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力膨胀阀。
背景技术:
1、膨胀阀是汽车空调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控制冷媒通断和节流降压的作用。现有的膨胀阀中阀杆非轴向移动的空间较大,阀杆较易偏离轴向甚至导致卡死,因此如何在一定范围内限制阀杆非轴向移动、增强阀杆的稳定性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力膨胀阀,能够增强第一杆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阀杆、阀杆套和阀芯组件,所述阀杆的至少部分、所述阀芯组件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杆包括第一杆,所述第一杆靠近所述阀芯组件设置;所述阀杆套固定设置于所述阀体内,且所述阀杆套的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一杆外,所述阀杆套与所述第一杆在所述阀杆的径向限位配合。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力膨胀阀,阀杆套固定于阀体内,且阀杆套的至少部分套设在第一杆外,通过设置所述阀杆套与所述第一杆限位配合,阀杆套可在一定范围内限制第一杆的非轴向移动,从而增强第一杆的稳定性。
1.一种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杆(2)、阀杆套(3)和阀芯组件(4),所述阀杆(2)的至少部分、所述阀芯组件(4)设置于所述阀体(1)内,所述阀杆(2)包括第一杆(21),所述第一杆(21)靠近所述阀芯组件(4)设置;所述阀杆套(3)固定设置于所述阀体(1)内,且所述阀杆套(3)的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一杆(21)外,所述阀杆套(3)与所述第一杆(21)在所述阀杆(2)的径向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套(3)包括限位部(31),所述限位部(31)具有限位腔(32)和限位腔壁(33),部分所述第一杆(21)位于所述限位腔(32)内,且所述限位腔壁(33)与所述第一杆(21)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21)包括大径部(211)和小径部(212),沿所述第一杆(21)的轴向,所述大径部(211)位于所述小径部(212)背离所述阀芯组件(4)的一侧,所述小径部(212)与所述阀芯组件(4)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具有第一通道壁(12),所述第一通道壁(12)与所述阀杆套(3)的靠近所述阀芯组件(4)的至少部分端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具有阀室(13)和阀口通道(14),所述阀芯组件(4)设置于所述阀室(13)内,所述阀口通道(14)一端与所述限位腔(32)连通,另一端能够与所述阀室(1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还包括第二杆(22),所述第二杆(22)位于所述第一杆(21)远离所述阀芯组件(4)的一侧;所述阀杆套(3)还包括与所述限位部(31)一体结构的固定部(35),所述固定部(35)的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二杆(22)外,且所述固定部(35)与所述第二杆(22)在所述阀杆(2)的径向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还具有阀杆孔(15)和阀杆孔壁(16),所述固定部(35)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杆孔(15)内,且所述固定部(35)与所述阀杆孔壁(16)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5)具有容纳腔壁(37),且所述容纳腔壁(37)与所述限位腔壁(33)的连接处具有圆弧过渡部(39)。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套(3)还包括与所述限位部(31)连接的流通部(38),沿所述第一杆(21)的轴向,所述流通部(38)位于所述限位部(31)靠近所述阀芯组件(4)的一侧;所述流通部(38)具有形成流通腔(381)的流通腔壁(382),所述流通腔壁(382)与所述第一杆(21)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限位腔壁(33)与所述第一杆(21)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1)靠近所述阀芯组件(4)的部分端部与所述第一通道壁(12)抵接,另一部分端部与所述第一通道壁(12)间隙设置;所述限位腔壁(33)与所述第一杆(21)限位配合。