,所述补液管的第二端接入所述夹层的下部,用于向所述夹层内充注液态工质;

13、排液管,其装配于所述外层玻璃板的内表面与丝印区域对应的位置,所述排液管的第一端穿出所述门框接入所述柜内管路;

14、第二循环动力件,其接入由所述柜内管路、补液管及排液管构成的外循环管路,用于驱动液态工质流动;

15、电动阀,其接入所述内循环管路及所述排液管的第二端,所述电动阀用于控制所述内循环管路及所述排液管的通闭。

1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电动阀及所述第二循环动力件电连接,主控单元被配置为:

17、在所述夹层内充满液态工质前,控制所述电动阀切换至所述内循环管路闭路且所述排液管通路的状态,控制所述第二循环动力件启动,使液态工质从所述补液管注入所述夹层至所述排液管有液态工质排出后,控制所述第二循环动力件停止运行,并控制所述电动阀切换至所述内循环管路通路且所述排液管闭路的状态。

1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9、第一传感器,其用于检测当前的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

20、第二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柜门下部的第一温度;

21、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分别连通压缩机的出口端及冷凝器的入口端的连通管;

22、所述柜内管路经过所述冷凝器的周边,使流经所述柜内管路的液态工质温度上升后流入所述补液管。

2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第一传感器及所述第二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被配置为:

24、通过所述环境湿度和所述环境温度得到当前对应的露点温度,当所述第一温度不高于所述露点温度时,控制所述电动阀切换至所述内循环管路闭路且所述排液管通路的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二循环动力件启动,使流经所述柜内管路的温度上升的液态工质通过所述补液管注入所述夹层,并通过所述外循环管路形成自下而上的循环。

2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26、第一传感器,其用于检测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

27、第二传感器,其用于检测柜门下部的第一温度;

28、加热组件,其设置于夹层的下部,用于加热液态工质。

2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及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被配置为:

30、通过所述环境湿度和所述环境温度得到当前对应的露点温度,当所述第一温度不高于所述露点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运行,并控制所述电动阀切换至所述内循环管路通路且所述排液管闭路的状态,以及控制第一循环动力件启动,使所述夹层内的液态工质通过所述内循环管路形成自下而上的循环。

3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单元被配置为:

32、当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露点温度2℃时,控制所述加热组件停止运行。

3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为温湿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柜体的顶部;

34、所述第二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柜门的底部。

3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框的上设置有铰链孔,所述补液管的第一端及所述排液管的第一端均通过所述铰链孔穿出所述门框。

36、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冷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37、本发明可在压缩机停机期间控制液态工质循环系统工作,使柜门夹层内的液态工质形成自下而上的循环,从而形成流动的“液帘”,有效减少外界辐射热量对柜内间室温度的影响,减缓柜内间室温度的回升速度,从而减小柜内间室的温度波动。同时,由于流动的“液帘”平衡了柜门的上下温差,从而有效减小了柜内间室的上下温差,改善了柜内间室的存储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冷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冷柜,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冷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冷柜,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冷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冷柜,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冷柜,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4或6的冷柜,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冷柜,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柜,包括柜体、制冷循环系统、柜门、内循环管路、第一循环动力件和主控单元,其内限定有制冷腔室;柜门包括门框以及形成夹层的内层玻璃板和外层玻璃板,夹层内充满液态工质;内循环管路装配于外层玻璃板的内表面,其进口端接入夹层的上部,出口端接入夹层的下部;第一循环动力件接入内循环管路;主控单元被配置为:当制冷循环系统处于停机模式时,控制第一循环动力件启动,使夹层内的液态工质通过内循环管路形成自下而上的循环。本发明可在压缩机停机期间控制液态工质循环系统工作,减缓柜内间室温度的回升速度,从而减小间室温度波动,且减小了间室的上下温差,改善了柜内间室的存储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民,蔡金伶,孙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