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器及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82801发布日期:2023-12-14 17:4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油气分离器及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及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1、立式油气分离器的分油原理是压缩机排气高速进入油气分离器后,通过相关措施改变气体流向切向冲刷油气分离器的内壁,利用离心力作用分离润滑油,最终是润滑油沿着筒体内壁流下,而气体沿着顶部出管进入系统。一般进气管内气流速度为10~25m/s,气流通过筒体的速度不应大于0.3m/s,油分高度与油分直径的比值为3.6左右。当油气分离器进气管内的气体流速下降时,可能会造成离心力不足、分油效率下降。

2、相关的申请专利202110944696.3应用回收系统进行在线测试的制冷剂回收,它们所涉及的回收系统运行时,其回收压缩机的低压制冷剂吸气经过第一油气分离器时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与常规的油气分离器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无法实现高效率的油分离效果,制冷设备滞留在室外机组的润滑油更有可能进入回收压缩机,从而发生润滑油混杂,影响回收压缩机的润滑油量。专利202110944696.3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回收压缩机一般是采用排气量比较小的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回收,因此在回收时的制冷剂流量就会相应减小,经过油气分离器的制冷剂流速下降,无法满足原有的大规格油气分离器的分离速度,因此分油效果不佳。

3、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油气分离器对于不同排量压缩机的适应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及换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气分离器对于不同排量压缩机的适应效果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连接的出油管、出气管和进气管路系统,其中,进气管路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进气口;至少两个排气口;进气管路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进气管路系统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口通入流体并通过至少一个排气口排出流体,当进气管路系统通过进气口通入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改变时,进气管路系统排出流体时通过的排气口的数量改变。

3、进一步地,当进气管路系统通过进气口通入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增大时,进气管路排出流体时通过的排气口的数量增多。

4、进一步地,进气口为两个并分别为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由第二进气口通入流体时,流体由与第二进气口对应的排气口排出;由第一进气口通入流体时,当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未超过预设值时,流体由与第一进气口对应的排气口排出;由第一进气口通入流体时,当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超过预设值时,流体由与第一进气口对应的排气口和与第二进气口对应的排气口排出。

5、进一步地,进气管路系统还包括通断切换结构,通断切换结构通过位置改变以实现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对应的排气口连通,或者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对应的排气口隔离,通断切换结构在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超过预设值时改变位置。

6、进一步地,进气口为两个并分别为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排气口为两个并分别为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进气管路系统还包括:外部管路,外部管路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内部管路,内部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外部管路的内部,且内部管路具有第二排气口,且由第二进气口进入外部管路的流体能够通过内部管路远离第二排气口的一端的第三进气口进入内部管路。

7、进一步地,第一进气口的口径大于等于第二进气口的口径;第一进气口的口径和第二进气口的口径均大于第三进气口的口径。

8、进一步地,内部管路具有第二排气口的一端由第一排气口处伸出;或者内部管路具有第二排气口的一端与第一排气口平齐设置。

9、进一步地,外部管路包括主管路以及分别与主管路连通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主管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构成三通管路结构,主管路远离第一支路的一端具有第一排气口,第一支路远离主管路的一端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二支路远离主管路的一端具有第二进气口。

10、进一步地,内部管路具有第二排气口的一端位于主管路的内部,内部管路具有第三进气口的一端位于第二支路的内部。

11、进一步地,进气管路系统还包括通断切换结构,通断切换结构活动设置在第二支路的内部,当第一进气口通入的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超过预设值时,通断切换结构沿靠近第二进气口的方向运动,由第一进气口通入的流体的至少一部分由第一排气口排出,由第一进气口通入的流体的至少另一部分由第三进气口进入内部管路并由第二排气口排出。

12、进一步地,第二支路沿竖直方向延伸,当第一进气口通入的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未超过预设值时或者进气管路系统未通过第一进气口通入流体时或者由第二进气口通入流体时,通断切换结构套设在内部管路靠近第三进气口的一端,以将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隔离开。

13、进一步地,第二支路沿竖直方向延伸,通断切换结构包括滑环,滑环具有与内部管路配合的避让孔,以使滑环套设在内部管路靠近第三进气口的一端,内部管路对应滑环的下方设置有变径段,变径段的直径大于避让孔的直径。

14、进一步地,外部管路还包括多个定位环,内部管路具有第二排气口的一端套设有至少一个定位环,且定位环与主管路的内侧壁抵接;变径段远离滑环的一端套设有至少一个定位环,且定位环与第二支路的内侧壁抵接。

15、进一步地,定位环包括:内环,内环套设在内部管路上;外环,外环的直径大于内环的直径并与主管路或者第二支路的内侧壁抵接;连接筋,连接筋为多个,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内环和外环连接。

16、进一步地,内部管路对应定位环设置有弯折段,定位环套设在弯折段的弯折部分。

17、进一步地,进气管路系统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支路具有第二进气口的一端。

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油气分离器。

19、进一步地,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排气量不同,且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分别与油气分离器的不同的进气口连通。

20、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连接的出油管、出气管和进气管路系统,其中,进气管路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进气口和至少两个排气口;进气管路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进气管路系统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口通入流体并通过至少一个排气口排出流体,当进气管路系统通过进气口通入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改变时,进气管路系统排出流体时通过的排气口的数量改变。

21、使用本申请中的油气分离器时,当不同排量的压缩机与油气分离器连通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进气口与不同的压缩机连通,并且当压缩机的排量增大时,此时通过对应的进气口的流体的流量和压力增大并且进气管路系统排出流体时通过的排气口的数量改变,从而能够改变进气管路系统排出的流体的速度,进而保证了流体进入油气分离器的壳体时的速度,以保证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因此,本申请的油气分离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气分离器对于不同排量压缩机的适应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以及与所述壳体(10)连接的出油管(20)、出气管(30)和进气管路系统(40),其中,所述进气管路系统(4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进气管路系统(40)通过所述进气口通入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增大时,所述进气管路排出流体时通过的所述排气口的数量增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为两个并分别为第一进气口(50)和第二进气口(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系统(40)还包括通断切换结构(70),所述通断切换结构(70)通过位置改变以实现所述第一进气口(50)与所述第二进气口(60)对应的所述排气口连通,或者所述第一进气口(50)与所述第二进气口(60)对应的所述排气口隔离,所述通断切换结构(70)在所述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超过预设值时改变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为两个并分别为第一进气口(50)和第二进气口(60),所述排气口为两个并分别为第一排气口(80)和第二排气口(90),所述进气管路系统(40)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管路(100)包括主管路(110)以及分别与所述主管路(110)连通的第一支路(120)和第二支路(130),所述主管路(110)、所述第一支路(120)和所述第二支路(130)构成三通管路结构,所述主管路(110)远离所述第一支路(120)的一端具有所述第一排气口(80),所述第一支路(120)远离所述主管路(110)的一端具有所述第一进气口(50),所述第二支路(130)远离所述主管路(110)的一端具有所述第二进气口(6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管路(200)具有所述第二排气口(90)的一端位于所述主管路(110)的内部,所述内部管路(200)具有所述第三进气口(210)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支路(130)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系统(40)还包括通断切换结构(70),所述通断切换结构(70)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130)的内部,当所述第一进气口(50)通入的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超过预设值时,所述通断切换结构(70)沿靠近所述第二进气口(60)的方向运动,由所述第一进气口(50)通入的流体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第一排气口(80)排出,由所述第一进气口(50)通入的流体的至少另一部分由所述第三进气口(210)进入所述内部管路(200)并由所述第二排气口(90)排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130)沿竖直方向延伸,当所述第一进气口(50)通入的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未超过预设值时或者所述进气管路系统(40)未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50)通入流体时或者由所述第二进气口(60)通入所述流体时,所述通断切换结构(70)套设在所述内部管路(200)靠近所述第三进气口(210)的一端,以将所述第一进气口(50)和所述第二进气口(60)隔离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130)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通断切换结构(70)包括滑环(71),所述滑环(71)具有与所述内部管路(200)配合的避让孔(711),以使所述滑环(71)套设在所述内部管路(200)靠近所述第三进气口(210)的一端,所述内部管路(200)对应所述滑环(71)的下方设置有变径段(220),所述变径段(220)的直径大于所述避让孔(711)的直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管路(100)还包括多个定位环(14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140)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管路(200)对应所述定位环(140)设置有弯折段(230),所述定位环(140)套设在所述弯折段(230)的弯折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系统(40)还包括单向阀(300),所述单向阀(30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130)具有所述第二进气口(60)的一端。

17.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及换热系统。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连接的出油管、出气管和进气管路系统,其中,进气管路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进气口;至少两个排气口;进气管路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进气管路系统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口通入流体并通过至少一个排气口排出流体,当进气管路系统通过进气口通入流体的压力和/或流量改变时,进气管路系统排出流体时通过的排气口的数量改变。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气分离器对于不同排量压缩机的适应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优,卢冠卫,林海佳,李志军,王晨龙,赖桃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