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7027发布日期:2023-12-21 10:1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冷却器属于换热设备,用于冷却流体介质。例如,可利用空气或水与待冷却流体介质进行热交换,带走流体介质中的热量,实现冷却流体介质的目的。

2、冷却器的尺寸(即换热面积)决定了冷却器的冷却功率,常规的冷却器通常基于所需要的冷却功率进行尺寸设计,一种冷却功率对应一款冷却器尺寸,因此导致冷却器产品种类众多,安装和检修难度大,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使用成本。而且,冷却器设计的越大,生产难度越大,尺寸越难以控制,冷却器失效率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冷却系统,使该冷却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冷却功率的需求,且结构简单紧凑,有利于节省安装空间。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依次排布的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具有第一接口和/或第二接口,同一所述冷却器上的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的开口方向相互背离;

4、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器中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一接口与另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二接口相对,且相对的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之间通过接头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具有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所述第一外壁所面对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接口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外壁所面对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开口方向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器中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一外壁与另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二外壁互相贴靠。

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冷却器均具有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器中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二接口与另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一接口相互背离,该相互背离的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一接口分别通过封头封堵。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的开口方向与至少两个所述冷却器的排布方向相同或相反。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包括壳体和第一端盖,所述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设有端口,所述第一端盖封盖所述壳体的端口,所述第一端盖具有所述第一接口和/或所述第二接口。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内具有第一盖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盖腔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相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盖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第一盖腔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通道远离所述第一盖腔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接口。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腔自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渐扩。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口朝向相同方向的第一外壁和与所述第二接口朝向相同方向的第二外壁,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一外壁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二外壁互相贴靠;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外壁的延伸面之间设有第一退避空间,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外壁的延伸面之间设有第二退避空间,所述第一退避空间和所述第二退避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接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开设有端口,两个所述第一端盖分别封盖两个所述端口,所述冷却器通过一个第一端盖上的第一接口与相邻的一个冷却器连接,所述冷却器通过另一个第一端盖上的第二接口与相邻的另一个冷却器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端口,所述第一端盖封盖一个所述端口;所述冷却器还包括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封盖另一个所述端口,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至少两个所述冷却器的排布方向。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冷却器和所述第二冷却器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冷却器;

15、所述第一冷却器和所述第二冷却器包括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端的第一端盖和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设有第三接口;

16、所述第三冷却器包括所述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处的两个所述第一端盖。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头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的外周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结构、第二外螺纹结构和环形凸缘,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靠近所述管状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靠近所述管状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环形凸缘位于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之间且沿所述管状本体的周向延伸。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头还包括螺母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管状本体的外侧,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螺纹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密封圈压紧在所述第一接口处。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头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管状本体上,所述环形凸缘将所述第二密封圈压紧在所述第二接口处。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导流设备,所述导流设备用于引导换热介质流过所述冷却器的表面并与所述冷却器进行热交换。

21、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却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冷却器作为模块单元,在冷却器上设置开口方向相互背离的第一接口和/或第二接口,并将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冷却器上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构造为能够通过接头直接连接。如此,通过调整冷却器的数量能够灵活调整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满足不同的冷却功率的需求;作为模块单元的冷却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利于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升本,且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冷却器之间的连接接头简单,连接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安装和检修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依次排布的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具有第一接口和/或第二接口,同一所述冷却器上的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的开口方向相互背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具有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所述第一外壁所面对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接口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外壁所面对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开口方向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器中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一外壁与另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二外壁互相贴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却器均具有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器中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二接口与另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一接口相互背离,该相互背离的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一接口分别通过封头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的开口方向与至少两个所述冷却器的排布方向相同或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包括壳体和第一端盖,所述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设有端口,所述第一端盖封盖所述壳体的端口,所述第一端盖具有所述第一接口和/或所述第二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内具有第一盖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盖腔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相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盖腔连通,所述第一通道远离所述第一盖腔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通道远离所述第一盖腔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腔自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渐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口朝向相同方向的第一外壁和与所述第二接口朝向相同方向的第二外壁,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一外壁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冷却器的所述第二外壁互相贴靠;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外壁的延伸面之间设有第一退避空间,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外壁的延伸面之间设有第二退避空间,所述第一退避空间和所述第二退避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别开设有端口,两个所述第一端盖分别封盖两个所述端口,所述冷却器通过一个第一端盖上的第一接口与相邻的一个冷却器连接,所述冷却器通过另一个第一端盖上的第二接口与相邻的另一个冷却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端口,所述第一端盖封盖一个所述端口;所述冷却器还包括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封盖另一个所述端口,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至少两个所述冷却器的排布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器、第二冷却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冷却器和所述第二冷却器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冷却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管状本体,所述管状本体的外周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结构、第二外螺纹结构和环形凸缘,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靠近所述管状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靠近所述管状本体的另一端,所述环形凸缘位于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之间且沿所述管状本体的周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还包括螺母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管状本体的外侧,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螺纹连接并将所述第一密封圈压紧在所述第一接口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管状本体上,所述环形凸缘将所述第二密封圈压紧在所述第二接口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导流设备,所述导流设备用于引导换热介质流过所述冷却器的表面并与所述冷却器进行热交换。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依次排布的冷却器,冷却器具有第一接口和/或第二接口,同一冷却器上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开口方向相互背离;相邻的两个冷却器中一个冷却器的第一接口与另一个冷却器的第二接口相对,且相对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通过接头连接。该冷却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冷却器作为模块单元,通过调整冷却器的数量能够灵活调整冷却系统的冷却功率,满足不同的冷却功率的需求;作为模块单元的冷却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利于降低生产难度和生产升本,且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冷却器之间的连接接头简单,连接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安装和检修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蒋成宠,柏秋生,曹青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特拉斯·科普柯(无锡)压缩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