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4396发布日期:2024-04-18 20:3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冰机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


背景技术:

1、制冰机包括咀嚼冰机,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即制冰机采用制冷系统,以水载体,在通电状态下通过某一设备后制造出冰。

2、目前,大多数制冰机仅具有制冰功能,用户无法通过制冰机饮水;如现有的公告号为cn21715462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冰设备及制冷系统,用户如果需要饮水,只能另外购置饮水机,增大了用户的支出,如果待制冰设备制出的冰块融化以实现饮水,由于冰块融化需要时间,用户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喝到水,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其不仅可以实时取冰,还可以实时接水。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原水箱、滤芯组件、增压泵、冷水箱、送水机构、制冰组件和储冰盒;所述增压泵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滤芯组件和所述原水箱连通,所述增压泵用于将所述原水箱内的水泵送至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位于所述冷水箱的上方并与所述冷水箱连通,所述冷水箱位于所述制冰组件的下方,所述送水机构分别与所述冷水箱和所述制冰组件连通;所述储冰盒位于所述制冰组件的一侧,所述储冰盒用于存储所述制冰组件制出的冰块;还包括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侧壁的出水嘴,所述出水嘴与所述冷水箱连通。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嘴位于所述冷水箱的上方;还包括泵送组件,所述泵送组件分别与所述冷水箱和所述出水嘴连通。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的侧面设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位于所述冷水箱的一侧,所述出水嘴安装在所述接水槽内。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送组件包括第一泵体和泵送管,所述第一泵体安装在所述冷水箱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泵体与所述冷水箱连通,所述第一泵体通过所述泵送管与所述出水嘴连通。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水箱包括原水腔和废水腔,所述滤芯组件包括反渗透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通过废水管与所述废水腔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出水口与所述冷水箱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管道和所述增压泵与所述原水腔连通。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冷凝管,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连通并均位于所述冷水箱外,所述冷凝管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连通并伸入所述冷水箱内。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水机构包括补水箱和送水组件,所述补水箱位于所述冷水箱的上方,所述送水组件分别与所述补水箱和所述冷水箱连通,所述补水箱通过水管与所述制冰组件连通。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水组件包括第二泵体和送水管,所述第二泵体安装在所述冷水箱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二泵体与所述冷水箱连通,所述第二泵体通过送水管与所述补水箱连通。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冰组件的顶部设有出冰滑道,所述出冰滑道远离所述制冰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储冰盒的上方。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检测水位的水位传感器和电控盒,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冷水箱内,另一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补水箱内,所述电控盒分别与两个水位传感器、增压泵、送水组件、制冰组件和泵送组件连接。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滤芯组件和增压泵对原水箱内的原水进行过滤并存储于冷水箱内,经过过滤的水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的饮水和制冰安全,从而提升本申请的制冰机的性价比。冷水箱能够驱使箱内的水温降低,当送水机构将冷水箱内的水送至制冰组件制冰时,由于冷水箱内的水温降低,能够提升制冰组件的制冰效率,如果储冰盒内没有冰块,制冰机即使制造冰块,由于冷水箱内的水温低,能够有效减少用户等待制出冰块的时间,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申请的制冰机不仅能够制冰,还能够制造冷水,一方面,用户无需另外购置饮水机,以降低用户的支出,另一方面,用户可以直接喝到冷水,无需等待冰块融化,实现实时在制冰机取冰和取水;将冰块和冷水装到一起,以便于用户喝到融冰水,从而提升使用体验。

15、储冰盒位于冷水箱的上方并与冷水箱连通,当储冰盒内的冰块融化时,融冰水进入冷水箱内,一方面,降低冷水箱内的水温,以便于冷水箱内的水保持低温,能够减少制冰机的用于驱使冷水箱内的水温降低的电量;另一方面,实现回收融冰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且融冰水从储冰盒流走,能够减缓储冰盒内的冰块的融化。

16、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设有原水箱(2)、滤芯组件、增压泵(4)、冷水箱(10)、送水机构(5)、制冰组件(6)和储冰盒(7);所述增压泵(4)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滤芯组件和所述原水箱(2)连通,所述增压泵(4)用于将所述原水箱(2)内的水泵送至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位于所述冷水箱(10)的上方并与所述冷水箱(10)连通,所述冷水箱(10)位于所述制冰组件(6)的下方,所述送水机构(5)分别与所述冷水箱(10)和所述制冰组件(6)连通;所述储冰盒(7)位于所述制冰组件(6)的一侧,所述储冰盒(7)用于存储所述制冰组件(6)制出的冰块;还包括出水组件(8),所述出水组件(8)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1)的侧壁的出水嘴(81),所述出水嘴(81)与所述冷水箱(1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嘴(81)位于所述冷水箱(10)的上方;还包括泵送组件(82),所述泵送组件(82)分别与所述冷水箱(10)和所述出水嘴(8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侧面设有接水槽(11),所述接水槽(11)位于所述冷水箱(10)的一侧,所述出水嘴(81)安装在所述接水槽(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组件(82)包括第一泵体(821)和泵送管(822),所述第一泵体(821)安装在所述冷水箱(10)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泵体(821)与所述冷水箱(10)连通,所述第一泵体(821)通过所述泵送管(822)与所述出水嘴(8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箱(2)包括原水腔(21)和废水腔(22),所述滤芯组件包括反渗透滤芯(3),所述反渗透滤芯(3)的废水口通过废水管与所述废水腔(22)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3)的出水口与所述冷水箱(10)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3)的进水口通过所述管道和所述增压泵(4)与所述原水腔(2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冷组件(9),所述制冷组件(9)包括压缩机(91)、冷凝器(92)和冷凝管,所述压缩机(91)和所述冷凝器(92)连通并均位于所述冷水箱(10)外,所述冷凝管分别与所述压缩机(91)和所述冷凝器(92)连通并伸入所述冷水箱(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机构(5)包括补水箱(51)和送水组件(52),所述补水箱(51)位于所述冷水箱(10)的上方,所述送水组件(52)分别与所述补水箱(51)和所述冷水箱(10)连通,所述补水箱(51)通过水管与所述制冰组件(6)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组件(52)包括第二泵体(521)和送水管(522),所述第二泵体(521)安装在所述冷水箱(10)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二泵体(521)与所述冷水箱(10)连通,所述第二泵体(521)通过送水管(522)与所述补水箱(5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组件(6)的顶部设有出冰滑道(61),所述出冰滑道(61)远离所述制冰组件(6)的一端位于所述储冰盒(7)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检测水位的水位传感器和电控盒(13),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冷水箱(10)内,另一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补水箱(51)内,所述电控盒(13)分别与两个水位传感器、增压泵(4)、送水组件(52)、制冰组件(6)和泵送组件(82)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饮水的制冰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原水箱、滤芯组件、增压泵、冷水箱、送水机构、制冰组件和储冰盒;所述增压泵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滤芯组件和所述原水箱连通,所述增压泵用于将所述原水箱内的水泵送至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位于所述冷水箱的上方并与所述冷水箱连通,所述冷水箱位于所述制冰组件的下方,所述送水机构分别与所述冷水箱和所述制冰组件连通;所述储冰盒位于所述制冰组件的一侧,所述储冰盒用于存储所述制冰组件制出的冰块;还包括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侧壁的出水嘴,所述出水嘴与所述冷水箱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刘社军,纪鹏伟,陈雨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芯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