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冷凝器,具体为一种新型侧进侧出v型冷凝器及其均流排布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v型冷凝器在制冷系统中已有广泛应用,由于机组进出风方式不受限制,传统的v型冷凝器布置结构采用侧进风,上出风的排布方案,风扇位于上部,在现有技术中,v型冷凝器的构造主要包括两个翅片冷凝换热器、冷凝风机和进出汇总管,冷凝铜管路位于冷凝器内部,铜管水平布置,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冷凝,风扇位于冷凝器的上方,通过向上抽气来气流来降低冷凝器内的温度。
2、现有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
3、1、现有技术中的制冷机空间利用率低,在制冷机组只能侧面进出风的使用场景,传统v型冷凝器布置方式限制了机组的空间利用率,在现有技术中,v型冷凝器通常采用侧进风,上出风的排布方式,导致机组安装空间较大,不利于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布置,这限制了系统的紧凑性和灵活性,增加了机组的体积和重量;
4、2、现有技术中的制冷机,存在制冷剂流量不均衡的问题,由于制冷剂在冷凝器内的各路流动阻力不同,容易导致制冷剂在不同分路之间流量不均衡,使得换热器性能下降,从而降低整个制冷系统的性能,导致制冷机的实际寿命比理论寿命要短。
5、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侧进侧出v型冷凝器及其均流排布结构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侧进侧出v型冷凝器及其均流排布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侧进侧出v型冷凝器及其均流排布结构,包括冷凝风机和变径接头,所述冷凝风机的进风的一侧安装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的内部安装有换热铜管,所述换热铜管的外侧安装有翅片,所述翅片的内部安装有铜管接头,所述铜管接头的外侧安装有变径接头,所述变径接头远离铜管接头的一侧安装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的顶部安装有三通接头。
3、优选的,所述前挡板的后侧安装有换热器。
4、优选的,所述换热器远离前挡板的一侧安装有后挡板。
5、优选的,所述三通接头的底部安装有集管进气口。
6、优选的,所述集气管的底部安装有集管出气口。
7、优选的,所述换热铜管之间安装有弯头。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种新型的v型冷凝器布置结构,将冷凝器布置由现有技术的侧进风、上出风方式改进为v型冷凝器的侧进风、侧出风结构,使得机组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更灵活的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通过采用侧进风、侧出风的布置方式,机组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使得系统在有限空间内能够更有效地布置冷凝器,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整体体积和占地面积。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气管和每分路的连接处采用变径结构来实现均流效果,在集气管和每分路的连接处设置不同尺寸的变径连接,冷凝气体每路进气和集气管连接处设置不同的直径,以调整各分路制冷剂的流动阻力,从而实现制冷剂流量的均衡分配,确保每路制冷剂流量相等,避免因制冷剂流量不均衡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这种均流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制冷系统的性能,还有助于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和稳定运行,减少了维护和维修成本。
1.一种新型侧进侧出v型冷凝器及其均流排布结构,包括冷凝风机(1)和变径接头(7),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风机(1)的进风的一侧安装有前挡板(2),所述前挡板(2)的内部安装有换热铜管(3),所述换热铜管(3)的外侧安装有翅片(4),所述翅片(4)的内部安装有铜管接头(12),所述铜管接头(12)的外侧安装有变径接头(7),所述变径接头(7)远离铜管接头(12)的一侧安装有集气管(11),所述集气管(11)的顶部安装有三通接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侧进侧出v型冷凝器及其均流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2)的后侧安装有换热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侧进侧出v型冷凝器及其均流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远离前挡板(2)的一侧安装有后挡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侧进侧出v型冷凝器及其均流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13)的底部安装有集管进气口(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侧进侧出v型冷凝器及其均流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11)的底部安装有集管出气口(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侧进侧出v型冷凝器及其均流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铜管(3)之间安装有弯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