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液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7803发布日期:2023-04-19 12:5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满液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满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1、满液式蒸发器因为其换热效率高,而在制冷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满液式蒸发器为两介质换热,大多只采用了一种换热介质和一种制冷剂。制冷剂在蒸发器壳程蒸发,管程通另外一种换热介质。即只针对一个换热介质的流通回路,因此其只能用于单个换热系统的热量交换。这样的系统应用到应用到集中供热的热电联产热泵系统中时,管程换热介质为电厂热源水,通过制冷循环将电厂热源水热量提取到供热端,因此只需要一个换热介质的流通回路是可以满足使用要求的。

2、而为了达到节能减排效果,现有的供热系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大量采用了多热源供热的系统设计,因此需要从多个热源中进行热交换。针对双热源供热,尤其是热电联产与城市余热双热源供热场景,由于涉及两组独立的换热回路,彼此隔离,因此上述用于单换热介质回路的满液式蒸发器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满液式蒸发器不能直接用于多个热源供热的换热系统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满液式蒸发器。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由壳体、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形成位于壳体内部的盛有制冷剂的内腔;

3、内腔中设置有多个连接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的换热管;

4、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上各自分别设置有两个彼此隔离的混流室;第一端盖上的一个混流室与第二端盖上的一个混流室通过多个换热管连通,供第一换热介质流动,第一端盖上余下的混流室与第二端盖上余下的混流室通过另外的换热管连通,供第二换热介质流动。

5、优选的,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混流室与第二混流室,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三混流室与第四混流室,第三混流室与第一混流室通过换热管连通用于第一换热介质所在回路换热;第二混流室与第四混流室通过另外的换热管连通用于第二换热介质所在回路的换热。

6、优选的,所述第一混流室上设置第一介质入口,所述第三混流室上设置第一介质出口,所述第二混流室上设置第二介质入口,所述第四混流室上设置第二介质出口。

7、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混流室或所述第三混流室之一中隔离出第一介质入口混流区与第一介质出口混流区,第一介质入口混流区上开设第一介质入口,第一介质出口混流区上开设第一介质出口;

8、在所述第二混流室或所述第四混流室之一中隔离出了第二介质入口混流区与第二介质出口混流区,第二介质入口混流区上开设第二介质入口,第二介质出口混流区上开设第二介质出口。

9、优选的,第一混流室与第二混流室通过第一隔板分隔,第三混流室与第四混流室通过第二隔板分隔;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10、优选的,在垂直所述壳体轴向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在水平方向的位置相同。

11、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开设有制冷剂入口,壳体的上方开设有制冷剂出口,并在内腔内制冷剂入口上方铺设有轴向延伸的匀流孔板使从制冷剂入口出流的制冷剂分布均匀。

12、本实用新型的满液式蒸发器在同一换热腔内设置了两组彼此独立的换热介质通路,因此可以实现同时从两路热源回路中集成换热,尤其适用于采用了多种热源供热的大项项目的集成供热系统中。该满液式蒸发器的使用可以避免集成供热系统中由于对每个换热回路设计单独的蒸发器导致的场地占用,设备增加,系统复杂度升高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1)两端的第一端盖(2)与第二端盖(3),由壳体(1)、第一端盖(2)与第二端盖(3)形成位于壳体(1)内部的盛有制冷剂(c)的内腔(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端盖(2)上设置有第一混流室(21)与第二混流室(22),第二端盖(3)上设置有第三混流室(31)与第四混流室(32),第三混流室(31)与第一混流室(21)通过换热管(4)连通用于第一换热介质(a)所在回路换热;第二混流室(22)与第四混流室(32)通过另外的换热管(4)连通用于第二换热介质(b)所在回路的换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流室(21)上设置第一介质入口(23),所述第三混流室(31)上设置第一介质出口(33),所述第二混流室(22)上设置第二介质入口(24),所述第四混流室(32)上设置第二介质出口(3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混流室(21)或所述第三混流室(31)之一中隔离出第一介质入口混流区(88)与第一介质出口混流区(89),第一介质入口混流区(88)上开设第一介质入口(23),第一介质出口混流区(89)上开设第一介质出口(3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混流室(21)与第二混流室(22)通过第一隔板(25)分隔,第三混流室(31)与第四混流室(32)通过第二隔板(35)分隔;第一隔板(25)与第二隔板(35)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所述壳体(1)轴向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隔板(25)与所述第二隔板(35)在水平方向的位置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液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开设有制冷剂入口(12),壳体(1)的上方开设有制冷剂出口(14),并在内腔(11)内制冷剂入口(12)上方铺设有轴向延伸的匀流孔板(13)使从制冷剂入口(12)出流的制冷剂(c)分布均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包括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由壳体、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形成位于壳体内部的盛有制冷剂的内腔;内腔中设置有多个连接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的换热管;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上各自分别设置有两个彼此隔离的混流室;第一端盖上的一个混流室与第二端盖上的一个混流室通过多个换热管连通,供第一换热介质流动,第一端盖上余下的混流室与第二端盖上余下的混流室通过另外的换热管连通,供第二换热介质流动。该满液式蒸发器在同一换热腔内设置了两组彼此独立的换热介质通路,因此可以实现同时从两路热源回路中集成换热,尤其适用于采用了多种热源供热的大项项目的集成供热系统中。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伟,孙建东,张增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