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气管组件及压缩机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6222发布日期:2023-09-24 01:0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气管组件及压缩机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吸气管组件,还涉及一种压缩机组系统。


背景技术:

1、压缩机并联是一种目前常用的制冷机组系统设计,其中两台压缩机并联,即双压缩机并联是最常见的设计。在双压缩机并联的系统中,系统运行时,在压缩机的驱动下,气态冷媒携带着少量液态冷媒和压缩机润滑油从吸气总管进口进入吸气总管,再分别分配到吸气分歧管中,通过吸气分歧管分别回流至两台并联的压缩机内。

2、在吸气总管向两台压缩机分配的过程中,若出现液态冷媒及润滑油分配不均匀的情况,则会导致并联的两台压缩机油槽内油位高度不相等,即造成某一台压缩机缺油而另一台压缩机油量或液态冷媒过多的情况,此类情况对压缩机的运行安全有很大风险,严重时可导致压缩机损毁。

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行业内做了很多设计,比较常见的有:吸气总管与两组吸气分歧管连接的三通管的位置高度低于压缩机吸气口高度,使得吸气分歧管的进口位置低于吸气分歧管的出口位置,使得吸气分歧管内的冷媒及润滑油,必须依靠压缩机的吸气口压力与三通管处压力之差的作用,才能带回压缩机内。此时,若能保证两组吸气分歧管的阻力降相等,就将实现三通管处冷媒及润滑油均匀的向两台压缩机内分配。

4、但经过大量的实践和实验发现,由于管路设计、管材内壁粗糙度不完全一致、管路加工工艺、组装制造等原因,造成两组吸气分歧管的阻力降并不能完全相等。从而导致进入并联的两台压缩机的冷媒及润滑油,或轻微或严重的出现分配不均,两台压缩机内油位不等高的情况出现。

5、除此之外,冷媒及润滑油在吸气总管及总管之前的管道内流动时,由于液态冷媒和润滑油与气态冷媒密度不同,在惯性作用下,容易出现密度较大的液态物质偏离管壁一侧的情况,如果液态冷媒和润滑油沿着吸气总管内管壁的某一侧前进,在分配时就容易偏向该侧的吸气分歧管,造成双压缩机并联系统中两个压缩机得到的油液不均匀。出现此类情况时,若吸气总管与两组吸气分歧管连接的三通管的位置高度还是高于压缩机吸气口高度,即吸气分歧管的进口位置高于吸气分歧管的出口位置时,液态冷媒及润滑油与气态冷媒密度不同带来的惯性影响将会进一步被放大,会进一步加重分配不均匀的程度。

6、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是无法绝对实现并联压缩机的液、气分配的均匀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在压缩机运行一定时间后进行停机动作,失去压缩机的驱动后,冷媒及润滑油都不再流动,管路内流体分配的各类因素都被屏蔽,此时就将实现理论上的两台压缩机内压力的平衡,从而在油平衡管的作用下,两台压缩机的油槽内油位将恢复到等高位置;待并联压缩机油位平衡后,可再次按需求开机运行。

7、虽然此方法理论上可行,但根据实际测试发现,停机后的油平衡时间或短或长,某些情况下出现长时间无法油位平衡的情况。

8、为此,如何保证停机油平衡的有效性、快速性,成为该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并联压缩机系统停机后油位不能平衡、平衡时间长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使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气管组件,该吸气管组件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的解决压缩机并联系统中,压缩机停机后压缩机油位仍不能平衡、平衡所需时间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吸气管组件的压缩机组系统。

2、一种吸气管组件,用于压缩机并联系统,包括吸气总管及与所述吸气总管连通的多组吸气分歧管,所述吸气总管和所述吸气分歧管通过三通管连接;所述吸气分歧管与压缩机数量一一对应,所述吸气分歧管的出口与对应的压缩机吸气口连接;在每组所述吸气分歧管的出口端水平管路上、靠近压缩机吸气口位置,通过气平衡管将各组所述吸气分歧管出口段相连通。

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平衡管的高度高于所述三通管的高度。

4、优选的,所述气平衡管的高度高于所述吸气分歧管的高度。

5、具体地,所述气平衡管的内截面积为所述吸气分歧管的内截面积的0.5%及以上。

6、优选的,所述气平衡管的两端及中部位置分别设置避震部件。

7、具体地,避震部件为管路增加u型弯结构、阻尼胶包裹管路或管路配重阻尼块。

8、优选的,所述气平衡管的u型弯结构,分别位于2个或3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

9、通过逻辑分析和实验测试发现,压缩机并联系统中,压缩机停机后无法实现油平衡或无法快速实现油平衡的原因在于:来自吸气总管的冷媒中液态冷媒及润滑油在三通管及吸气分歧管与三通管等高的部分管路内聚集,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聚集液体量越多;同时,在系统停机后,聚集液态冷媒及润滑油丧失了回流至压缩机内的动力,且在重力作用下停留于此。当液态冷媒及润滑油量较多时,形成“液封”,封堵了三通管与部分吸气分歧管,造成并联压缩机内气体压力无法平衡,从而油槽内油位表面压力并不相等,最终润滑油液位无法平衡、无法达到等高水平。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气管组件,通过在高出所述三通管位置、尤其是高出所述吸气分歧管出口端位置增设所述气平衡管设计,实现了压缩机停机后的气平衡,并在油平衡管的作用下自然而然的实现并联压缩机之间的油平衡,解决了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气平衡管,主要作用于系统停机后并联压缩机内吸气侧之间的气体压力平衡,此时压力平衡所需流动气体的流量非常少,因此所述气平衡管管径很小即可。

11、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系统,该压缩机组系统包括上述吸气管组件。由于上述吸气管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吸气管组件的压缩机组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气管组件,用于压缩机并联系统,包括吸气总管、吸气分歧管、三通管,所述吸气总管与多组所述吸气分歧管连通,所述吸气总管与所述吸气分歧管通过所述三通管连接,所述吸气分歧管与所述压缩机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吸气分歧管的出口与对应的所述压缩机吸气口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平衡管,在每组所述吸气分歧管的出口端水平管路上靠近压缩机吸气口位置,通过所述气平衡管将各组所述吸气分歧管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平衡管的高度高于所述三通管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平衡管的内截面积为所述吸气分歧管的内截面积的0.5%及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平衡管的高度高于所述吸气分歧管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平衡管的两端及中部位置分别设置避震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平衡管的避震部件为管路增加u型弯结构、阻尼胶包裹管路或管路配重阻尼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平衡管的u型弯结构位于2个或3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

8.一种压缩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吸气管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气管组件,用于压缩机并联系统,包括吸气总管及与吸气总管连通的多组吸气分歧管,吸气总管和吸气分歧管通过三通管连接;吸气分歧管与压缩机数量一一对应,吸气分歧管的出口与对应的压缩机吸气口连接;在每组吸气分歧管的出口端水平管路上靠近压缩机吸气口位置,通过气平衡管将各组吸气分歧管出口段相连通。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组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王仕相,李绞,张院佳,孙春霞,曲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正泰能效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