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2833发布日期:2024-01-16 11:1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大坝混凝土降温,具体涉及一种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


背景技术:

1、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是为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降温,以防止混凝土出现热裂缝和提高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大坝混凝土为什么要降温是因为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混凝土的温度太高,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快速蒸发,使得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同时,混凝土的温度越高,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也会越大,这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热裂缝,对大坝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

2、为了有效地进行大坝混凝土预冷,通常采用氟利昂制冷进行预冷。氟利昂制冷是一种制冷方式,它可以利用氟利昂在低压下变成气体的性质,吸收大量的热量,将混凝土的温度降低。在大坝混凝土施工中,将氟利昂制冷设备安装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通过氟利昂的循环来吸收混凝土内部的热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温度和提高混凝土结构强度的目的。

3、其中,经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cn201821256021.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坝廊道混凝土的冷却系统,包括沿高度方向分层设置的冷却水管;其中,每个浇筑层面上落于廊道周边区域内的冷却水管均独立地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从而形成独立降温的第一冷却单元;而处于廊道周边以外的大体积混凝土区域内的冷却水管则形成区别于第一冷却单元的第二冷却单元。

4、该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在廊道四周设置独立的冷却单元,比如采用不同的冷却水管间距、通水水温、流量、冷却时长等,对周边混凝土与其余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进行降温,但是该结构降温时,无法将冷却水喷出,冷却水雾化之后不易于扩散,容易造成降温效果不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降温组件。

3、所述降温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个支撑箱,两个所述支撑箱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换热的换热器,且各所述换热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散热翅板。

4、两个所述支撑箱的表面一侧均设置有安装在底座上用于支撑的支撑立架,所述支撑立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水箱,两个所述水箱表面分别贯穿开设有放置孔,且各所述放置孔内壁分别开设有中空腔。

5、两个所述放置孔内分别设置有支撑圈,且各所述支撑圈上分别沿着支撑圈的轴心点圆周分布有若干个喷头。

6、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由泵机启动,通过第一连接管对支撑箱内的冷却水进行抽取,冷却水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同时换热器外侧的若干个散热翅板提高换热器在进行换热时的接触面积,同时当冷却水被泵机抽取时会注入中空腔内,冷却水在中空腔内被增压之后通过各个喷头排出,同时通过喷头的锥形截面使得冷却水能够被聚拢之后喷出时能够气化。

7、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组件还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换热器上用于导流的第一连接管,且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延伸至相应的水箱上的第二连接管,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泵机,且各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相应的泵机输入端相连接,且各所述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相应的水箱相连通,两个所述支撑圈的表面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栏,且各所述支撑栏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导流的风机,两个所述水箱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的连接板,且各所述连接板均安装在支撑立架上,多个所述喷头分别与相应的中空腔相连通,且各所述喷头的竖截面形状均设置为锥形。

8、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风机启动对气化的冷却水进行抽取之后并喷出,易于气化的冷却水扩散,方便对混凝土快速降温,同时水箱内过多的水能够通过第二连接管回流至各个相应的换热器内,避免水过多无法排出而造成水温升高现象,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0、通过设置有降温组件,整体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由泵机启动,通过第一连接管对支撑箱内的冷却水进行抽取,冷却水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同时换热器外侧的若干个散热翅板提高换热器在进行换热时的接触面积。

11、同时当冷却水被泵机抽取时会注入中空腔内,冷却水在中空腔内被增压之后通过各个喷头排出,同时通过喷头的锥形截面使得冷却水能够被聚拢之后喷出时能够气化,风机启动对气化的冷却水进行抽取之后并喷出,易于气化的冷却水扩散,方便对混凝土快速降温。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降温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还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换热器(3)上用于导流的第一连接管(11),且各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延伸至相应的水箱(6)上的第二连接管(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泵机(12),且各所述第一连接管(11)分别与相应的泵机(12)输入端相连接,且各所述泵机(12)的输出端分别与相应的水箱(6)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圈(9)的表面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栏(14),且各所述支撑栏(14)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导流的风机(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水箱(6)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的连接板(16),且各所述连接板(16)均安装在支撑立架(5)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喷头(10)分别与相应的中空腔(7)相连通,且各所述喷头(10)的竖截面形状均设置为锥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坝混凝土降温结构,属于大坝混凝土降温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两个支撑箱,两个所述支撑箱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换热的换热器。解决了问题。通过设置有降温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管对支撑箱内的冷却水进行抽取,冷却水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同时换热器外侧的若干个散热翅板提高换热器在进行换热时的接触面积,通过喷头的锥形截面使得冷却水能够被聚拢之后喷出时能够气化,风机启动对气化的冷却水进行抽取之后并喷出,易于气化的冷却水扩散,方便对混凝土快速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游鸿,张书铨,黄昭辉,张臻彬,林雄彬,吴思凯,龚锦龙,刘委,严平,徐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