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及制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2548发布日期:2023-09-16 16:1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及制冷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制冷机,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及制冷机。


背景技术:

1、斯特林制冷机是由电力驱动的一种机械式制冷机。斯特林制冷机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温度范围宽、启动快、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2、现有技术中,斯特林冷指外壳采用一体式冷指外壳。因此壳体需要有一定的深度来容置制冷基体等部件。一体式冷指外壳都是采用一整块金属板材通过多次拉伸形变和硬化处理才能形成,虽然这种一体式的结构表面光滑,外观洁净。但是整个的制备工艺过程却是非常的复杂,需要多道反复的拉伸和硬化才能实现使用要求。

3、因此,采用一体式冷指外壳极大的增加了制造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且这种工艺对金属拉伸率要求高很容易导致金属拉伸过程各个部位厚薄不均匀,影响使用;还容易导致尺寸偏差大、报废率比较高等缺陷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产成本低、同轴度高的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及制冷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体式冷指外壳尺寸偏差大、报废率比较高等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包括冷指外壳组件,所述冷指外壳组件包括电机外壳、热端外壳、蓄冷器外壳、冷端外壳以及冷端盖;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所述冷端外壳和所述冷端盖均呈回转状,且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和所述冷端外壳依次同轴连通,所述冷端盖盖设在所述冷端外壳背离所述蓄冷器外壳的一端;

3、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以及所述冷端外壳的内径均相等。

4、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外壳与所述热端外壳中的一者的端面设置凹陷部,另一者的端面上设置与所述凹陷部相匹配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凹陷部插接。

5、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端外壳朝向所述蓄冷器外壳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冷端外壳朝向所述蓄冷器外壳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

6、所述蓄冷器外壳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

7、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端外壳和所述冷端外壳的厚度相同,且所述热端外壳的厚度大于所述蓄冷器外壳的厚度。

8、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所述冷端外壳和所述冷端盖之间均采用真空钎焊连接。

9、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外壳包括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朝向所述热端外壳且与所述热端外壳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

10、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和所述冷端外壳三者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蓄冷器外壳的同轴度小于0.01mm。

11、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和所述冷端外壳均为圆管,所述电机外壳和所述冷端盖均为回转件。

12、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端外壳和所述冷端外壳均为紫铜圆管,所述蓄冷器外壳为不锈钢圆管,所述电机外壳和所述冷端盖均为不锈钢回转件。

13、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制冷机,包括电机、热端换热器、蓄冷器、冷端换热器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电机外壳内,所述热端换热器位于所述热端外壳内,所述蓄冷器位于所述蓄冷器外壳内,所述冷端换热器位于所述冷端外壳内;

14、所述电机、所述热端换热器、所述蓄冷器和所述冷端换热器依次连接。

1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外壳结构及制冷机,包括冷指外壳组件,所述冷指外壳组件包括电机外壳、热端外壳、蓄冷器外壳、冷端外壳以及冷端盖;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所述冷端外壳和所述冷端盖均呈回转状,且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和所述冷端外壳依次同轴连通,所述冷端盖盖设在所述冷端外壳背离所述蓄冷器外壳的一端;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以及所述冷端外壳的内径均相等。其中通过将电机外壳、热端外壳、蓄冷器外壳、冷端外壳以及冷端盖依次拼接形成冷指外壳组件,提高了冷指外壳的同轴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指外壳组件,所述冷指外壳组件包括电机外壳、热端外壳、蓄冷器外壳、冷端外壳以及冷端盖;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所述冷端外壳和所述冷端盖均呈回转状,且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和所述冷端外壳依次同轴连通,所述冷端盖盖设在所述冷端外壳背离所述蓄冷器外壳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与所述热端外壳中的一者的端面设置凹陷部,另一者的端面上设置与所述凹陷部相匹配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凹陷部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外壳朝向所述蓄冷器外壳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冷端外壳朝向所述蓄冷器外壳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外壳和所述冷端外壳的厚度相同,且所述热端外壳的厚度大于所述蓄冷器外壳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所述冷端外壳和所述冷端盖之间均采用真空钎焊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包括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朝向所述热端外壳且与所述热端外壳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和所述冷端外壳三者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蓄冷器外壳的同轴度小于0.01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和所述冷端外壳均为圆管,所述电机外壳和所述冷端盖均为回转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外壳和所述冷端外壳均为紫铜圆管,所述蓄冷器外壳为不锈钢圆管,所述电机外壳和所述冷端盖均为不锈钢回转件。

10.一种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热端换热器、蓄冷器、冷端换热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电机外壳内,所述热端换热器位于所述热端外壳内,所述蓄冷器位于所述蓄冷器外壳内,所述冷端换热器位于所述冷端外壳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及制冷机,属于制冷机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式冷指外壳结构,包括冷指外壳组件,所述冷指外壳组件包括电机外壳、热端外壳、蓄冷器外壳、冷端外壳以及冷端盖;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所述冷端外壳和所述冷端盖均呈回转状,且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和所述冷端外壳依次同轴连通,所述冷端盖盖设在所述冷端外壳背离所述蓄冷器外壳的一端;所述电机外壳、所述热端外壳、所述蓄冷器外壳以及所述冷端外壳的内径均相等。提高了冷指外壳的同轴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宁,袁顺涛,李江涛,李军锋,刘冬,黄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